雅安日报讯 灾区群众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生活还有什么困难,牵动着国务院的心。13-14日,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刘维刚来到雅安,就灾区群众住房安置、过冬准备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蒲忠,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华强,副市长王冬林先后陪同调研。
在宝兴县,刘维刚一行走进了灵关镇赵家坝安置点,就重建政策的落实、群众温暖过冬、中坝新村聚居点建设情况、宝兴县石材产业园产业恢复、宝兴县城熊猫古城旅游产业恢复及城房加固维修或重建等情况进行调研。在芦山县,刘维刚一行调研了芦山县产业集中区、芦山中学校舍维修加固或重建、黎明新村聚居点建设等情况。在雨城区,刘维刚一行前往上里镇庙圷村新村聚居点、重建“政策、建材、服务”三下乡宣传点,调研特困户住房重建及上里镇旅游产业恢复等情况。
13日的宝兴,气温有些低,但村民们的过渡安置房里却很温暖。灵关镇赵家坝安置点,62岁的村民姜瑞明家的过渡板房已经穿上“冬衣”。
“过冬有什么困难?粮食够不够吃?取暖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刘维刚握着姜瑞明的手,亲切地询问。
姜瑞明对刘维刚说:“党和政府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好,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聚居点建设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切割木板的“吱吱”声、搅拌水泥的“咚咚”声、焊接钢筋的“嗡嗡”声不绝于耳。黎明新村是全市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现在一栋栋新房已经矗立起来。
芦山县将城乡居民住房作为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出台了农房、城房重建实施方案和征地拆迁等配套政策,全面推行“123456”工作法,确保10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房维修加固,12月底前完成40%的农房重建任务。
在雨城区上里镇,81岁的特困户张其秀已经在新家里住了3个月了。张其秀的新家面积120平方米,有4间卧室、2个卫生间,房顶上装饰着漂亮的仿琉璃瓦。地震后,雨城区特困户涉及10个乡镇,共34户、77人需建新房,在7月就已全部竣工。
当刘维刚了解到庙圷村新村聚居点建设,是通过安置点业主委员会代表经过三轮谈判选举确定的时,他表示,雅安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中,尊重民意,充分发挥了灾区群众主体作用,“民生优先、住房首位、科学重建”的重建思想贯穿了雅安科学重建的始终。
地震后,我市坚持规划引领,抓紧推进实施规划项目;坚持民生优先,首位实施城乡住房重建;坚持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重建;坚持优化提升,切实做好产业恢复重建,灾后科学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了确保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我市于9月下旬就已着手开展“暖冬行动”。数据统计,我市物资储备仓库和8县(区)已经储备棉被26809床,棉衣、大衣26830件,电热毯、毛毯10092床,大米、面粉359.1吨,食用油111.55吨以及其他应急物资。同时,市财政计划安排资金939.8万元,专项用于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
目前,各县(区)针对困难群众的越冬物资储备和临时生活救助发放、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发放、住房倒塌或严重受损农户过渡安置补助发放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刘维刚指出,雅安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采取有力措施,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秩序良好。就下一步工作,刘维刚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受灾群众的住房保障,把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放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城乡住房建设,让受灾群众早日安居乐业;进一步做好安置点火灾及次生灾害防范工作,确保安全。
记者 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