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20日在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国家宏观数据泄密事件已经进入立案侦查阶段。
“神算子”提前命中
6月8日,路透中文网发布消息称,中国5月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4%,数据来源为最新路透调查。路透社最早于2008年4月11日预测中国3月份CPI为8.3%,该数据与5天后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完全吻合。此后,路透社一发不可收拾,在近两年中七次精确预测到中国的CPI增幅,并在报道中使用了“官方消息人士”“官员”等语言来显示数据来源。
涉案5人立案5件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6月14日回应称,统计局正在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被有关部门带走,正在接受司法调查,而被调查的原因是涉嫌提前泄露宏观经济数据。
张华伟透露,因目前涉案的5人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立案为5件。5人中包括盛来运提到的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工作人员。
“泄密门”多次开启
2008年4月11日,路透社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幅达8.3%,这一数据同一周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
2009年7月15日,公布GDP数据前,有北京媒体准确报道了二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9%。
去年6月9日,某券商会议上,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透露,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6300亿元人民币;当月CPI同比上涨3.1%。以上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极其接近。
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经济数据:2010年的GDP数据为397983亿元,比去年增长10.3%,CPI同比上涨3.3%。这与此前《华尔街日报》转载的数据完全一致。
而最近一次CPI被泄漏事件发生在5月10日,当时有机构人士爆料称,4月份的CPI涨幅将达到5.3%,而多位分析人士也对此数据表示“很靠谱”,结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是5.3%。
为何屡屡提前走光
宏观经济数据之所以屡屡提前走光,其根源在于,一方面,传递链条过于冗长。宏观经济数据在发布前,要提前通知诸多部门和个人。比如CPI的发布,要涉及国家统计局主管领导、相关统计人员以及提供基础数据的29个部门。特别是最终数据形成后,要经过多个环节和部门传递,由于涉及部门和人员多,难免让数据提前面世。
同时,传递方式落后,传递时间过长。尽管我国已大力推广无纸化办公,但纸质文件和报表,仍在数据传递中作为保留项目,被广泛采用,这无疑为数据泄露提供了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惩罚机制不严。目前为止,对于泄露国家核心经济数据行为,多以纪律处分为主,动用家法远远大于国法,甚至有些数据泄露案件不了了之。倘若泄密者以极小的代价,或者不付任何代价,就能获得巨大收益,泄密者就会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马上冒出更加茂盛的新茬。
宏观预测背后的利益链条
对于那些提前获得经济数据的机构和人士来说,这些数据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
一位券商研究人士表示,包括CPI在内的经济数据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十分敏感的经济指标,不仅直接关系到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而且是政府未来经济政策放松或紧缩的风向标,如果提前得到经济数据,就创造了一个投机性交易的机会。
相对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对于经济数据更为敏感。在有传言1月CPI低于预期的2月14日,当时从债市可以观察到,因投资者感受到数据低于预期可能会带来紧缩预期弱化,投资者进场做多导致收益率下行。
投资者正是利用所获数据与市场预期的差异进行获利的。如果债券投资者提前获得的数据比市场普遍的预期乐观,可先期购入债券,等待正式消息的发布;如果获得的数据较市场预期悲观,则提前卖出债券以控制风险。
一名曾从事过基金行业的人士表示,能提前拿到数据无论是对于券商还是研究员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如果一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对于宏观数据总是能准确地预测,就可以获得基金更多的“分仓”收入,相关的研究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