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重建中,不少受灾群众面临资金短缺等困难,政府贴息贷款,为大家解了燃眉之急。受灾群众齐心努力重建家园,如今,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
连日来,记者在地震灾区采访,看到不少新楼房主体已完工。村民开始外出打工挣钱,用于后期的装修和还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凭勤劳的双手,为未来的新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体完工 先挣钱后装修
天全县多功乡罗代村3组,一名妇女正在烈日下搬运红砖,她身后是主体刚完工的砖混楼房。这名妇女叫胡贵美,是这栋楼房的女主人。
“孩子一直在成都打工。”胡贵美说,新房于去年11月动工,共300余平方米,花了20余万元。春节后,一家人有了分工:一双儿女外出打工挣钱,胡贵美和丈夫廖国海在家负责配合泥工修房,5月,房屋主体完工。
廖国海说,装修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孩子在成都打工,还没回过家,就是为了赶在春节前完成装修,搬新家过新年。
记者看到,廖国海、胡贵美夫妇家的楼房,内外墙壁还没上水泥灰浆,只安装了窗户。房屋里堆了不少瓷砖,廖国海说,平时有钱就买来存放起,等装修材料攒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装修,确保一家人在新房里过春节。
主体告一段落 抓紧挣钱还贷
天全县始阳镇新民村7组赵成英、杨孝芬夫妇家的新房,主体工程完成一月有余,因为没钱,一直没装修。
“我马上就要外出挣钱了。”51岁的赵成英说。地震前,赵成英一直在外打工。修新房子,存款不够,幸好有政府贴息贷款8万元,去年11月,新房终于破土动工。
赵成英认为,归还银行贷款,比装修房屋更重要。
赵成英是木工,他此次外出打工的目的地是西藏拉萨,之所以舍近求远,是因为拉萨工价高,近年来,他一直在高原上打工。“趁身体还受得了,多辛苦几年,把银行的8万元还上,无债一身轻,然后再装修新房。”他说。
赵成英和妻子杨孝芬自重建新房那天起,就在工地上当小工,一天从早忙到晚,今年春耕抢收抢种,夫妇俩白天忙重建,下午泥工下班后,又到田地去忙农业生产,建房、生产两不误。
赵成英觉得,好日子等不来、靠不来,必须奋力打拼。赵成英和家人相信,用不了几年,他们会把新房装得漂漂亮亮,在新房子里享受新生活。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