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近三年了,当我们再次来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这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漂亮的藏式新房,一面面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感恩歌谣……如今,行进在该县的村村寨寨,农牧民住进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理念更新了
改变因循守旧的传统,因地制宜谋发展,走特色产业化道路,发展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这些崭新的发展理念早已“走出”政府的文件和会议,“走进”该县农牧民群众的大脑。
在维古乡的公路沿线百亩“中华寿桃”基地,一片片盛开的桃花点缀着昔日的荒草坡,一种全新的体验式、观光式农业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卡龙镇才盖村,当地村民开的“藏家乐”生意兴隆。
在甜玉米种植示范区的芦花镇日多村,村民们正在田间种植甜玉米,他们说:“大规模的种植甜玉米,不怕没销路,不怕担风险。如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视野开阔了
“以前我们这里很封闭,交通不便,现在不一样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们的视野开阔了!”4月20日,黑水县瓦钵乡桃支村村民格拉说,他半辈子没离开过大山,没出过远门,可现在敢上成都打工了。他说:“房子住得好,上学国家包,看病能报销,养老靠农保,我就能放心大胆地出去闯一闯……”
如今,已经在成都茶店子开办物流公司的贡布多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山里的人就是该出来闯一闯,从小事做起。”
精神更足了
4月24日晚,在芦花镇新文体广场内,数千名干部群众跳起了黑水本土锅庄。“我晚饭后6点就到广场了。”58岁的克木扎西说,“地震过去已经快三年了,黑水的变化翻天覆地,现在的黑水人民精神状态特别好。”黑水县文体局局长杨根思告诉笔者:“黑水县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群众的精气神和凝聚力在每天晚上的锅庄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该县,许多村寨的百姓也经常会在村民活动中心内跳锅庄。
羌族、藏族、汉族……手挽手,肩并肩,各族儿女团结而自信。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产业优化让群众腰包满、腰杆硬。
两年多的重建,在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下,黑水县建设完成了200个项目,完成了项目总数99.5%,完成投资11.5亿元,占总投资90%,实现了震后的华丽转身。
(阿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