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又名“姜城”,至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文物遗存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汉代文物之乡”的美誉。芦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丰富,拥有汉代文化、民俗文化、红军文化、根雕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
芦山根雕传承汉代精湛的技法制作而成,被誉为“四川一绝”。芦山花灯为巴蜀三大花灯之一,在四川灯戏中独具一格,是川剧的最早雏形。充满神秘色彩的傩戏——芦山庆坛,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国傩戏文化的一支奇葩。
日前,本报“生态雅安 奋进跨越”特别巡回报道组在芦山县,对芦山县委书记范继跃进行了专访。
记者: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山水芦山、文化芦山”的涵义?芦山将从哪些方面来建设 “山水芦山、文化芦山” ?
范继跃:山水芦山,既指普通意义的山水,更有着深层内涵,即在注重亮山亮水、山景水景外表的同时,更兼生态、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内蕴。文化芦山,既传承芦山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包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体现未来芦山要着力建设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和谐,包括平安、稳定、便捷、舒适、宜商、宜业,是未来芦山实现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集中体现。
我们将按照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战略部署,结合芦山实际,高端规划,分步实施。构建“三大网络”是重要要素保障。我们将更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构建融入平台。构建和谐社会是最终目标。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记者:未来五年,芦山旅游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来实现目标?
范继跃:芦山将继续坚持旅游兴县战略,突出生态与文化两大主题,围绕“一城三区两带”旅游发展规划,深度挖掘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打造精品景点,构建精品线路,着力提升大川河、龙门洞、县城及飞仙关茶马官道三大景区,使芦山成为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带,增强芦山奋进跨越的拉动力。
今后,将大手笔打造大川高端生态度假景区,高水平完成大川旅游场镇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大川河景区旅游规划,全面完成大川旅游车站、大川镇市政道路、大川镇旅游风貌改造和大南路项目建设任务,开通县城到大川旅游客运线路。积极推介大川旅游项目,力争“神奇大雪峰、清凉大川镇、七彩大川河”旅游招商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我县已启动大川河景区旅游综合开发的前期工作,已开通县城到大川旅游客运线路,其他工作正处于准备阶段。
记者:芦山在举办会节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民俗节对芦山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范继跃:如何让芦山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促进芦山旅游和经济发展?举办会节成为最好的选择。2006年,芦山县结合自身文化资本与自然风光,将历史文化、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根雕艺术产业、自然景观旅游等相结合,推出了“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至今,芦山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并入选“全省十大民间节日”。
民俗节对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以现代纺织和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芦山新型工业化不断加速,其主要发展动力就是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
记者:今年7月13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芦山县召开,这是对芦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鼓舞,芦山将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范继跃:芦山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特色是文化。1166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67%的森林覆盖率和100余万亩的森林是我县的“传家之宝”。而以汉代文化、红军文化、羌文化、根雕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民俗、生态文化,以东汉石刻馆、青龙寺大殿、红色遗址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以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汉代文物之乡的文化名片,是我县的发展底蕴。
去年,召开的芦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山水芦山、文化芦山”的发展定位,既包含传承芦山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又包含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更包含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芦山县将依托民俗节平台,将“山水芦山、文化芦山”发展定位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为芦山发展注入软实力。未来芦山的民俗节将不仅仅是一个民俗文化舞台和对外开放交流平台,更将成为芦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载体和标志。
记者:芦山在新一轮的新村建设中将会采取哪些新的做法?
范继跃:芦山县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山水芦山、文化芦山”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新村建设,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