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国与故乡!听呀,江水呜咽,胡骑悲秋;看呀,河山破碎,血染巴州,可怜我川西无辜的民众啊,名、天、宝暴骨无人收!别了我的故乡,感谢你饯行的三杯美酒。从此长征去,奋勇杀贼,誓死不休。倘得凯旋重聚首,再行握手。勿悲切,诀别之悠悠!”在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大院,记者顺着一座古老的大木楼来到二楼,楼上的小屋只有10多平方米大小,周围的墙是用篱笆和泥土做成的,这首感人的题壁诗就写在一堵泥墙上,被称为《红军诀别诗》。
红军干部题诗马家大院
斑驳的墙壁上落款作者是“涪陵彭家模”,时间为“1936年2月12日”。细细观之,全诗24行,毛笔竖写楷书,字迹工整清晰,笔力刚劲凝重。全诗宽100厘米,高60厘米,每字约3平方厘米。1935年红四方面军南下,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驻扎芦山县双石镇时,马家大院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住在这里的是军中领导人。题壁诗的作者彭家模究竟是何人?根据题壁诗内容,相关专家断定彭家模是一位红军战士,而且极有可能是红四方面军中的文职干部。
1936年随红军长征的涪陵籍红军战士彭家模,亲眼目睹敌人残酷杀害革命同志与无辜民众。山河破碎,血染巴州,更激发了他追随红军,奋勇杀贼的决心,于是在芦山县双石镇双河场马家大院的泥巴墙上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古的《红军诀别诗》。该诗为红军干部的感怀之作,是红军留存在芦山境内的珍贵文物。
报纸裱糊下的《红军诀别诗》
题壁诗并没有标题,根据诗歌的内容,相关专家称之为《红军诀别诗》。董耀君是原芦山县党史研究室主任,退休前担任芦山县党校高级讲师,长年研究芦山县革命遗址遗迹以及红色文化。他告诉记者,80年代初,芦山县上一位工作人员找到他,说马家大院旧木楼二楼的墙壁上有一首红军留下来的诗作。董耀君立即带领照相馆的同志赶到现场,并留下了第一张资料照片。
记者了解到,《红军诀别诗》原本裱糊在报纸下面。由于天长日久,墙上的旧报纸脱落,《红军诀别诗》才显露出来。
残疾老妇保护红军文物
今年61岁的杨大玉,是芦山县双石镇双河场村的一位残疾妇女,也是目前马家大院的主人。她告诉记者,马家大院有100多年历史,大院是杨家人从马家买过来的。
杨大玉入住院中后,就与红军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她吃力地拄着拐棍,不仅要做家里的农活,还把院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义务为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学生和专家倒茶递水,迎来送往。看见她拄着拐棍、摇摇晃晃吃力地爬上并不十分结实的木梯,为大家开门参观时,人们都为她捏着一把汗,担心她摔下来。
然而,杨大玉却乐此不疲,她说:“我虽然识字不多,但无数次听到专家、老师的讲解,我都被这间屋子的故事所感动了。”她坚信,总有一天,这里的红军文化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到了那一天,她所付出的辛苦也就有价值了。由于杨大玉的特别贡献,2007年,她被芦山县县委党史办和芦山县文物管理局评为“芦山县保护红军文物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