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平江县前县委书记田自力的一封公开信,日前在网上被广泛传阅。他是国内罕见的主动辞职的县委书记。(11月24 人民网)
在见惯了各类贪官落马的形色报道后,初见这则县委书记主动辞职的“奇闻”时,第一反应是这位县委书记难道也是有案在身、“闻风”辞职,想要趁早撇清自己关系?细看才发现与一座可能落户当地的火电厂有关,这个项目虽然经济前景乐观,但遭到因为担心环境污染的本土官员及民众反对,并引发了较大规模的签名反对活动和群体性游行事件,县委书记因此主动请辞。
原来辞职是“好心办坏事”后的“担责”之举,与无数为谋私利而“落马”的贪官相比,这位县委书记主动“下马”的行为不失为一种勇于担当的官德体现,值得为他点一个赞。但是仔细思索后,却又有不妥之处。作为县委书记,出了事上级没有做撤职处理却主动辞职,难道就能弥补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错误吗?这看似“担责”的背后,其实是选择了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或是出于无奈觉得“眼不见为净”,或是在“被辞职”前趁早退出以求保全颜面。
导致县委书记主动辞职的群体性抗议事件的发生,是群众与政府间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群众甚至是当地部分公职干部因为不了解所以不理解,发起抵制也在情理之中。说到底,还是没有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没有拿出让群众信服的证据,又对民意听取不够、对民怨排解不够、对民愤控制不够的结果,县委书记确实是责无旁贷的第一责任人。但有担当的干部要“勇于为”而不是“勇于退”,虽然有时“退”也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胸襟。
真正能为群众谋福利的勇者拥有的是“知其难而为之”的坚持,县委书记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托付,勇于承担责任固然是成为一名合格干部的必修课,但面对工作失误,方式绝不只有请辞“谢罪”一种,主动作为解决问题才是积极的面对方式。这位县委书记即使在辞职信中也在言辞恳切地呼吁当地群众接受火电项目,说明对这个项目带领当地经济发展的绝对信心。可是在其位才能谋其职,如果他能顶住压力没有选择辞职,而是继续向着目标努力,继续做群众工作、消除群众的不理解,不是比纸上呼吁更给力、更能承担责任、弥补失误、造福群众吗?
的确,为官不易、当政不易,处在民意和上级行政意志之间,要真正成为“有为”的干部很难,需要有相当的智慧和经验,最关键的还是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摆在首位。这样,也许一时因群众的不理解而感到委屈和心累,但只要正确引导肯定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国家培养一名成熟优秀干部的投入是不可估量,如此轻言退出,荒废自己的能力是否有些自私呢?不可否认,这位主动请辞的县委书记是名不“恋权”的好干部,只是还欠缺了一点为民坚持的担当和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