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卷土重来”的雾霾,各地陆续启动限行、限产措施,不少市民也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多的网友则在感慨“说好的APEC蓝呢?”在众多网友中,有一位名叫“大花猫”的网友向郑州市长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市长能够铁腕治霾,更言辞犀利地指出普通市民对市长和政府对雾霾的治理很不满,“许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责你,谩骂你”,不少网友为李国发的“敢于呼吁”而叫好。(搜狐新闻)
雾霾频发的当今,只要有蓝天的日子,总会有不少人在微博、微信里大晒各种风景,主角当然是湛蓝的天空,对好空气可谓情真意切。同样,雾霾一起,就有人晒灰暗,抱怨、责骂声此起彼伏。更有人直接批评环保局,认为是他们无能,治不了雾霾。
一位在环保部门工作的朋友就屡次“躺枪”,满腹委屈。早出晚归,勤奋工作,还要承受来自领导、公众的压力,朋友对自己的委屈有这样的看法:蓝天不能只是指望环保局,不是我们自己工作努力就一定会有蓝天。要是没有环保局,这环境恐怕更不堪设想。
这话有点道理。PM2.5是雾霾的元凶,根据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结果,从PM2.5的来源看,本地污染物排放中,机动车排放占到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到18.1%,扬尘占到14.3%,其他14%来自餐饮、汽修、烧烤、畜禽养殖等。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无论是燃煤还是机动车排放,无论是餐饮烧烤还是汽车维修,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密切关系,说我们自己是雾霾的元凶一点都不为过。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污染制造者,我们在指责环保部门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雾霾频袭,埋怨者众。在当前的形势下,环保工作人员压力巨大。蓝天不能只靠环保局,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须以法治手段实现常态化治理,只有将这种压力传导到排污企业、传导到每个社会公民,进而转化为治污的动力,蓝天才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