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
关于“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重建办: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雨城区紧紧围绕省、市重建委各项安排部署,切实肩负灾后恢复重建地方实施主体责任,坚持重建中心任务不动摇,把牢时间节点任务不放松,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现将我区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灾后重建工作情况
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四个优先”原则和省、市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全力抓好项目实施,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双过半”等年度目标任务。截至目前,灾后重建项目共开工355个,开工率100%;完工项目211个,完工率59.4%;完成投资676750万元,投资完成率为60.4%。
(一)以规划为引领,科学谋划灾后重建
优化重建思路。把握“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保护生态、创新机制”的原则,按照市委“实施后发追赶”的总体构想,坚持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两步走,以“五个雨城”为主攻方向,确立了“一年起跑、三年跨栏、五年冲刺”的“135”重建目标,倾力打造包容开放、经济繁荣、生态优越、智慧创新、人民幸福的“示范窗口”。按照“全域性规划、人文化设计、功能化布局、民生化统筹、分布化实施”的思路,严格执行“1+11”规划齐头并进、专家咨询团队“一个漏斗”、区规委会依法决策的三级联动机制,编制完成《雨城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上中下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等“点线面”重建实施方案,做到重建“不留败笔、少留遗憾”。配套制定项目和投资年度计划,明确了年度目标、时间要求和节点任务,系统指导灾后恢复重建。
打造重建示范。坚持将灾后重建与功能提升、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及时将工作重点由抓开工转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展现“进度、形象和水平”阶段,高品质规划“1311”灾后重建总体提升布局,涵盖八大片区和32个新村聚居点。坚持“中心带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旅游文化和城市综合产业发展走廊为轴,以北部“人文雨城”、中部“产业雨城”和南部“生态雨城”为框架,以“中心放射、串联片区”的交通环线为支撑,加快雨城、名山同城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轴线集聚”,改造提升318国道雨城段、“雅上线”等沿线道路,配合做好雅康高速公路和“成雅、成康”铁路建设,形成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川西经济走廊。实施“重点提升”,加快重灾乡镇恢复重建,打造对岩“产城一体”、多营“统筹城乡”、上中下里“幸福美丽乡村”省级示范区,全域布局“十里田园绿道”、“百里茶文化长廊”、“千户生态农家”、“万亩观光农业”,创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二)以民生为重点,优先推进惠民重建
首位实施住房重建。坚持将农房重建作为重要民生任务,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建筑设防标准和选址“三避让”的原则,创新“六主联动”、“片区监理”、“甲方代表聘用制”等农房重建机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快推进农房重建。截至目前,开工9857户,开工率100%;农房主体完工9059户,完工率91.9%;已入住6740户,入住率68.38%。除多营下坝、碧峰峡三益、中里嘉阳等3个新村聚居点纳入2015年城房考核外,基本完成全年农房重建任务。
优先恢复民生设施。优先恢复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把学校、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纳入重建规划的66所学校、19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在全市率先完成2所学校新建任务,2015年秋季开学前所有学校重建项目交付使用。区人民医院、上里镇和中里镇卫生院等项目加快推进,竣工项目15个。
突出抓好生态重建。把地灾防治和安全度汛作为“生命工程”,237个隐患点全部纳入监测网格,近907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得到妥善安置。35处应急治理、排危除险和损毁工程全面完工。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实现山洪、地质灾害“零伤亡”。坚持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3%。
(三)以特色为支撑,加快实施产业重建
提升现代农业。坚持“绿色、生态、特色、精品”的理念,实施农业“四增”工程,整合投入资金5.8亿元,高品质建设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三大产业带”,在“北线四镇”集中连片打造“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生态示范园区”、“龙门山脉万亩优质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有机食用菌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构建雨名百里茶文化“T”型走廊。新建2个万头现代生猪标准化生态示范养殖场(小区)。
优化新型工业。主动融入、配套、服务成都城市群“八城一体化”产业协作分工,震后签约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9.2亿元。按照“调优、调高、调强”的思路,巩固提升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水电能源等传统产业,扶持壮大高端石墨、云母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LED电子产业园、三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
放活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商务会展、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启动川滇藏商贸物流园区“四大专业市场”建设,吉祥国家边销茶储备库、草坝商场建成使用,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川西物流中心节点体系。树立“全域雨城、处处风景”理念,突出“文旅、农旅、商旅、林旅、水旅”主线,创建“1+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上中下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318国道最美第一镇”多营藏茶文化全域旅游国家级景区。创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展销、展演、展示”国家级非遗“南路边茶”、手工皮鞋等“雅字号”产业。金凤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四)推进征地搬迁,保障重建项目落地
紧紧围绕灾后重建中心任务,把征地搬迁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载体,健全完善“五位一体”征地搬迁工作机制,近千名干部“5+2”、“白加黑”扎根一线,“阳光、依法、公平、和谐、惠民”开展征地搬迁,共计征(调)地1.2万亩,搬迁6511户,企业39家,搬迁面积20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城房安置点、北外环线、恒天汽车等11大类投资总额近百亿的重建项目顺利开工。
(五)坚持互利共赢,推进对口援建合作
积极配合援建市共同推进对口援建工作,成都市对口援建余家村“五个一”项目总资金8000万元,于2014年7月15日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余家村58户29栋农房已全部主体结构封顶,内外装饰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总平和绿化景观施工。风貌整治已完成58栋,其余整治楼房、旧村基础设施和整治道路施工正有序加紧推进。余家村桥梁已于1月15日合拢,正在进行桥梁栏杆以及引桥道路施工,预计将于3月底竣工通车。余家村2.6公里外联道路正在抓紧同步推进。绵阳市援建突出中里镇联接碧峰峡和上里古镇两个国家级景区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总投资5300余万元的7个“交钥匙”项目,倾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川西风情小镇。预计今年4月20日前两个援建市的援建项目可全面完工。在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区与成都市、绵阳市在经济、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绵阳市7批次、50余家知名企业先后赴我区开展商务考察、寻找投资机会、谋求长远合作。两市协助雨城区开展各类人才培训1500余人次。
二、探索完善以地方为主重建机制情况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的新路子”的要求,切实肩负“责任主体、组织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职责,积极创新“以地方为主”的重建机制,充分依靠发动群众,争取灾后重建资源多元化、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努力为灾后恢复重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探索组织领导机制。
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适时将抗震救灾指挥部9个工作组“成建制”转型为规划实施、城镇和住房重建、产业恢复重建、物资保障和金融支持、救济救助、医疗防疫、维护稳定和监督检查等7个重建工作组,实现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无缝衔接。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后,按照“压缩管理板块、促进资源整合、缩小工作半径、增强力量调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归口设置“一办七组四前指”,重建办下设综合秘书、项目协调、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对口援建、监督检查、要素保障等7个工作小组,成立了上里镇、中里镇、多营镇、对岩镇4个前线指挥部。区重建委、区重建办、区级部门和乡镇、村组“四级合一、动态衔接”,构建起“决策指挥→枢纽协调→首位执行→末梢响应”的四级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统一指挥和领导。制定完善重建委、重建办议事规则,坚持重建工作“按需研究、常态沟通、对点督办”,区重建委会、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分层决策,区重建办、区目督办、区委办和区政府办跟踪督办,实现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审批流转、督查督办、信息反馈“五不过夜”。
(二)探索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下级倒逼上级、基层倒逼部门、督查倒逼落实”的“五个倒逼”机制,逐一明确项目业主、责任人、督查督办人和时间进度表,确保“人人头上有项目、个个项目有抓手”,层层紧逼、争分夺秒推动项目落地。建立“按需推进”机制,按照“四个优先”原则,实行项目并联审批、方案编制、地质勘察、施工设计等前期工作“四同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连夜审、连夜评、连夜过”,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提高项目推进效率。按照全区灾后重建“1311”总体布局,将全区分为八大重点片区,成立片区指挥部,由区级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牵头抓总,每个片区建立“一张项目布局图、一个项目推进表、一套工作制度”的“三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一竿子到底”的区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区级领导驻镇包村指导项目重建,各业务部门加强对项目业主单位工作的督促指导。实行项目推进情况日报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向区重建委主要领导逐级报告项目推进情况。健全完善“123456” 征地搬迁工作机制,即: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实行“体制内审定和体制外评议监督的二重把关”,落实工作组包签、包倒、包稳定和定时、定人、定经费的的“三包”、“三定”责任,围绕“重点破局、限时扩面、策应转折、攻坚收官”四步推进,统筹“市、区、乡、村、群众”五级联动,确保“和谐、惠民、依法、文明、阳光、高效”征地搬迁六大目标。
(三)探索群众参与机制。
突出灾区群众在重建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作主”的原则,建立农房重建申报制,推行调查掌握民意、评议尊重民意、公示检验民意的“三步工作法”,将重建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让群众自主选择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等方式。引导聚居点农户选举成立灾后农房自建委员会,从新村聚居点选址、规划、设计到建设全过程,提出房屋设计、规划选址、建房资金管理等意见建议,代表群众协调监督、民主管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全程监督农房建设质量,及时公开农房规划建设等情况,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快“自建委”适时转型,推动工作重心从农房建设向产业发展、物业管理过渡,积极探索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自建委+物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村一级服务性党组织建设,打造集基层党建、政务服务、公益服务、产业商业服务中心“四大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职能转变,同步健全运转管理和社会化运营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农旅、文旅、商旅”结合等多元化发展模式。
(四)探索援建合作机制。
成立了对口援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口援建工作的统筹协调。援建市设立驻雨前线指挥部,建立并严格落实两地三方联席会议、市区党政和部门对接等制度,每年召开2次三方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对口援建工作联席会,共同协商解决援建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立体援建工作新格局。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坚持“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与绵阳市达成项目重建、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7类合作协议,推动“对口援建”向“对口合作”转变,“雨城·绵阳投资推介会”集中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8.62亿元;引进成都文旅集团、老龙王集团等企业进行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开发。开展“友好城市”、“友好部门”、“友好学校”等活动,绵阳市涪城区与我区缔结为“友好城区”,双方约定在城市管理、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互派挂职培训机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土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造价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雨指导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同步开展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互派锻炼和交流培训。
(五)探索社会协同机制。
组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政府资源的聚集效应,鼓励和支持非政府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让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进入灾后重建,把单个的资源要素转化为综合的、强大的、可持续的影响力。先后承接全国各地23个非政府社会组织、各地志愿者先后2000余次参与心理辅导、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着眼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构建“4321”信息化服务群众网格,即:建立区、街道、社区和网格的四级管理模式,推行治安防控、群众服务和基层党建“三网合一”,落实“上下对称、分级处置反馈”的双向交流制度,架构一套完整的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在“4321”框架下,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下基层”、“区级领导包社区、区级部门下网格”和“双报到”志愿服务等“零距离”活动,面对面联系服务灾区群众。组建公益服务、社会事务、法律维权、社会救助、文体服务和农村产业发展等“六类社会组织”,开展“三官一律”下基层活动,在城镇小区、农村院落、车站、商场、景区新建40个调解室和联系点,创新“‘7+1’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就地就近化解涉灾矛盾纠纷,推动“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向纵深延伸。
(六)探索阳光重建机制。
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建立健全“三横三纵三覆盖”督查机制,地震当天纪检监察和审计提前介入,成立11个区级督查组,建立监督检查岗230余个,落实监督员300余名,确保了每项物资、每笔资金、每个项目得到有效监管;创新“六主联动”、“片区监理”、“甲方代表聘用制”,全程监管农房重建质量安全。坚持“健全制度、规范运行”,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制定重建(捐建、捐赠)资金和项目管理、跟踪审计办法,从源头上预防重建工程建设领域问题发生。坚持“全程跟踪、拉网排查”,查找灾后重建廉政风险点257个,对涉及资金6.96亿元的41个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采取点对点方式督促整改。坚持“主动公开、透明重建”,建立“媒体、公众、社会全程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整合电视、网络电台、网上新闻发布厅、微信、微博、“自媒体”等平台,建立多渠道信息收集、统一集中审核、全方位发布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实行“外宣信息一日一发布”,多渠道、全方位公开重建政务信息。在32个集中安置点成立纪检监督小组,聘请20余名特邀监察员、社会监督员对重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推动监督检查力量由内部向外部延伸,全面提高重建公信力。
雨城区重建办
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