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本上,记在心上;学在点上,动在基层;用在实处,惠及民生。”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宝兴县立足民生重建与发展需要,立足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方向。
截至目前,宝兴已先后抽调185名干部前往重建点,长期驻村联系帮扶重建工作,组织2229名干部,到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3240对,确保了38户特困户在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家,实现了301户重建困难群众在4月20日前全部搬进新居,全县2921户一般重建户全部开工,4380户中的4285户已开工,19个新村聚居点全部启动。
王君 记者 王卫国 实习生 杨晓梅 王吴科
对口联系全覆盖
下沉力量解难题
“全市各级党组织、市委各督导组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树立更高标准,坚持更严要求,拿出更实举措,把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解决问题取信于民,以清风正气赢得民心。”于近期市委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再次对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实有效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紧密结合当前灾后恢复重建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宝兴迅速确立了以“两帮、三送、四建、全覆盖”,作为全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
如何才能将理论迅速有效的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实效?
行动,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家住穆坪镇顺江村兴隆组的张晓华,是灾后重建中该县确定帮扶的301户重建困难户中的一户。春节前夕,宝兴县保密局副局长叶小林,在确定联系对象后的第二天,得知张晓华生病住院后立即前往看望,了解到张晓华还未找到重建点的情况后,便多方联系,1个星期后就帮助其确定了60多平方米的房屋重建地基。
春节后,张晓华的新家破土动工,仅用一个月,张晓华便入住新家,通过叶小林的积极争取,宝兴县县委办公室无偿提供宽屏液晶电视、沙发、多功能餐桌等物件,也在入住当天全部到位。
搬新家并不意味着帮扶的结束。考虑到张晓华已经52岁,长期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叶小林又和村“两委”一起商量,在该村公益性岗位中安排张晓华从事顺江村的保洁工作,让他有了一定的稳定收入来源,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更具持续性,是开展好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宝兴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军说,作为一项始终以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福祉为落脚点的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下沉一线,了解民需民求,把心思放在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上,放在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宝兴的灾后重建才会有序推进,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建成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新宝兴。
为民解难成体系
信息服务联成网
B
近日,家住宝兴县灵关镇安坪村8组的殷安贵,心急如焚。原来,自前几日施肥后,殷安贵家地里的玉米不仅没有出现喜人的长势,反而出现了叶片泛黄,生长不正常的现象。正在他束手无策时,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县里发放给每户农户的《宝兴县信息技术服务手册》,抱着试一试的念头,他翻开了《宝兴县信息技术服务手册》,拨通了县农业局的咨询电话。
得知情况后,县农业局即刻组成4名农技、植保技术人员构成的服务小分队,冒雨赶到殷安贵的玉米地中。经过现场询问、判断和分析,技术人员迅速找到了症结所在。“主要是因前段时间连续阴雨,造成玉米生长缺磷、缺钾造成,只需及时补上,就能有效解决问题。”
此后数日,按照农技人员开出的“药方”,玉米叶的颜色渐渐恢复正常,眉头紧皱的殷安贵也长长舒了一口气,“没想到一个小本本居然帮了我的大忙。”在他看来,这样的群众路线,不仅是群众所想所愿,而且还真正走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心窝里。
这只是宝兴构建“菜单式”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有效运转的一件件普通事例。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宝兴县针对该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情况,在县乡村(社区)三级,分别建立了1个县级信息技术服务中心,9个乡镇信息技术服务站和57个村(社区)信息技术服务点,整合县乡两级信息技术资源,及时收集整理各职能部门、产业能手、专业技能人才等有偿无偿服务项目、服务人员和服务热线,将各类信息印制成《宝兴县信息技术服务手册》,及时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群众只需打个电话,就可以得到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服务群众 “零距离”,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民生工程助重建
办好实事促发展
如何才能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关键就在于如何凸显“群众”二字的重要性。在宝兴,面对重建群众和新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更多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了一个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宝兴县陇东镇星火村飞水沟组,因一处从山顶直落而下的小瀑布而得名,正是这飞流直下的瀑布,原本就不大的飞水沟组,被一条河沟一分为二,河上仅有的一座长约3米的便桥,是连接该组群众的必经之路。
“这座桥以前为全木制结构,历经多年,早已不堪重负。”指着如今已变成全钢结构,甚至可承载20吨货车通过的钢架桥,村民高凤霞告诉记者,“从村民向村干部反映,再到最终建成,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多月,办事效率不晓得比以前高了多少倍,这都是群众路线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相似的事例在陇东镇的新江村1、2组也得到充分体现。受“4·20”芦山强烈地震影响,这两个组原有的饮用水源渗漏情况不断加剧,直接影响到了当地46户158名群众的安全用水保障。
在今年4月中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在3公里外找到新水源后,5月中旬,该项饮水工程启动修建,在7月10日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为保障村民的饮用水质量,村民原有的钢制水管,也将更换为更加安全可靠的PVC管材。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通过实地调研,实地听取群众反映问题等方式,宝兴已先后摸底梳理出急需解决的189个民生问题,并将重点放在了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等建设周期短、实际见效快的小微型民生工程方面。这些被称为“小快灵”的民生项目,已在该县全面启动。
打铁还需自身硬
查摆问题不避嫌
“县级部门要重点聚焦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乡镇要重点聚焦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以及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弄虚作假等问题。”在近期召开的宝兴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人员纷纷就从严从实找准突出问题、全面深入开展谈心交心、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以整风精神开招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以及开展好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切实把领导和督导责任落到实处等多个方面,直言不讳、建言献策。
活动启动以来,宝兴县按照“逐级动员,压茬推进”要求,紧紧围绕学习教育、听取群众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关键环节,逐批逐次系统性开展多项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中,宝兴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班子成员,始终发挥领导表率所用,主动带头学习、主动带头调查研究、主动带头讲党课作报告,从而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学的良好氛围。此外,全县各级各部门也通过广泛开展“重建为了谁、发展为了谁”“抓落实之我见、抓落实之我干”“改进作风怎么办”“灾后重建怎么办、灾后重建怎么干”等4个专题大讨论,迅速在全县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带动、逐级落实的浓厚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宝兴县还在边查边改、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实际,创新载体建设;办好实事,突破“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同步跟进,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新的、更多成效,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做好第二环节的工作,既是对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成功的检验,也是对第三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打好基础的关键。”市政协副主席、宝兴县委书记韩冰表示,下一步,宝兴将在“走基层”、“千名干部联万家”等已取得颇多成果的活动基础上,围绕“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目标,扎实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助推“全域有机化、全域景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