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年的孩子们:
你们好!
今天,我在电脑前写这封信时,你们还很遥远。再过50年,我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但我今天依然郑重地写下这封信,写下我对这个时代的感受,让50年后的你们能够通过我今天的眼睛,看到你所在中国曾经的模样。
“5·12”对你们来说,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但对我来说,却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空前的灾难带来无数不幸。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又是“有幸”的,因为我见证了一个民族面对灾难所迸发出的人性光芒。
你们也许已从教科书上知道了一大批老师的英雄事迹:谭千秋、袁文婷、向倩、许念华、张米亚……那一刻,中国教师的人性之光在无数废墟上闪烁,穿越灾难的夜空,让世界泪如雨下!其实,还有无数老师同样表现出了献身的精神。
我所在的武侯实验中学并不处于地震中心,但震感强烈。学校3000师生仅用了三分钟,便迅速而有序地从五层教学大楼疏散到大操场。在这惊心动魄的三分钟之内,平时平凡的老师们,一下成了孩子们眼中的英雄。据一个学生回忆:“5月12日下午的第一节课,地震袭来,我们被吓得不知所措。这时,正在为我们上英语课的徐全芬老师,像指挥作战的总司令一样叫道:‘安静,镇定!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上去。快!每个同学不准推拉拥挤!’说完她站在门口,护送我们下楼,她留在最后!”
哪里只是教师才感动了世界?面对大自然的灾难,无数素不相识的人彼此成了骨肉亲人。在成都通往都江堰灾区的路上,穿行着一千多辆出租车,没有人统一组织,更没有所谓“报酬”,是共同的善良人性,让的哥们不约而同驾车火速奔向灾区……
短短两三年,废墟上便屹立起了一座座新的村庄,新的集镇,新的城市。中国人用爱与智慧创造了人类的奇迹——而且是非常时期面对灾难的奇迹。
成都一名中学教师李镇西
“面对大自然的灾难,无数素不相识的人彼此成了骨肉亲人。在成都通往都江堰灾区的路上,穿行着一千多辆出租车,没有人统一组织,更没有所谓‘报酬’,是共同的善良人性,让的哥们不约而同驾车火速奔向灾区……”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写给50年后学生的信中说,他要写下对这个时代的感受,让50年后的孩子们能够通过他今天的眼睛,感受到成都人在面对地震灾难时的坚强。
●背后故事
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一直很忙,直到假期中才抽出一些时间,向50年后的学生们写下了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信,希望未来的孩子能了解今天。
“抗震救灾期间,我们每天都在被感动、被震撼,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因为每天都有那么多超越亲情的爱和真诚,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李镇西说,自己在地震发生后几天,曾在博客上写道——“5月12日,和大地震一起迸发的,还有每个普通人的人性之美。善良温暖着善良,希望孕育出希望。平时模糊的东西在瞬间变得那样清晰,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重新认识了‘他’,也重新认识了‘我们’,也重新认识了——中国。”
这位一直推行平民教育的校长有个想法:“地震发生后,武侯实验中学接收了许多灾区的学生,三年过去了,不知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怎么样?我想带着孩子们去回访当时在学校就读的灾区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情况。如果不行,我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片在班级里办一个主题班会,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重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每日进展
来信已达421封
昨日,“成都三年写给未来的512封信”征集活动继续进行。“昨天我们经历灾难,今天我们重拾信心,明天我们更加美好”“四川,火中凤凰重生翱翔蓝天……”普通市民、作家、学生……他们都在讲述不仅仅属于自己的故事,表达对地震三年的一种纪念。感谢跟我们分享心情故事的你们!截至记者发稿时,来信已达421封。
如果你是地震中的亲历者;如果你是抗震救灾的参与者;如果你是灾后重建的见证者……欢迎你参与此次活动。我们将有选择地在成都晚报上予以刊登;同时,成都市档案馆也将收藏寄给未来的信件。
成都晚报记者蒋思宇实习生白茹摄影李杨
活动参与方式
方式一:电子邮件
地址:cdwb512@sina.cn
方式二:传统信函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成都传媒集团报业大厦6楼成都晚报社要闻部(收)邮编:610017
备注:来信请留下你的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