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别报道组(雅安组)
大年三十
本报记者来到汉源
这里的村民都建起了新房,大多数已还了一半以上的建房欠款,不少人表示“兔年能还清所有建房借的钱!”记者感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信,看到广泛种植清溪“贡椒”和大樱桃所带来的产业支撑,温馨和暖意也从记者心中油然而生……
村民李中跃家:借贷8万,已还款5万多;
村民李光忠家:借贷3万,还款1万多;
村民李光雄:借贷5万余,已还3万多……
这是一组灾区农户建房借还款数据,采集自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
2月2日,大年三十,本报特别报道组走访新黎村农户,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这里的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都建起了新房;但除了党和政府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农户也还了亲戚和信用社的钱,多达七八万元,少则两三万元。到如今,大多数农户都还了一半以上的欠款,不少农户表示:“兔年能还清所有建房借的钱!”
“无债一身轻”。言语中,我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信。
信心来自何处?这缘自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群众的致富愿望的一拍即合,形成了合力。
杜红琼是村民李忠跃的爱人。她说,她家以前也种蔬菜,但都是莲花白,一亩的收入才千把元,人还累得够呛。现在,她家和全村一样,这三年,全部心思用在管理地里的花椒和大樱桃,一亩的收入有好几千元。他的老公在县城打工,挣钱也不少。如果她不装修房子,去年她家的欠款就还完了。
“当初,村里的房子在地震中全垮了。党和政府给了部分补助,引导群众建新房,为此群众欠了些债,政府有责任为他们找准一个致富的路子。”清溪镇党委书记冉龙洲介绍说。
按照汉源县委提出的“灾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清溪镇党委政府结合新黎村的实际,引导农户种好、管好当地特色农业:花椒和大樱桃。
震前,包括新黎村在内的清溪镇,产业支柱以普通蔬菜为主,但受制于自然条件,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清溪镇地域的花椒古来有名,属于品质最好的“贡椒”。大樱桃是高附加值精品水果,因适合当地自然条件,震前新黎村有零星种植。审视当地产业发展条件,清溪镇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放在一椒(贡椒)一果(大樱桃)两个拳头产品上。每家每户都发了光盘和书籍,还有技术人员上田间手把手地教。原有的花椒树和樱桃树产量品质都有提高,收入迅速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把政府免费赠的花椒、樱桃树苗栽到了田间地角。
目前,清溪镇有大樱桃4500亩、花椒3800亩,每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当地灾后产业转型的效果,直接支撑了受灾村民还款的能力和还款信心。不仅如此,有了产业的支撑,当地受灾村民还将顺利实现灾后重建与致富奔小康的过渡。
我们采访的当日,大渡河边的新黎村阳光灿烂。看到他们如今发自内心的从容和微笑,温馨和暖意也从记者心中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