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与玉树的心灵对话——来自四川什邡医疗队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王玉山、秦洁
几天几夜不合眼,却似乎不知疲倦,48岁的陈君贤仿佛回到了汶川大地震后的那些日日夜夜。这位四川省什邡市卫生局副局长率领的医疗队,已在青海玉树震区奋战5天,接诊病人近400名。
汶川、玉树,一南一北,同样的山清水秀,却同样因为一场大地震而痛彻心扉。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来自什邡的医疗队给玉树受灾群众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援,更是从共同的生命磨难中获得的信念。
你的悲伤我最懂
陈君贤在结古镇见到的第一位受灾群众,是一个载他去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的藏族男子。
“你家情况怎样?”陈君贤一问,刚才还微笑着的男子突然把车一停,趴在方向盘上大哭起来——他唯一的妹妹遇难了。
沉默半晌,陈君贤轻轻地说,我是四川灾区来的,我也受过灾,那么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陈君贤的记忆里,藏着一个不敢回望的故事。
那是一个18岁的漂亮女孩,在汶川地震后第二天被送到医院。那么多的危重病人,医生们只能一个一个地救啊。刚来的时候,女孩还能清晰地说声“谢谢叔叔”。两三个小时后,当陈君贤准备为她做手术时,孩子已经静静地走了。
“经历了灾难,才知道什么叫悲伤。”陈君贤的队员、什邡县红白镇卫生院院长陈健说。
他曾目睹母亲把死去的孩子抱在怀里无声流泪,他曾为没能及时救治自己的侄子而愧疚,也曾体会过见到失踪多日的父亲那一刻的狂喜。
在有6000人口的红白镇上,遇难者近千人,伤者数千。那些日子里,陈君贤像所有的医护人员一样无法顾及亲人。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内心尝尽人生苦痛。
没有谁,能比这样的一群人更懂得生死之痛。
14日22时,接到支援玉树的命令,太多的人要求参加。最后,陈君贤组成了一支由31名医护人员和8台车辆组成的队伍,在夜色中奔向西北。
没有人到过玉树,他们不得不边走边打听路线。30多个小时里,司机和医生们轮流开车,终于在16日上午抵达结古镇。
又一次与时间赛跑,他们像其他昼夜驰援玉树的人们一样,心中只有那些等待救援的生命。
彼此的支撑温暖高原
青藏高原与川西平原不一样。医疗队员们深知震后救治的不易,但玉树灾区的艰苦,仍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刚来的那两天,三分之二的人产生了高原反应。直到第4天,全队才吃上了第一顿热食。
这5天中,队员们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救治伤员的脚步。他们的医术,他们的陪伴,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是支撑伤者的力量。
18日上午,一位皮下出血的71岁老人被送到医疗队。老人已经获救好几天,却一直守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家门口,不愿离开。
在医生刘本绪的询问下,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家里也许还能挖出点东西,到了别的地方,万一没有粮食、没有帐篷该怎么办?
“全国人民都在支援这里,我看到赛马场已经堆了很多刚刚运到的帐篷。”当翻译把刘本绪的回答告诉老人,老人的眼睛亮了起来。
17日下乡巡诊,面对结古镇果清村有些忧虑的村民,另一位医生牟云也是这样劝慰人们——
“我的家乡成为一片废墟的时候,我也有过无助的感觉。但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资很快就到了灾区,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我们也相信,国家肯定会管我们的。”两位懂汉语的村民连连点头。
在牟云和同事们的眼里,玉树正在发生的一切,与两年前四川那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5月何其相似。
“5·12”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四川大地上满是橄榄绿和天使般的洁白。运送物资的车队,密密麻麻地挤在通向灾区的路上……
青海南部的这个初春,天气特别寒冷。狂风与飞沙中,乐山、绵阳、广元、都江堰的救援队和医疗队聚集玉树,绵竹的物资也已经抵达。
他们,都来自昔日的地震灾区。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到另一个刚刚被地震伤害的地方。
护士杨晓珍说,什邡医疗队快到玉树时,藏族老百姓拦住车队,送上面包和矿泉水。队员不收,人们就从车窗里塞进来。
她同样难忘,每送走一位治好的病人,对方会双手合十,连声说“扎西德勒”;下乡巡诊,几乎一无所有的村民会端上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
“哪怕再累,我们的心也是暖的。”杨晓珍说。
明天的家园依然美丽
一位被埋75小时的孕妇获救并平安产子,一位藏族青年在被埋85小时后获救……每一条新的消息,都让刘本绪激动不已。
到达玉树的第一天,看到遍地坍塌的土房,刘本绪心都凉了。“这种结构的房屋,人一旦埋在下面,几乎没有呼吸空间。”
然而,如同两年前的震后汶川不断发生的奇迹一样,生命的奇迹每天都在玉树上演。
前来就诊的伤者,同样感动着医疗队员们。刘本绪记得,一名10岁的小孩腿部贯穿性创伤,换药时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牟云到果清村巡诊的那个下午,村民们正在从废墟里挖东西。医疗队给大家递上药品和食物,有的村民却说:“你们留着吧,我家里还有。”
废墟旁的野地里已经升起了炊烟,生活正在继续。这一幕,刻在了牟云的心里。
“玉树人民的勤劳和坚强,超出了我的想象。”牟云说,“他们的双手,一定能建设出更美的家乡。”
重建后的玉树将会是什么样,这是受灾群众与医疗队员们讨论得最多的问题。
下乡的路上,17岁的向导兼翻译拉巴江才问刘本绪:“你们那里的学生还在帐篷里上课吗?”
“90%的学生都住进了新学校。”
“新学校漂亮吗?一层还是两层?”
“两层,既好看又坚固。”
陈健治疗的一名病人提出了相似的问题:“四川的老百姓重建房子有什么政策?”
“国家给每个人补助了建房款。今年9月30日之前,所有受灾群众都能搬进新居。”
“新房子比原来的好?”
“我们红白镇一下子前进了30年。”
病人还留着伤痕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白瑞雪
白瑞雪,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
两会"、抗击"非典"、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六号飞行、汶川大地震……在重大事件现场,白瑞雪第一时间内发出了大量快讯、消息和深度报道。其中,《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直击神舟六号发射583秒》、《中国航天人的差距观》等稿件被媒体用户称为现场报道和正面报道中的精品之作。白瑞雪连续两年获得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首都女记协优秀新闻作品奖等。
个人其他稿件:
王玉山
王玉山,男,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本科学历。
参与过建军80周年大型报道,“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期间曾随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远征太平洋。作品有《为了正义与和平的纪念》《较量》《跨越》《青春为嫦娥护航》《大洋上的蓝飘带》等。
代表作品:
秦洁
秦洁,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曾参与过2009国庆大阅兵等多次重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