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重建美丽新雨城”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中,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总结和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的基层党组织应急快速反应体系,使基层党组织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把突发性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N”应急领导机制 强化组织反应力
有力的应急响应机制,为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雨城区第一时间建立以区委为枢纽的党建应急中枢(即区委抗震救灾指挥部),快速反应和指导基层党组织迅速成立区、乡、村、组四级应急临时党组织(建立7个重灾乡镇临时党委,32个安置点临时党支部、56个临时党小组),领导和组织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层层发动指导党员群众开展抢险救援,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成立临时党组织、组织党员突击队、整合社会资源等形式制定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稳定事件等多套应急响应预案,应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全区584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启动了一级自然灾害响应预案;9600余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专技人才工作队712支,储备党旗、党徽、袖标等13000余个,随时动员参与应急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构建党员、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党委5级应急预警信息系统,第一时间上报突发事件,快速开展舆情收集、分析、引导,为应对突发事件赢得主动。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雨城区在第一时间向基层党员、党代表发送动员信息13000余条,不间断播放抗震新闻900余小时,有效地指导了党员参与抗震救灾,消除了谣言。
有序的群众工作机制,增强组织协调力
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基层党组织必须及时延伸到群众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群众工作。
雨城区在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以干部“大家访”为载体,多形式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创建“百千万”全民参与法,广泛开展百个支部联百村、千名干部认亲戚、万名党员结对子“百千万”行动。全区2800余名干部深入到191个联系村和17个社区,走访群众93857户,覆盖面达100%。
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区级部门党组织联系村(社区)党组织、重点部门党组织联系重灾乡镇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联系重灾户、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受灾户和地质灾害点,包政策宣传、包过渡安置、包灾后重建、包生产发展、包社会管理的“五联五包五帮”工作机制,实现17018名党员干部全参与、35万受灾群众全覆盖、“1+N”联系帮扶全过程的工作目标。
建立群众说评、上级督评、媒体反评、反馈结果运用的“三评一反馈”考核评价机制。雨城区上里镇3个较大集中安置点共召开党员扩大会50余次,提出批评、意见、建议160余条,开展督查20余次,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6次。
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提升组织凝聚力
以激励引导确立正确价值取向,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雨城区大力开展“树典型表先进”宣传工作,通过榜样力量激励和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谈心谈话,让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干事,使其有所想、有所盼、有所获;另一方面,开展党员干部常规、应急阶段常态化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注重在基层一线党员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此外,雨城区还不断总结提炼应急党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认真开展危机评估,完善应急处置办法和预案,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