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槃 再现芳华——四川阿坝州灾后重建见闻
【编者按】5月27日至31日,来自26家媒体的55位总编、副总编、资深记者编辑,应中国报业协会和四川省委宣传部之邀,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参加“灾后美好新家园、藏区牧民新生活”集中采访活动。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8.42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中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州总人口89.2万人,其中:藏族占55.8%,羌族占18.7%,回族占3.3%,汉族占22.0%,其他民族占0.2%,共有15个民族。在四年前的“5·12”特大震灾中,昔日山清水秀的阿坝州理县、茂县等县,遭到严重损害,特别是这场地震的震中汶川更成为极重灾区。四年后,阿坝怎样了?汶川怎样了?中新社记者张明新参加此次活动,深入到阿坝的一些乡镇村寨采访。本报今明两日刊登相关专题报道。
【现场1】 汶川水磨古镇:伤痕坐标 涅槃重生
沿灾后重建的213国道行走在岷江河谷,穿梭在藏寨羌乡。除了几处保存下来供凭吊和科研的遗址,昔日的断壁残垣大多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城镇和崭新的住房。只有河道对岸基本上被碎石吞没后依稀可见的老路,老路上个别车辆的残骸,和依然满目疮痍的山体提醒着人们当年地震的惨烈。与新路老路平行,一条从都江堰通往汶川县城威州镇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
汶川没有贸然把重建当作一个“房倒盖房,路坏修路”的建设任务。在重建中,汶川县始终坚持“规划为先,科学布局”的重建理念。国内外39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汶川县灾后科学重建专家咨询组,参与各乡镇重建的决策咨询服务、重建战略研究和发展模式探索。“我们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发展至少跨越了20年。”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如是说。
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距汶川县城82公里,是一个集羌、藏、回、汉等民族聚居的农业大镇和工业大镇,处于成都1.5小时经济圈内,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该镇遭受严重破坏,全镇因灾遇难311人,受伤3701人,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
水磨镇由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援建。佛山市对口支援水磨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76个,计划总投资10.71亿元,80%的资金用于重点整体打造水磨集镇。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福利院、医院、水厂和管网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6座桥梁、约5公里长的市政道路和4条约3公里长的街道,形成畅通的路网和新城镇的骨架。170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九度设防,安置受灾和拆迁群众380多户。同时采用“资金补助”方式,农村道路、饮水、住房、公共服务和产业扶持项目覆盖全镇所有村组。
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灾后水磨镇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由高耗能工业向文化、旅游、教育转型,成为科学重建的生动样本。阿坝州最高学府——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也在这里重建,今后在这个小镇就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业。水磨古镇已成为汶川县震后第二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来人往。
在记者用餐的老人村饭店,店主应先生介绍说,政府承担了临街5米的建筑费用,羌式木结构建筑的支柱用的是俄罗斯进口木材。宋祥丽地震前是一家工业硅厂20多年的老员工,每月工资收入一千三四百元。重建后她成了镇上一家火锅店的老板,生意最好时月收入达到一万多两万。宋祥丽感叹现在的水磨镇和她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一切都像是翻着滚地在变。”
如今的水磨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一湖四区、六桥飞架……勾勒出有历史底蕴、文化魅力的水磨新城,成为汶川地震灾后腾飞跨越的一个缩影,被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映秀镇曾是特大地震的震中。在这里,也倾注着6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汗水和智慧:学术交流中心由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安德鲁设计;青少年中心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震中纪念馆由主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如今,映秀已是“世界抗震建筑博物馆和防灾减灾示范区”。
映秀镇、水磨镇、威州镇……这些“5·12”特大地震的伤痕坐标,广东按照“一市对口援建一乡镇”的模式,总投资82个亿,702个援建项目在汶川落地生根。记者凭吊了地震遗址漩口中学,遗址对面是一片新建的服务设施,中国电信的天翼营业点正在促销新版苹果4S手机。地震中损失惨烈的映秀小学重建校址附近,一幅标语格外醒目:“大爱映春秋 生命秀风采”。
理县甘堡藏寨的“博巴森根”舞
由汶川往西,经317国道往理县,距理县县城6公里,就来到甘堡藏寨,古时称为“甘堡甲穹”,意为“山坡上的百户大寨”。整个村寨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有“嘉绒藏区第一寨”之称。清朝乾隆废除土司制实施改土归流,实行“战时为兵,平时为农”的屯兵制度,屯兵曾参加过鸦片战争宁波抗英一役。通过传颂屯兵文化演变而成的大型叙事锅庄“博巴森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屯兵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古老的农耕文化、独特的石头文化,甘堡藏寨赢得中外游客青睐,成为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5·12”汶川特大地震,千年古寨几乎毁于一旦,藏羌地区仅存的百年守备官寨(桑氏)大部分垮塌。2008年8月,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视察甘堡藏寨时提出“原地重建,修旧如旧”。在湖南人民的倾情援助下,投资4000万元,按4A级景区标准进行重建。新建落成的甘堡藏寨及守备衙署更显古朴、神奇、雄伟,旅游硬件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大大提升。自藏寨恢复旅游接待以来,游客数量与日俱增,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100元。从“乡里乡亲”演绎而来的“湘(湖南)理(县)乡亲”成为藏羌儿女由衷的心声。
记者一行5月27日下午来到藏寨时,藏族同胞手捧哈达在寨口迎接,跳起博巴森根表示祝福。随后,记者沿着潺潺流水,欣赏了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别墅式新建农宅,仰望了反映藏传佛教文化的大型唐卡。在一所名为“平拉藏家”的农家乐里,记者采访了女主人杨素怀。她告诉记者,这座300平方米的房子是通过政府补贴、贴息贷款和自有资金建起来的。而屋外的道路、景观、公共设施、交通标识都是湖南对口援建的。每到红叶节等旅游旺季,自家和左邻右舍都会住满游客,她也会用自家种的新鲜白菜招待客人。
藏族歌手王称(左)演唱《湘理乡亲》
当晚,记者夜宿理县古尔沟,耳边响起当地藏族歌手王称演唱的歌曲《湘理乡亲》:“三湘大道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缠绕在我心中,湖南理县本是一家亲,湘理乡亲,藏羌儿女永远把你记在心……”
茂县杨柳寨羌族妇女欢送采访团
5月31日采访团返回成都途中,又采访了茂县的杨柳寨。茂县是“5·12”的重灾区,南下汶川和北上松潘的213国道一度都被阻断,成为孤岛。当时15名空降兵从天而降到这里侦察灾情。在抗震救灾中因直升机失事而牺牲的烈士邱光华也是茂县羌族子弟,他在救援中多次驾驶直升机经过家乡,有一次降落地点离家门不到800米却不入,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由理县返回成都途经汶川映秀山区时不幸遇难。
茂县太平乡杨柳寨位于茂县太平乡境内岷江西岸,距县城78公里,平均海拔近2600米,全村辖两个村民小组,72户,羌族人口占99%,是一个典型的羌族村寨。
在村委会前,盛装的羌族妇女跳起锅庄欢迎采访团,为我们披上了羌红。在一旁观看的男村民罗全安告诉记者,“5·12”地震中该村原在半山腰的农房受损严重,同时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诸多安全隐患。清华大学负责设计,采用轻质钢材作为骨架进行房屋重建。面对这项全新的建筑技术,村民们起先有些犹豫,在抗震救灾中负伤刚愈的村支书杨长清却满口应允,并动员村民从高半山搬到山下。他卖掉了自家的卡车,又取出自己的积蓄,帮村民们买来水泥和工具,在援建人员的帮助下全村72户整体移民至羌阳村河坝。
现在,羌民族建筑风格突出、羌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新杨柳寨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排排造型优美的联排建筑,能抗十级地震。这些房屋每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政府补贴2万、贴息贷款2万,村民自己掏个七八万,钢结构则由清华大学合作的企业无偿援建。
借助灾后重建机遇,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杨柳寨发挥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经济,稳步增收;加强以道路、沼气、厕所、厨房等为主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改造为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利用其地处大九寨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通过旅游重建的规划建设,将杨柳寨打造成为了该县的十个精品旅游村之一。
临别时,寨子里的男男女女吹吹打打,唱着感恩的歌曲,依依不舍地将采访团送到了村口。我们也用刚学会的羌话“纳吉纳禄”祝福他们。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震级高达8.0级,重灾区达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面对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特殊困难和复杂局面,四川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的硬仗,地震灾区没有出现流民、没有出现饥荒、没有出现瘟疫、没有出现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坚强坚韧、不怕牺牲、抗击自然灾害史上的伟大奇迹。四川认真实施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在对口援建省市的无私支援和帮助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努力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全面实现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凸显了人类自强不息、众志成城、艰苦卓绝奋斗史上的中国力量。目前,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同时,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13647个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目前没有完工的极少数项目,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以及港澳援助的个别项目,地方政府正全力组织实施,加快推进。
2010年9月,四川成功解决了灾区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家家有房住”;2011年,妥善解决了20万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帮助170多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对因灾导致的9524户困难家庭,1449名孤老、孤儿、孤残人员,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从政策、制度和工作上给予了帮扶和救助,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保障”;在142个受灾县高标准高质量地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新建了一批功能完善的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完全实现了“设施有提高”;完成了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整理复垦了200多万亩灾毁土地,恢复了林草植被近450万亩,努力实现了“生态有改善”。特别是把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了“经济有发展”。去年6个重灾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震前2007年的1.95倍、2.39倍、1.7倍和1.75倍,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全面超过灾前水平,正迈向全面发展振兴。
【同期声】 体验原生画卷 助推产业调整
松潘县川主寺镇上磨村发展精品藏寨酒店
松潘县上磨·精品藏寨酒店董事长张学军:我来自北京,2006年来到松潘投资大九寨地区的旅游酒店,2008年遇到“5·12”强震,两年中旅游业停滞。灾后重建,松潘立足“藏寨水乡风情区建设、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思路,在安徽的对口支援下,投资1720万元对川主寺镇的上磨村进行风貌和民居改造。我们公司抱着回报灾区人民的愿望,实行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政府与23户农民签订了10年合同,租赁了他们外出务工经商而闲置的藏式住宅,一次性支付了5年488万租金,公司还投资了1000多万元用于房屋的内装修改造。酒店的138名员工中本地员工89人,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酒店2011年7月开业,23栋房屋中有17栋是客房,共78间132个床位,不到两年时间接待了游客3万多人次,让他们感受了藏乡的美丽。目前松潘县正与我们公司合作,循序渐进地发展其他精品旅游村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中新社记者张明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