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9日05:2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快让开生命通道,病人来了!”,随着救护车的警笛声,早已等候在住院大楼的医生、护士们一起出动。“轻点,再轻点!”,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将担架送进电梯。而此时,新的病房床位早已铺设好,一位新的病人又安全转移……
9月16日,由重庆援建崇州的新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正式竣工搬迁并投入使用。当天,300多病人平安大转移,妇幼保健院于当日凌晨6时52分,迎来了新医院开张首日的第一个新生儿。
经过前期的试运行后,昨日,市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交付仪式正式在崇州举行。作为重庆援建崇州的交钥匙工程,新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均为二级甲等标准型医院。
“岷江之水流千里,不及重庆援建情。”凝聚着重庆援建者心血和汗水的新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不仅为67万崇州人民提供了看病就医的一流环境,同时也成为崇州城市建筑中最宏伟、最耀眼的明星建筑,将来更是有可能成为成温邛路沿线区域性的大型医疗中心。
大投入
投资2.75亿元 打造一流医院
“仅电梯就配备了5台,并配置了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与中央空调,条件比以前的老医院好多了!”。笔者在新建的崇州市人民医院看到,整个医院绿草芳菲、花木成荫,是一所园林式的现代化医院。每间病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沐浴、浴霸等功能齐全,每间病房还配置了电视,单人间病房增设有微波炉、沙发、冰箱,让病员享受到家庭式的温馨服务。
“这种规格和档次的医院,在重庆的县级市还没有。”负责该项目的重庆市项目经理夏永兵说。
“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住院部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门诊部三层建筑,住院部地面15层建筑,地下一层”。崇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蓉介绍,新崇州市人民医院由重庆出资2.3亿元建成,新医院外观设计现代、功能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完善,住院大楼设置床位450张,如今已经成为崇州的明星建筑,与原来的老医院仅1.1万平方米相比,新医院的设施提升了不少。
据了解,崇州市人民医院现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30多个临床医学专业组,其中呼吸内科为重点专科、肝胆、泌尿外科及儿科为特色学科,并力争在3年内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同时交付使用的妇幼保健院由重庆出资4500万元建成,占地43亩,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床位120张。按照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设置门诊部、住院部、预防保健部三部分,医院拥有实时三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腹腔镜、时间荧光免疫检测设备、麻醉机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100多台。
“这里条件要比老医院好多了。你看嘛,大环境清净卫生,小环境干净利落,每个病房都配备了独立的洗手间,好方便嘛!”。刚刚带儿子转院的崇州市桤泉镇综合社区的严先生说。
“硬件改善只是医院建设的一方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开拓创新、培养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学科才是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崇州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在重庆的援建下,不但建设了高标准的医院,还捐赠了包括16排CT、核磁共振、海扶刀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最重要的,还是医疗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提升:
“仅妇幼保健院,我们就分别与生态医科大学附一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建立了对口联系,加强人才培养及特色专科建设,我们先后派出了49人交流学习。”妇幼保健院院长龚丽霞告诉笔者,通过到重庆学习交流,为医院储备了一支较强的专业队伍,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医院达三级医院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该院将争创三级妇幼保健院,并力争在5年内达到成都领先的水平。
铸精品
汗水铸造经典 援建作品50年不落后
一年零8个月前的不毛荒地,到建设成为精品二甲医院,期间只经历了短短500多天的时间。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2009年1月16日,重庆援崇医院项目正式动工。重庆建设随即成立项目指挥部进驻现场,全面展开了项目前期报建审批、勘查、设计、招投标等工作。
2009年4月底,该项目完成了现场勘探工作。与此同时,重庆市设计院对医院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建设崇州市地标性建筑为目标精心设计,规划方案七易其稿,获得了各方的认同和好评, 2009年5月下旬绘成建筑施工蓝图。2009年6月26日,重庆城建集团公司以雄厚的实力在公开招标中脱颖而出,成为该项目土建总承包施工单位,几天后就进场施工。
“每个援建者心里都牢牢地树立起了一种信念——要把援建崇州当作建设自己的家园,重庆有40个区(市)县,崇州市好比是第41个,而且是‘老幺’,更受宠爱。”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重庆市对口援建崇州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晓儒用一句崇州人自己的感受解释了这个疑惑。
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涉及重大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刻不容缓,为了早日交付工程,在无数个工段,重庆援建者们正挥洒着他们的热血和汗水。
以崇州市人民医院为例,在施工中的2009年,冬季连续大雾,11月初又遇到寒潮,高空作业很受影响。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施工方制订了严密的低温施工方案。每天上班10多个小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夏永兵一直担任“民工夜校”的校长,而就在一个寒夜,他冒着风雨坚持在现场监督混凝土浇灌作业,甚至亲自端着姜汤为工人们加油打气。
项目经理李泉,没有赶得上见90多岁的老岳父弥留时最后一面;指挥部工作人员王邦贵,当妻子在医院里生孩子时,正在一线工作的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和鼓舞妻子……
“再苦也要上,再难也要上,要交付最好的工程。”围绕这个目标,在医院项目援建中,建设者们严格按照规范文明施工,以良好的建设环境促进优良工程建设。该项目工程质量目标按照建筑系统《优质结构工程》、《天府杯》、《巴渝杯》的目标进行管理。2009年11月4日顺利通过“重庆市市级文明工地”验收,2009年12月17日通过“成都市市级文明工地”验收。施工的各分项工程符合设计要求,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川渝一家亲,援建情意长,正是无数重庆援建人员在一线的艰辛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援建项目的重大进展,铸就一个又一个援建精品项目,恪守了“援建作品至少50年不落后”的庄重承诺。
续大爱
岷江之水流千里 不及重庆援建情
一个个凝结着重庆人民辛勤劳动的援建项目,是重庆、四川两地人民手足情深、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一批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例,是四川人民和重庆人民“川渝一家亲”、“巴蜀心连心”的最新诠释。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承担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省、市,在对口援建中坚持软件硬件并重、输血造血结合,把智力帮扶与项目建设有效统一起来。来自援建方重庆市的先进理念,在援建所在地崇州落地生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努力,正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重建合力。
重庆市援建崇州办前方指挥部进入崇州后,迅速建立了运行高效的灾后重建对口部门工作联系机制,特别是与崇州市援建办建立了包括工作协调、会议、联络、接待等制度。针对援建资金的使用问题,重庆市财政局和崇州市财政局签订了《重庆市对口支援崇州市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协议》,有效保障了重庆援建资金的使用。
对口援建阳光操作。自实施对口援建以来,重庆市以“谁主管,谁负责”为原则,把援建资金的监督检查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部分,从资金的分配、到位、使用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资金使用落到明处,资金监督管理办法摆上桌面、执行到位。做到了资金监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对口援建贴近民生。自2008年6月对口支援崇州以来,重庆市派出多达数百人的卫生医疗队。医疗队不仅为崇州的城乡患者解除病痛,还全身心培训崇州当地医生,为崇州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家队伍。另外,重庆市还建立起一批对口支援崇州市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基地医院,3年内将接收崇州市600人次医务人员赴渝进修培训。
对口援建增强崇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灾后重建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庆市在援建崇州市恢复重建过程中,立足崇州市产业结构和资源特点,短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产业扶持。横贯崇州南北的重庆路,连通了白塔湖、九龙沟、街子古镇等众多旅游景点,为沿线近20万城乡人口今后发展旅游致富创造了条件。
……
怀着感恩之心实现“两个加快”,67万崇州人和重庆对口援建人员们一道,正建设更加美丽、富裕的新家园。“我们要把重灾区打造成为成都灾后重建的样板,为成都试验区建设创造‘崇州经验’!”崇州市委书记范毅信心百倍。崇宣 陈方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