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援建四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纪实
http://www.chinajsb.cn 2008-07-12 04:33:58
“房子修得漂亮,住得舒服。以前我们烧柴洗澡,现在是太阳能;以前是烧柴煮饭,现在用上了液化气,没有烟还方便。”受灾群众张淑芳说。看着这些通风采光好、抗震隔热美观的板房,住了一个月帐篷的受灾群众,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
在遭受地震重创的巴蜀大地上,河北邢台援建队用“感恩”创造了“邢台速度”;用“效率”体现了“邢台理念”,用“奉献”展示了“邢台精神”,用爱心谱写出了“邢襄巴蜀人民心连心”的恢弘赞歌!
会战崇州:激情从邢襄向巴蜀涌流
42年前,一场大地震一度使邢台人民陷入痛苦的边缘。邢台人民不会忘记,是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是全国人民伸出援手,帮助邢台渡过了难关。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感同身受的邢台人民,在第一时间从人力、物力、财力着手,紧急驰援四川地震灾区。大爱和感恩之心聚成的激情,向灾区迅猛涌流。
在接到为灾区援建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后,邢台市委、市政府5月21日紧急动员,成立了以市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周密的援建工作方案,市建设局局长田留双挑起组织实施的重任。他们仅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建设局系统和市属6个一级建筑企业选调出200余人和50台(套)机械设备,组成邢台首批援建队奔赴灾区。此后的48小时,从17个县市紧急抽调的1000余人援建大军陆续进入崇州市援建点。
为统一协调指挥,快速展开前线建设工作,邢台市在崇州援建点成立了由田留双任指挥长、3位建设局副局长任副指挥长、6个市属一级企业董事长和17个县市建设局局长为成员的援建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实施指挥系统前移的战略决策,采取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企业配合为辅的全国首创组织管理模式,组成23支援建突击队,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援建工作。
6月1日,邢台威县援建队员一夜未眠,在崇州市白头镇建起9间教室,向白头镇中心小学儿童献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6月3日,邢台市援建的首批50套过渡安置房交付使用,50户受灾群众入住,成为河北省援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和转折点。6月14日,邢台市援建的可容纳960户群众的1064套过渡安置房,顺利通过崇州市规划、建设等15个部门的联合验收。这座被当地人称作“鸡冠山新区”的小区被誉为四川省过渡安置房样板小区。6月15日,小区迎来鸡冠山乡3700多名家园被毁的群众。6月20日,邢台援建队经过25个昼夜的奋战,在崇州43个建设点,高标准建成3059套过渡安置房,成为河北省最早完成援建任务的设区市。
科学援建:让过渡安置房凸显人本色彩
面对援建之初遇到的重重困难,邢台援建指挥部不等不靠,及时提出了“科学援建、节约援建、有效对接、高效建设”的指导思想,并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有效对接。在确定过渡安置房建设布局时,他们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技术导则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性地采用背靠背建筑布局,调整户型面积,突出节地节材,注重创建和谐的安置环境,此举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首肯。仅援建的2号工地,就由原规划600户增加到960户,节约土地20亩,节约材料费1200多万元。
与此同时,邢台援建队在过渡安置房配套建设中凸显人性化设计。厨房每户配置一套液化气;厕所采用一体化高效波纹玻璃钢化粪池,以减少环境重复污染;淋浴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既保证群众能洗上热水澡,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他们采用科学管理、流水作业的建设模式,形成了指挥调度-规划设计-基础施工-板房安装-后勤保障紧密衔接的运行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科学调度,严密组织,专业配套,点面结合,多措并举,机械人力一起上,施工高峰期最多投入人力达1600多人,施工机械200多台套。他们还充分利用当地劳务资源,雇佣民工300余人。
携手与共:涓涓细流汇大川
灾区如战场,救灾如战斗。面对压力和挑战,邢台援建队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与无畏。
邢台援建现场指挥部的领导层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指挥长田留双身先士卒,与队员们并肩作战。白天在工地,晚上住工棚,研究安排工作常常通宵达旦。副指挥长程继申为购买生产材料四处奔波,累了就在颠簸的车上眯上一会儿;副指挥长郭建学由于过度劳累,痛风病复发,但他拔掉针头就又忙碌在工地;副指挥长郑占秋不顾连续不眠导致的血压升高,服下几片药后继续操劳。
邢台市建筑市政行业的十几位一级企业老总全天坚守在援建第一线,他们不顾及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带队参加援建,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邢台建设集团援建队队长路振民的母亲卧病在床,但为了灾区人民,他带着对母亲的无限牵挂上了前线。当他接到母亲病危通知,匆匆赶回时,母亲已经再也不能说话,老人顽强地坚持着等见到从四川赶回来的儿子后,才合上了双眼。谁也没有想到,老人去世刚刚5天,路振民又出现在援建第一线。司存格是邢台援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队员之一,她和男队员一样夜以继日、并肩作战,人晒黑了、累瘦了,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作为一个女同志,家中母亲和婆婆身体有病,需要她照顾,在艰苦紧张的援建日子里,还要克服生活等诸多不便,但她没有放弃退缩,始终坚守在施工第一线。
他们,是邢台市赴川援建队中的楷模,更是无数舍小家、顾大家的援建者们的缩影!
在一个月的援建过程中,这些可爱、可敬的援建队员有的顾不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奋战在工地;有的告别了生病卧床的父母,奔赴战场;有的带着疾病伤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更是挂牌上岗、率先垂范,他们在施工现场比干劲、比安全、比质量、比卫生,各种劳动竞赛活动一浪高过一浪。
大爱对流:援建成果不仅仅是安置房
灾区就是家乡,灾区人民就是亲人!在艰苦的工地上,邢台市援建队员奉献着也感动着。他们感受着中华大家庭的温暖,感受着中华儿女山高海深般的血脉之情。
今年端午节,对于崇州市灾区群众和邢台的援建队员来说,都是一个极为特别的日子。
6月8日这一天,邢台援建队向首批入住鸡冠山新区的灾区群众送去棕子等食品和生活用品,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邢台隆尧县援建队员们还自发向廖家中学受灾的学生捐款,献上地震老灾区对四川地震灾区学生的关爱之情。就在同一天,先后有3000多灾区群众自发到工地慰问。有的把过节的棕子带到工地;有的送来了蔬菜和面粉;有的顶着酷暑骑着三轮到工地给工人送茶、送水,还有的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来到援建工地义务清运垃圾、擦洗墙面、打扫卫生。他们当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有刚刚满6岁的儿童,他们用各种形式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邢台援建队无私奉献的感激。
邢台市援建队当然也不负众望!他们以“全省到达时间最早”、“建设速度最快”、“最先交付使用”、“最早完成援建任务”的辉煌成绩告慰家乡父老,展示出邢台人民的感恩形象,为邢台争光,为河北添了彩!
在邢台援建现场指挥部看来,援建队获得的“四最”殊荣,凝结着一线建设者的英勇与无畏,也同样凝结着后方保障者的心血和汗水。
援建期间,邢台市委书记董经纬多次打电话询问前线工作生活情况,市长姜德果、政协主席石玉春等领导还亲赴四川崇州慰问前线援建队员,给援建工作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后方援建指挥部恪守“前方的需要就是后方的任务”的宗旨,按照“严谨、精细、简捷、高效”的工作要求,昼夜奋战,统筹协调,高效运转,以最快的速度4次为前方指挥部增派援建人员、调运设备、完善规划,组织安置房材料生产运输。
6月10日,邢台援建管理模式创造了“邢台速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川省政府在邢台援建的鸡冠山新区召开了由全国对口援建的19个省市200个援建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过渡安置房建设现场观摩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对邢台援助工作的工作做法表示赞赏,并向全国推介了邢台援建经验。6月26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深入邢台援建的鸡冠山新区采访,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先后视察了邢台援建的安置房工程,并给予高度评价!
携手与共、凝心聚力的邢台人民,在短短25天的时间内为四川灾区亲人缔造广厦万间!邢台援建队创造出了“邢台速度”、“邢台理念”和“邢台精神”。这些在特殊时期得到升华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激励邢台市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