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逸西
四川有句农谚:“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沟黄。”每年的立秋之后不多天,那山沟沟、平坝坝,大片大片的稻谷说黄就黄了,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农民们一年中最兴奋、最忙活的时节来到了!
让我们来欣赏诗人逸西对此情此景的描写吧:
“我去田间/听蛙的潮声漫过心堤/荡去妇人啜泣和婴儿啼哭的泪痕/我侧身伸出五指/抚摸稻穗温柔的呼吸/感觉生命存在” (《稻谷丰满的时节》)
“我们割着稻谷/紧握大把大把的阳光和空气/沉甸甸的稻穗实实在在/我们的喉结开始上下滑动/我们已经闻到了大米饭的清香/在田间来回流淌/我们割着稻谷” (《割稻谷》)
“许多向往/都在七月/晾晒/在充满阳光的晒坝上/阵阵笑声/唤着我的乳名/追赶偷吃谷粒的麻雀”(《七月》)
“秋天的稻田长满谷子/唤一棵出来/就是父亲”,“父亲在稻田中走进走出/给我体温/给秋天格格作响的骨气/一块岩石之躯”(《谷子》)
吟诵着逸西的诗歌,好像有一股股稻谷的清香扑面而来。逸西呀逸西,好一个乡土诗人!
农民那种丰收的喜悦,劳动的欢快,精神的寄托,美好的憧憬……无不像山间的流水,从诗歌的字里行间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荡涤着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返朴归真的美妙情愫。
同样是写丰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仔。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李绅这首著名的《悯农》诗对封建社会作了愤怒的控诉。逸西的诗则反映了作为土地的主人的农民那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愉悦心境。
同样是写丰收在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固然歌唱了田园美景,流露出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种宁静的笔调,又分明显露出作者与农民之间固有的距离。而心与土地相连,与农民相通的逸西,却能同庄稼人那样,“伸出五指/抚摸稻穗温柔的呼吸/感觉生命存在”。
同样是写田间劳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虽然也写出了对劳动的热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却多少透露出作者躬身农桑的复杂动机,不能不说包含几分消积遁世的颓丧情绪。陶渊明抒发的仍然是他个人的思想情怀。而逸西却完全把自己置身了农民之中,融为一体,写出了“浇一片月色/磨镰”(《七月》),“绾起裤筒挽起袖子”,“高举如月的银镰/奔向田野”,“紧握大把大把的阳光和空气”,“我们割着稻谷”(《割稻谷》)等等诗句。中国是一个农民众多的国家,逸西在诗中抒发了庄稼人共有的情怀。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些诗才能在那么多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纵观逸西的诗歌,直接写到稻谷的就有一二十首。我敢说,在“表现自我”的诗风盛行的当今诗坛上,我还没有读到哪一位诗人像逸西这样写出如此为数众多,如此洋溢着稻谷醇香的诗歌。
逸西曾对我深情的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挨过饿,因而对稻谷,对大米饭有着深深的感情。”显而易见,偏爱和擅长以割稻谷等农事为题材,是逸西诗歌创作的一种独特风格。
自然,作为一位对生活充满热爱、渴望和追求的诗人。他决不会满足于停留在对一种题材的描写上,他总会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事实上,逸西对其他题材的描写也不乏精彩之作。
例如:《晚钓》一诗的精巧,像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又像一幕风光明丽的变幻着的电影风景片。《父亲和母亲》一诗的凝重和深挚,使我们想起艾青的著名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端午》一诗那种浓烈的爱国情思,用近于词一样优美的形式,以一种平熟的语言娓娓的向读者倾诉。爱情诗《心灵之语》纯洁、美好、真挚、明朗,比喻和夸张运用得那样得体和巧妙。这些诗都给读者留下了美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除了题材而外,独辟路径,构思新巧,又是逸西诗歌创作的另一特色。
秋天是什么? “秋天/是从蝉声里淌出来的”(《割稻谷》)
黎明是什么? “上帝在夜晚/用月镰/收割人类的梦/听见鸡啼/匆忙中割破手指/在天边/淌殷殷的血”(《黎明》)
爱情是什么? “在你身边/弯腰垂头多年/结粒粒相思/渴望你的心镰/收割 晾干/粒粒归仓”(《我是一棵成熟的稻穗》)
这些新颖奇巧的构思,绝非摹仿或者套用,而是得之于诗人自己的生活,因而它能够让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
整个说来,逸西的诗清新、自然、明朗、深邃。读起来易懂,嚼起来有味。
从艺术手法来讲,采用比喻和借代见长,值得一提。请看他的以下诗句:
“父亲/满脸阡陌纵横/年轻的时候/种我/老来/收获孙子”;“在南山脚下稻田旁/—巴掌拍死岁月的虫子/一只只喂进我张大的嘴巴”;“摸出自己亲手种植的烟叶/一层一层将日子裹紧/塞进烟斗/对着夕阳/吧嗒疲累”;“母亲/双乳深陷下去/如两潭干涸的湖泊”(《父亲和母亲》)
“父亲”在我们的思想里是深沉而冷峻的,他脸上的皱纹透出田间小道的沧桑,“父亲”就这样从逸西的诗歌里向我们走来,实在具有形神兼备之妙。而“母亲”用她的双乳哺育着我们,逸西力透纸背“两潭干涸的湖泊”描写出母亲在哺育我们过程中的艰辛。为接下去描写伟大母亲的博大胸怀,无私奉献作了巧妙的铺垫。
父亲“种我”,“收获孙子”,在这里,诗人形象的概括了父辈的一生追求,又适可而止的透示出诗人对这种低层次的追求略有微词。
“岁月的虫子”在逸西的思想里,皆作“一切能够吃的好东西”。“日子”在“烟叶”中有了滋味,“疲累”卷成“烟卷”,让人物走进我们的生活,抚摩日子,又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和联想的余地,使作品更加凝重和深挚。
在一碗米饭中也常常会挑出几颗稗子来,那么,逸西的诗歌就那么完美吗?也不尽然。我以为,主要的问题,似乎仍然是自由诗这种体裁至今未能解决得很好的形式问题。即怎样恰到好处的讲究诗歌的韵律,从而把自由诗写得更加好读、易记,更易于充分表达作者的诗情,我们期望诗人在此方面也能有所建树。实际上,《端午》一诗也可看成诗人在这方面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逸西的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读者的喜爱,值得庆幸。
多年以前,我与逸西交上了朋友。现在,又拜读他的诗作,我便进一步被他的诗歌征服了。
渴望读到逸西更多更香更美的稻香诗。
(附注: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和诗歌评论等。本文节选自作者报告文学集《寻找自己的位置》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