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进新北川县城——
进入北川新县城,穿过禹王桥,就看见两座高高的碉楼。长长的步行街两旁是充满羌族风情的房屋,街上游人如织。
5月12日,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开街才22天,但店铺中拥挤的人群、商贩脸上灿烂的笑容,已经映出新北川的新生活有多么美好。步行街上,80%的店铺和商品都具有羌族特色,一起聚成一座充满诱惑的羌文化舞台。
羌绣:绣娘绘出“风景线”
羌族生活文化馆正对禹王桥,位于北川巴拿恰步行街的起点。7位绣娘坐在门前,正在低头绣花。她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羌族服装,耳朵上缀着样式相仿的银耳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不少人纷纷拍照。
记者走近一看,绣娘们有的在绣背心、有的在绣靠垫,花式繁杂各异。她们飞针走线,丝毫不受围观者的影响。偶尔,她们会抬起头,笑眯眯地回答游客的问题。
“屋里可以绣,但光线没有外面好,容易伤眼睛。”绣娘刘琦一边在一件小背心上绣羊角花,一边对记者说,“我们都是羌族人,从小就绣这些。”
刘琦告诉记者,她们全部来自北川县青片乡,共有30多人。北川巴拿恰开街后,她们就被公司聘到这里来了,现场展示绣艺,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是份不错的生计。
“里面的东西都是我们绣的。”也许是被这些绣娘的精细绣工所吸引,很多人不由进入羌族生活文化馆内观看。旗袍、云云鞋、香包、披肩、衣服……一件件精致美丽的物品,将文化馆点缀得色彩缤纷。来自陕西的游客王军说:“真想不到羌绣这么漂亮。”
特产:游人几乎没空手出店的
“这是北川的竹叶黄粑,不买也尝尝嘛。”在一家叫“北川瑰宝”的店铺门前,店员热情地向过往游客推荐这一土特产。
走进店内,玉米酒的香味扑鼻而来,货架上的玉米酒全是用竹筒盛装,别有一番乡村风味。店中央,摆放着各种食用菌,可供顾客称选。还有魔芋挂面、红酥、苦荞等等。
“卖的都是北川土特产”,店主张敏说,红酥是用羌山生长的核桃、花生等果实加上五花肉、红苕粉等天然配料采用传统方法制成的,吃起来又香又脆。记者尝了尝,口感果然不错。
记者发现,进店的游人几乎没有空手出去的,或多或少都会买一点。“生意还不错。”张敏说,从开业到现在,平均每天销售额有1000多元,“大家看重的是北川当地特色吧。”
张敏的父母和女儿在地震中去世了,今天是“5·12”特大地震三周年,丈夫到老县城祭奠亲人去了。“我们要过得好,他们才会走得安心。”张敏说。
小吃:奇特店招原是传统饮食
“金裹银”?看着这个奇特的店招,游客王代全忍不住步入了这家小吃店。
王代全是江油市青莲镇人,和几十位同伴骑摩托车到北川新县城看看,正好这时有点饿。一询问店主张红云,王代全才明白,原来“金裹银”是用玉米面和大米一起蒸煮的吃食,是羌族的传统饮食。透过玻璃窗,王代全看见厨师在往烧开的汤锅中撒玉米面粉,同时用竹筷不停地搅拌。“这是在做搅团。”张红云说,搅拌成糊状,配上酸菜汤和调料吃,羌族俗语“吃了搅团,不想老汉”。
要了一碗金裹银稀饭和一份苦荞凉粉,王代全津津有味吃起来。一边吃他一边称赞,北川新县城修得很漂亮。
“巴拿恰代表着北川的新气象。”张红云说,她投入13万元开起这个小吃店,相信随着北川旅游业的发展,充满浓郁羌族风味的这条步行街商气会越来越旺。
延伸阅读
新北川基本实现人人就业
5月12日,北川县举行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绵阳市副市长、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宣布:经过三年艰苦重建,一个崭新的北川已经站立起来。
如今的北川,学校、医院、乡镇文化站、敬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比震前跨越了20年。全县规划重建的40所学校已于去年秋季全部投入使用。
震后,北川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羌族文化传承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引导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地就近就业,基本实现了户户住新居、人人有就业的目标。震后累计安置“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遇难学生家长及遇难人员家属、返乡农民工等5万多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3%。
本版责任编辑 曾东平 本版编辑 王诗侠 版式编辑 康虹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陈四四 颜婧 李晓东 黄里 刘宏顺 龙腾飞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尹钢 何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