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北川老县城原无房户开始摇号分房。自此,绵阳百万灾区群众全部住上新房。
4月18日,绵阳富临新能源汽车开工建设。
4月20日,北川,巴拿恰商业街开街,新北川全盘皆活。
4月27日,灾后重建重大项目绵阳烟厂改扩建工程投产,再添利税大户……
绵阳,这个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弥合伤口,走向新生。
是何种力量推动绵阳这个极重灾区能够“浴火重生”,迅速实现从安民到振兴的转身?
如果细细研读绵阳灾后走过的重建历程,会看见一条主线,那就是绵阳将科学发展的精神贯穿重建始终,以重建作为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用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的话讲,绵阳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灾后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打牢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科学发展贯穿绵阳重建的全过程
震后最需要的是什么?绵阳理性分析,需要的是快速安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震后的三个月内,绵阳全市170多万毁房群众就全部住进了过渡安置房或活动板房,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如果说科学救灾是一种应急,体现为民责任的话,科学防灾则更显对自然规律的主动把握和认识。
震后震惊世界的唐家山堰塞湖危情验证了绵阳各级部门、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几十万人避险,创造了没有人员伤亡的奇迹。
震后三年中,实现科学防灾减灾已成为绵阳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重任。2010年多次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绵阳实现“零伤亡”,重建设施无一倒塌损毁,灾后重建成果经受住了考验。同年9月21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被110万方山体滑坡阻断。绵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过36小时连续奋战,新泄流槽顺利泄流,再次成功排除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绵阳防灾避灾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震后的救灾和安置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而重建则是更为艰巨的漫漫征途。这样的征途中,如何贯穿科学精神更为重要。
绵阳将重建作为提升绵阳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建伊始,便提出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科学成为统帅重建的强大思想武器。
绵阳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重建,统筹住房、城镇、产业及要素规划。绵阳市和9个县市区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161个乡镇和477个村庄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城镇体系、农村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旅游、林业、交通、农业等24个方面的实施子规划。
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已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绵阳用科学的精神认真描绘自己的未来。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以尊重群众的诉求和利益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
今年4月,一项工作在绵阳悄然展开。全市极重灾区对每一户受灾群众进行土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各级干部将认真做好解释协调工作,进行结构调整,确保每一户受灾群众都有适当的土地。
灾后重建中,绵阳花费几十亿元造地。目的是让每一位灾区群众有长远生计。“科学重建,目的是为民。”绵阳市市长曾万明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在发展中,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政治,把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标准。”绵阳坚持城乡住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设计26套图纸供农民自主选择,加强农房重建建材和资金保障。51.16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完工6.22万户、完工率98.61%。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工程建设规范,将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成为最牢固、最安全、最放心的建筑。
绵阳751所重建学校全部开工,完工732个;381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350个。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的1182个交通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1124个;764个水利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698个、完工率91.36%。城镇重建顺利推进,全市10个重建城镇已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展现基本形象。
绵阳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仅去年就新增就业和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农村转移就业128.4万人。同时,通过对口帮扶、扶贫等措施,实现了10余万因灾失地群众和特困群众的生计问题。
抢抓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绵阳现实与长远结合科学谋划未来
“绵阳最大的机遇是重建,最大的任务是灾后重建保持领先,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吴靖平一再告诫干部,“绵阳已经处在不加快发展就会加快落后的紧要关头,我们一定要顺应全市人民抓重建求发展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则退的紧迫感,增强等不起、满不得的使命感和坐不住、推不掉的责任感,坚定发展信心,主动迎难而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推动绵阳加快发展。”
如何实现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绵阳向干部群众广泛“纳谏”,征求意见建议2万多条,在此基础上将重建与提升结合,将资金和社会投入引导到有利于绵阳长远发展的项目上,利用重建的契机完成绵阳的崭新布局。
布局,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做规划,而是集中全国智慧,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角度谋划绵阳长远发展。经过审慎规划,绵阳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六基地”。即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冶金机械产业基地、材料化工产业基地、食品(含烟酒医药)产业基地,巩固和发展绵阳在四川、乃至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在绵阳发展空间布局上,绵阳结合灾后重建,沿着放射的快速通道,形成以科技城为核心,绵安北、绵江平、绵三绵盐、绵梓产业带为支撑的“一核四带”的发展空间。在科技城发展上,绵阳正做大做强国家级的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科教园区,形成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新的空间布局。
绵阳城市新一轮规划已经完成。这座人口已经超越百万的大城市正完善功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
发展为要产业置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加快振兴
现在的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异常繁忙,数字家电城概念下的多个项目正加快建设。从传统家电向数字家电的转型,是绵阳灾后重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之一。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绵阳有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不同程度受灾,九洲等骨干企业本部被迫停产。震后一周,绵阳便着手抓受灾企业的复产工作。但绵阳市的决心不仅于此,在实现企业全面恢复的同时,更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等重大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升级。
绵阳在灾后重建中,深刻地意识到要实现灾区的全面恢复和全面复兴,必须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引进强手搞竞争,招商引资大发展,工业强市成为绵阳抓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重建工作重心,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绵阳地震灾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突出“一核四带”、“一城三区”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冶金机械、材料及新能源、环保化工、食品及生物医药“2+4”优势产业,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和“充分开放合作年”,深入实施园区、产业、优势企业“三个倍增计划”。
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绵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为代表的“2+4”优势产业,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大型企业都实现了灾后的升级提升。绵阳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国家批复的7318个重建项目和2266.3亿元重建资金,相当于绵阳建市后22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1.5倍。绵阳将其做了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效益。在这些资金中,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投入429.29亿元,而涉及长期薄弱的“三农”投入高达1138.1亿元。全部重建工程所形成的民生和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将支撑绵阳城乡未来20年的建设发展。截至目前,121个农业重建项目开工119个,农业规范化集约化经营加快;882个工业重建项目开工878个;42个旅游重建项目全部开工。仅今年1月,绵阳国内市外履约项目达109个,到位资金31.75亿元,同比增长61.17%。去年,绵阳工业总产值跨越1340亿元大关。绵阳的目标是要在5年内再造一个工业绵阳,3年内重返全省第二的位置。
心怀感恩激情奋进
绵阳风清气正迎来最快发展时期
在创造灾后重建人间奇迹和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的征途中,绵阳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主心骨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统筹、整体谋划、攻坚破难。顽强的干部作风,是绵阳实现灾后重建的根本保证。
在重建进程里,绵阳把党组织建在重建指挥部上、建在重建项目工地上、建在群众集中安置点上、建在产业链上,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开展“百个城乡支部结对共建”、“百企帮百村、共建新农村”、“百村结对帮带”和“近郊村与偏远村、富裕村与贫困村、轻灾村与重灾村、城市社区与受灾村”等结对帮扶活动,推进灾后重建。
全市党员干部坚持“5+2”、“白+黑”、“8+4”工作法,坚持灾情最重的乡村必去、区位最偏远的乡村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必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必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建立起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结机制,扎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千名干部进社区”和市级部门对口帮扶北川因灾失地农民安置等活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干事业,形成了风清气正万事兴的良好局面,为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绵阳各级干部的顽强作风正转化为绵阳发展的强大动力,并深刻地激发绵阳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图强的激情,用自己的双手不断谱写灾后发展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