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晚报-蜀龙网讯 (刘娅 李娟 记者 胥江 文/图)一名曾流浪街头的女孩,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关怀下成长起来。如今,她与丈夫在绵阳开起了一家包子店,生意红红火火,夫妻俩时刻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不幸童年
1971年,彭绍琼出生在雅安市雨城区北郊乡丁家村。在彭绍琼9岁那年,人贩子将她的母亲拐卖到他乡,从此下落不明。体弱多病的父亲失去妻子后受不了刺激,便外出寻找母亲,从此也杳无音讯。
失去双亲后,小绍琼被迫辍学回家,照顾弟弟的重任也落在了她的肩上。小小年纪的她只好便带着5岁的弟弟四处乞讨为生,过着流浪的生活。
当地政府了解到情况后,对小绍琼姐弟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联系到了亲戚,两个苦命的孩子总算有了新家。随即民政部门安排了姐弟俩就读的学校,每年冬夏两季还为姐弟俩买新衣服,每月补助60斤大米,还时常前往看望,让彭绍琼姐弟俩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5岁时,彭绍琼在亲戚的照顾下,学起了卖菜,彭绍琼每天起早贪黑,不断学习、积累,慢慢的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生存之道,因为嘴巴甜,手脚勤快,脑子灵活又能吃苦,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为了以后生活地更好,小绍琼还拜当地川菜名师徐言志为师,学习了白案厨艺。当年的小乞丐成了靠手艺吃饭的打工妹。
在学艺期间,彭绍琼偶然结识了当地青年厨师黄国林,两个有过共同苦难的青年走到了一起,开了一家包子店。彭绍琼与黄国林因苦难牵手、由创业联姻,后来,他们相亲相爱组建了家庭,并有孩子。通过几年的拼搏,他们积攒了些积蓄,开始谋求新的发展。
创业成功
2005年6月,为了更好的发展,彭绍琼与丈夫举家来到了绵阳,在剑门路西段开了包子店。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生意很不景气,不甘服输的彭绍琼到处学习取经,在技艺、质量、外观、工艺等方面狠下工夫,夫妇俩通过对面皮、肉馅、味道、外观、成色等进行反复改良创新,终于创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绍琼黄记”包子,他们的包子口感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渐渐地包子店有了回头客,生意越做越好。
彭绍琼的包子店渐渐有了知名度,谁知“5.12”大地震发生了,所幸的是她的家人都平安无事,经济损失也不多。彭绍琼清楚的记得,2008年5月18日,彭绍琼包子店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衣衫褴褛、面目忧伤,不断谈着北川等重灾区的情况。彭绍琼得知这7位食客是到北川灾区的自愿者时,彭绍琼坚持着没收他们的钱。从此,只要是灾区的群众或志愿者到她的包子店就餐,她都全部实行免费。同时与丈夫不分昼夜地赶蒸包子、馒头,每天将2000多个包子、馒头送到到了九州体育馆,免费发放给安置在那里的受灾群众。很多媒体在人群中找到彭绍琼,要采访报道她,可她却一再躲过了镜头,她对那些记者说:“你们不要拍摄我,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2008年6月8日,彭绍琼辗转得知在江油市九岭抗震救灾的驻滇部队特别辛劳,她将4000多个鸡蛋送到帐篷前,部队官兵不肯收下,彭绍琼留下鸡蛋就跑了。2008年10月16日,彭绍琼专程回老家雅安购买来鲜竹笋200斤、茶叶100斤、鸡蛋6000多个、棉衣100件,租车送到北川县,分别赠送给北川中学师生、山东援建人员、北川部分孤寡老人手中。去年,彭绍琼得知北川县禹里乡女孩邓佳玉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彭绍琼将其收为干(义)女,在生活、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资助;今年8月,盐亭县茶亭乡贫困女孩梁华芬考上大学,却无钱就读,成天以泪洗面,彭绍琼得知,便及时与其联系,不仅为其捐款、买衣服,在生活、精神上给予关爱。最近,彭绍琼已向绵阳市红十字会提交了捐赠器官的申请……
对自己感恩、回报社会的付出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彭绍琼说:“我在家乡落难时,得到雅安市委、市政府、团市委的照顾;我夫妇在绵阳创业时,不仅没被歧视,绵阳市委、市政府、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还给予了我大力支持;所以,回报社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好人必有好报”,2008年10月22日晚,彭绍琼回老家雅安被一群马蜂蜇成重伤,经医院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后来转院回绵阳治疗期间,北川的好心市民向云不仅到医院无微不至的照顾她,还到她的包子店里当起了义工。彭绍琼出院后,绵阳市好心市民张女士与父亲一道带上慰问品,又到她家中看望……
包子注册
绍琼黄的包子店没有华丽的外观,走进店门却感到浓浓红色,墙上贴着彭绍琼的铭录:“我要向你献出青春和生命,我要向你学习,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关注更多的灾情,做更多的公益事业——彭绍琼。”她说,我要铭记共产党的恩情,我更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彭绍琼店里的装潢都是典型的“中国红”,她告诉笔者,红色在我心中代表中国共产党,我是党和国家养育大的,我就喜欢红色,我看着就觉得特别有力,生活充满信心。
雅安老乡李大姐到绵阳来看望她时,深为包子店的红色感恩格调感叹,当即决定回去后也要将茶楼改装成为像彭绍琼这样的“红色”感恩楼。雅安市团市委副书记古玉军得知彭绍琼在绵阳创建“红色感恩店”后,表示彭绍琼的举动将在雅安市团员、青年中推广。彭绍琼告诉记者,不管将来她的包子产业发展到多大,她的红色感恩永不褪色,回报、关爱社会将伴随着她的一生。
“如果有贫困家庭、学生、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愿意学做包子的技术,我夫妻俩将毫不保留地免费传授。”刚刚领到“绍琼黄记”包子注册商标的彭绍琼、黄国林夫妻俩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