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5月16日至19日在成都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四川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奋力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及时组织专家学者撰写了“百花谭”系列评论共12篇,分别是《如何看待四川五年辉煌巨变》、《如何理解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如何理解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如何推动“两化”互动发展》、《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如何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如何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如何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这组文章对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报从今日开始陆续发表,敬请关注。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又不平凡的历程,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四川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化危为机,顽强崛起,创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省第十次党代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六个“载入四川史册”,全面、系统、客观地总结了五年来的辉煌巨变,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如何看待四川创造抗御巨灾的伟大奇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四川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持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了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安置群众、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等一场场硬仗。从废墟中救出8万多人,救治伤病员400多万人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仅用10天就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仅用100天就解决了1200万人的过渡性安置。这样的救灾速度和安置效率在世界是极其罕见的。
面对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的灾后重建,四川的惊人表现令世人惊叹。到2011年9月,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重灾县重建任务胜利完成,重建和维修城乡居住房540多万户,妥善解决了20万因灾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仅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三年重建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创造了世界自然灾害重建史上的奇迹,打破了国际上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周期的定律。四川灾后重建改变了“简单的功能恢复”重建模式,实现了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的发展型重建。如今的灾区,无论是基础设施、民生事业,还是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均实现了整体性跨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大规模、高难度的特殊斗争中,四川人民以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走出了一条民生优先与整体推进相协调、功能恢复与跨越提升相统一、质量安全与廉洁高效相兼顾、自力更生与对口援建相衔接、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促进、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相同步的灾后重建新路子,形成了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下,自力更生、多方援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科学御灾模式,为人类抗御类似自然灾害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经典范式,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四川答卷”。以四川人民为主体铸就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深深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深刻地改变着四川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必将激励四川人民在未来的征程中敢于拼搏、善于奋斗、勇于胜利。
如何看待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俱乐部”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四川继2007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仅用4年时间再迈新台阶,在2011年进入全国2万亿“俱乐部”,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2万亿,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数据,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万亿元,充分体现了四川加速发展的强劲增势。四川近5年来年均增长13.9%,比2001-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快1.5个百分点。四川2011年平均每天新创造的价值相当于1978年4个月创造的价值之和。
2万亿元,标志着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更加凸现。如今,四川经济总量稳居西部地区第一,接近于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经济总量之和,比西部第二经济大省内蒙古多6千多亿,已成为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龙头”。
2万亿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四川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份量。四川经济总量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比广东、河南、河北三省上此台阶快了一年;经济增幅从1997年到2011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5.8个百分点;经济排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跃居为第8位。2万亿元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2000年俄罗斯,2010年新加坡、芬兰、希腊的经济总量,这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四川经济版图”。
2万亿元,意味着四川长期的“吃饭型财政”正在向“发展型财政”转变。2011年四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2千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中部省份和部分东部省份,五年增长财政收入两倍。这表明:四川可以有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改善。
2万亿元,昭示四川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结构、工业化水平、城乡区域关系可能发生转折性、跃升性明显变化,四川将进入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最佳时期。
2万亿元,还充分证明了四川立足省情抓发展、不失时机抓发展、放眼全球抓发展、始终不变加快发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应当看到,四川当前按人均GDP计算还远低于东部的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市的水平,“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今后必须继续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不动摇,强力推进四川由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
如何看待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面貌不仅严重影响了四川的对外联系,更成为制约四川发展的最大瓶颈。基于对交通建设地位的深刻认识和四川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由“蜀道难”变“蜀道通”的千年梦想。
为尽快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在建设投入上超乎寻常,在建设规模上空前宏大。近5年来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500亿元,是本世纪前8年投资总和的2.2倍。建成出川高速公路8条、铁路7条、水运航道1条,铁路、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均超过6000公里,跃居全国前列。成都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拉开了西部地区通地铁的大幕;成都至都江堰快铁的开通运营,开创了我国市域内快铁的先河;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的竣工启用,打开了高铁列车的出川之门;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建成使用,使其成为全国第6个旅客吞吐量超过2千万人次、第4个启用第二跑道的区域性枢纽机场;泸州港、乐山港、宜宾港的加快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四川“通江达海”的运输能力。目前,四川已基本构建起水陆空全方位、立体化、便捷性的交通网路,李白的千年感叹与无奈将成为一去不复还的历史。
西部交通枢纽主体骨架的基本形成,标志着四川正在加快实现从全国路网的“西部终端”向“西部中枢”,从“内陆盆地”向“西部门户”,“从四川自用”向“东中西共用”的重大转变。这表明:四川未来快速发展具备了“一通百通万事通”的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
如何看待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委基于对省情的重新审视和对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确立了以工业强省为主导,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取得了非凡成就。
近5年来,四川抓住国内外比较优势的变化和产业转移的大机遇,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四川工业规模近9000亿,位居全国第8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成为富民强省的主导力量。四川已建成1个千亿园区、5个500亿园区、40个100亿园区,产业园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60%以上,并正在形成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四川通过集中要素、资源、政策,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7+3”主导产业,其产业规模已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0%,支柱产业的“托举效应”十分明显。四川通过狠抓产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3.2%,逐步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引擎效应”。四川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中后期过渡的转变,初步探索出了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调结构转方式的路子。
在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下,四川新型城镇化正进入加速发展期,两者互动的态势不断增强。2011年四川城镇化率达到41.8%,5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园区建设中的“产城一体”新型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快速成长,支撑和带动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将“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四川在推进两化互动中,传统农业也在向现代农业迈进。粮食生产实现“五连增”,总产量达到734亿斤,创下199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格局;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各类产业化经营模式快速成长,带动农民不断走向大市场、发展大农业;通过全面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大力推进亭子口、武引灌区、毗河供水、向家坝灌区、小井沟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将实质性地改变四川多数地区“靠天吃饭”的历史。
四川“三化联动”的巨大成效表明:针对四川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的实际,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一切可能的机遇,坚持不懈地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就能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如何看待充分实施开放合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四川以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的战略气魄,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对内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年均增长30%以上,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近5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15倍,出口跻身全国十强;外商投资实际到位突破1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17倍;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接近50亿美元,是10年前的12倍。
与此同时,一大批国际顶尖企业纷纷落户四川,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现有173家,居中西部首位,这极大地催生了产业大跨越。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在联想、戴尔、英特尔、富士康、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全球知名品牌商和制造商的集聚下,有望成为全国第三个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全球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是“成都制造”;四川的汽车制造业在德国大众、一汽大众、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等品牌汽车企业的带动下,有望快速成长为数千亿元的大产业。同时,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重大项目落户四川,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四川的产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
从“天府之国”到“天府之域”,一字之变,打破的是盆地意识,突破的是固有思维,扩大的是天府版图。形成了一个体系: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泛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的“四层”合作体系,有效连接起周边省市、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南亚、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一张名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正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展示对外形象、推进投资促进、促进贸易合作、实现发展共赢的国际化平台;一大论坛:美国《财富》杂志全球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各国首脑、《财富》全球500强企业领袖、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将齐聚四川,成为展示四川魅力的窗口。
四川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取得的巨大成效表明: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唯有打开思维、洞开眼界,“跳出四川看四川”,突破地理区位局限,强化前沿意识,把四川看成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就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阔舞台中寻求机遇、伸展拳脚,赢得发展主动权、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和巩固四川作为西部地区投资首选地的地位。
如何看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效
5年来,四川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更为明确,发展路径、发展举措更为清晰,在“两个加快”的每一个过程中,均体现了民生导向、民生为本、民生优先的思想。通过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通过实施藏区富民安康工程和“三大民生工程”,筑就了藏区群众的幸福大道;通过实施“彝家新寨工程”,开启了彝乡发展新篇章。
这5年来,四川财政投入民生的比例大幅增长,2008-2011年平均增长35%,2011年高达297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60%,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腰包鼓了,生活好了,笑声爽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接近翻番,2011年到达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实现翻番,2011年达到6128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175个县(市、区),覆盖农业人口6263.1万人,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97.9%;全省127个参加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参保人数1514.4万人,农村低保人数达到425.1万人。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正在被打破,农民获得了千百年都没有过的医疗和养老保险。
我省民生明显改善的事实说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不矛盾,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可以扩大内需、拉动发展、促进和谐。当前,四川民生改善的程度还与群众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1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89.1%;群众还面临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关系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因此,四川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群众至上、民生优先”的真切民生观,建设民生政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考量,一以贯之地抓好民生事业,真正实现富民与强省同步发展。
五年巨变,五年辉煌。历史业已表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及其实践,是推动四川击鼓奋进、攻坚克难、大踏步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强大动力,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四川必将矗立在神州大地之上。(执笔:李明泉 张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