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绵阳4月11日讯(记者 钟明明)羌族号称“云朵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远居深山。羌绣做为羌族妇女服饰、头帕、鞋面上的绣品,也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在5.12大地震毁灭性的冲击下,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在抗震救灾及三年重建的过程中,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经济建设向前推进了20年,羌绣也从发掘抢救到美丽绽放,“破茧蝶变”。
众所周知,大地震在毁灭灾区家园的同时,也几乎毁灭了羌绣。是党和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 对羌绣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予以发掘抢救,并聘请羌绣能手传承技艺,组建公司推出绣品,使世人看到了羌绣的精美,也使灾区妇女有了就业的渠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多次亲赴灾区,给灾区人民巨大的鼓舞和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山东、河南、河北、上海等20多个省市区领导带队奔赴灾区,不仅送来了大量的援救物资,还援建了大批的项目,甚至再造了一个新北川。四川从悲壮走向了豪迈,羌绣也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其间,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促进地震灾区群众“户户有就业”摆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位置,确保灾区群众就业有门路、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采取“培训学校+羌绣公司、羌绣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近万名妇女就业。她们通过羌绣增收致富,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传承千年的羌绣,过去只是羌族妇女的自用绣品,如今已经已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大山深处走向了世界。
“传承与创新”的理念,赋予羌绣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其突破了服饰的局限,涉足多种题材,如倍受人们青睐的壁挂精品——大气磅礴的北川河山、纤巧端庄的古典仕女、身价百万的金丝猴。这些精妙绝伦的绣品推动着羌绣的发展,使之迈向品牌化、产业化。
震后重生新羌绣,八千绣娘展风采。广大羌族妇女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她们娴熟掌握羌绣技能,不断创新羌绣艺术,努力成为羌绣能手,用一双双巧手绣出美好新生活。毋庸置疑,羌绣能够打出品牌,走向世界,八千绣娘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