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份不能忘却的感动
2008“5.12”远去我们一晃就是四年。
2012年2月24日,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向全国乃至世界宣布:汶川特大地震四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已胜利完成。灾区百姓的生活已经超过了灾前水平!无数颗关注的心落地了,无数张略显忧虑的脸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是奇迹,这是中国人二十一世纪在巴山蜀水创造的中国奇迹!
当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把灾难变成财富的时候,独特的汶川地震文化已悄然形成,她留给了四川乃至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如何认识、管理、开发和拓展这笔财富,这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胆略和气魄。因此,四川应设“汶川地震文化研究发展办公室”,专门从事地震文化的研究、开发和拓展。
汶川地震重建是中国历史上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一部史诗。它动用的人力、物力和牵涉到的关注度可以和一场大的战争媲美。可她留给我们的却是一场战争所不能给予后人的无价之宝。
汶川地震锤炼了“汶川精神”。何谓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人的精、气、神。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则是“神”。今天的社会强烈需求一种精神,否则,时代就会无精打采;今天的人们更需要崇尚追求一种精神,要不,人的体征越来越进化了,可思维和行为却与畜牲越走越近!为此不少有志之士奔走呼号,竭尽全力。
如今不少城市都在梳理、归纳着自己的精神。可这种精神,它不是靠归纳整理出得来的。而是在血与火、生与死、心与心的碰撞中锤炼出来的。只有这样得到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城市精神!
2008年“5.12”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将汶川推到了全人类的面前。中华民族特有的本性,通过“5.12”这个巨大的灾难舞台,让汶川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舍生忘死、勇敢团结、不离不弃、自强不息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悄然无声地形成于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并感动、震撼了全世界!
汶川精神出在四川,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资源。四川理当发杨光大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四川不但能从悲壮走向豪迈,还能从豪迈走向辉煌。否则,四川只能博得今天国人的同情,永远赢不来世人明天的尊重。笔者春节期间,到一些县市游玩,发现街面上跑着不少的宝马和奔驰。川人一夜之间就富了?心怀不解一打听,原来是城市改造,旧房撤迁房东们都在自己的老房上面扩充了不少的面积,赔偿时发了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
再放眼一望,偌大个国家跌倒的老人没人敢扶;行善的人们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伤心竟因同胞的横加指责;为了钱,有的人已经忽视了自己是人的事实,做出了畜牲的举动……
中国渴求一种精神!和平年代锤炼出来的“汶川精神”正是国人所需。四川应将其发扬光大!
汶川地震创造了“汶川速度”。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曾经说过:三年后我们将向全国人民呈现一个全新的汶川。一诺千金,三年来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四川和援建四川的人们重任在肩不卸甲。超常规的发挥了人的聪明才智、超常规的突破和改写了不少技术难题、超常规的解放了思想、超常规的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数十万建设大军夜以继日、餐风宿露,用汗水和生命创造出了惊人的“汶川速度”,它必将成为我国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三年多的时间,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全省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政府在灾区建设了高质量、高标准的一大批医院、学校、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试问,汶川速度如若运用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国还有办不到的事情吗?抑制房价老百姓望眼欲穿,各级政府绞尽脑汁却收效甚微。我们左手拿着“汶川速度”典型的成功案例,右手却在为保障房建设的不尽人意不知所措。套用“小沈阳”的一句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
汶川地震建树了“汶川质量”。质量是人民的生命,由于质量的原因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举不胜举,商人的质量意识在有些人的心中已荡然无存。每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公布的那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总让人心惊胆战。汶川重建让人眼前一亮,如此浩大的工程和惊人的速度,却建树了独特的“汶川质量”。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总结、去推广、去深思?质量救国并不危言耸听,质量兴川却大有文章可做!
汶川地震铸造了“汶川廉政”。腐败是滋生在我们国家机关身上的一块毒瘤,尽管它今天还不曾恶性,但谁也保不准它明天的变化。我们党天天喊廉政,时时抓腐败。可腐败分子前赴后继、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汶川地震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接触、经手的干部成千上万,在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经受起了考验,使汶川重建成为了中国最廉洁的浩大工程。
纪检监察部门在汶川地震中铸造了“汶川廉政”。 “汶川廉政”这一模式为我们抓好廉政提供了不少的借鉴。“汶川廉政”也必将成为廉政建设史上一个值得永远研究的案例。
汶川地震形成了“汶川文化”。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对全面推进四川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全面布暑。汶川地震形成的“汶川文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围绕“汶川文化”,戏剧、文学、绘画、电影等等艺术门类都将在这里找到创作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四川地震形成的“汶川文化”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艺术处女地。紧紧围绕“汶川文化”大手笔的运作必将在全国乃至世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汶川文化”留给了曾经灾难的四川人一座金矿。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川人双眼的敏锐程度,更是在检验四川打造文化强省的技能。因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还不尽人意,比起兄弟省市还有相当的差距。
汶川地震完善了“汶川用人机制”。干部的选拔和提任一直是用人机制领域里的一道难题。“汶川用人机制”在汶川地震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独具一格。有效地扼住了“跑官、要官、买官”的种种恶习。“汶川用人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干部老百姓十分拥护,“汶川用人机制”下上岗的干部真正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
汶川地震渐渐远去,随着灾后重建任务的胜利完成也许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汶川地震造就的“汶川模式”式的“汶川文化”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如果有一批专门的人才来挖掘这座金矿,四川的明天一定会精彩不断,期待着的人们应该不在少数!
(在两会召开之际发表此文,仅供有兴趣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