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李家乡原汁原味的狮舞文化享誉川北
1月22日,农历除夕,这个夜晚对于广元人来说意义特殊。在春晚舞台上,广元人看到了自己家乡的节目《老妈妈》。
一个由退休职工组成的艺术团,能将自编自演的节目带上春晚舞台,感动亿万中华儿女,这就是广元文化的魅力。
2011年7月27日晚,由市老年大学舞蹈队自编自创的情景剧《我家门前过大军》在四川省双拥文艺晚会中首演,朴实的场面,诙谐的语言,动情的表演瞬间征服了观众。而在四川省第二届社区优秀文艺节目展演中,该节目再次得到肯定,获得一等奖。
而这些仅是广元文化精品的代表。
震后20天,举办《挺起不屈的脊梁》抗震救灾大型广场晚会;结合“举牌娃娃”、对口援建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条标语的生动事例,组织《感谢祖国》等大型主题晚会;邀请央视“激情广场”栏目、将军后代合唱团来演出……
抗震救灾期间,广元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激励出全市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斗志。一个个文化精品刻录着时代烙印,成为源远流长的精神瑰宝。
文化需要精品,精品需要激励。2011年9月26日,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市委、市政府共同创办设立,面向全国公开出版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选,旨在进一步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化原创能力。
“首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是全国文学事业发展的一件喜事,也是广元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次成果展示。必将提振我们推动广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和决心。”市委书记罗强对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表示肯定。
不仅是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震后我市还开始评选“广元文化奖”,这座城市文化气息更加浓烈。震后20天举办的《挺起不屈的脊梁》抗震救灾大型广场晚会;率先在全省公开出版发行抗震救灾大型画册《震不垮的广元人》;舞蹈《老妈妈》获“中国老年艺术节”金奖,歌曲《蜀道》、电视专题片《远去的故土》入围“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一大批广元原创优秀文化产品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在全省率先作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一批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大力弘扬和有效传承。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广元现场制作、展示白龙纸偶、唤马剪纸、高观皮影、剑门手杖等非遗项目。如今,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元白花石刻”、“青川薅草锣鼓”、“麻柳刺绣”已成知名品牌。
利用民俗节庆创建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精品。广元女儿节、苍溪梨花节、剑门豆腐节、元坝三国文化节、朝天曾家山避暑节等常办常新、声名鹊起。川北民俗歌舞《蜀道风》、《红烛映九天》,民营剧团鹏飞大马戏、雄关杂技等应运而生,品牌凸显。
(记者 蒲洪旭 刘怀英·文 李晨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