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感恩网:传播感恩文化,传承大爱精神!
承诺——解决农村特困危房户住房困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502户,实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应急治理工程7处;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保障性住房11600套;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1.8万口;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村村农家店”建设;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00个,商品配送中心1个。
践诺——安居才能乐业。我市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百姓安居工程,着力从强化基础,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入手,真真切切地为百姓解决住房问题。2011年,我市以抓开工、促进度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让更多的百姓住进了新房。
【民生数字】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502户,完成比例100%;实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应急治理工程7处,完成比例100%;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保障性住房12038套,完成比例103.8%;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1.8万口,完成比例100%;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1处;解决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比例106%;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72个,完成比例136%;商品配送中心1个已建成。
【民生行动】
构筑“绿色通道”
推进项目建设
2011年,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中,我市认真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政策,掌握情况、督促进度,创新工作思路与做法。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过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为承建方打造便捷通道。城建规划、土地开发等相关部门及时向承建方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协调做好土地界定、规划设计审定、地下管网迁移、施工管线铺设及水电等事宜,构筑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绿色通道”,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沼气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农村沼气事业发展。通过实施服务网点项目,添置了监测仪和维修、防护工具等,并配备了各类沼气进出料车113辆,进一步增加了服务内容、拓宽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档次和质量,使沼气推广在民间不但有用,而且更加好用。
市水务局将民生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了“三级责任体系”,对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行双向考核,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工程建设管理等关键因素得到保证。
市商务局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扎实推进”的总体思路,以试点企业为实施主体,以新建或改造乡村“农家店”为载体,紧紧围绕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农村消费环境,保障了农民安全消费、经济消费与方便消费。
【民生故事】
惠民小区实惠多
一梯三户,六楼小高层,优美的小区环境……在市区汾河路,有这样一个“惠民小区”,小区里300多套房子都是廉租房,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租金一年只要700多元。虽是廉租房,但并没有想象中的简陋。走进居民张先生的家,39平方米的小屋亮堂堂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
“住在这里我很满意。”张先生是2011年1月搬进汾河路惠民小区的,他住的房子每平方米租金1元多,一年下来租金也就700多元。“虽然房子不大,但说句心里话,我真的知足了。”
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搬进廉租房前,他一直和父母兄妹8人挤在一间50多平方米的屋里。“住的住阳台,住的住饭厅,我们一家三口就挤在一个9平方米的房间里。分到廉租房时激动了好几天,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整整多了30个平方米啊,女儿也和我们分房睡了,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她很高兴。”张先生笑呵呵地说。
“物业服务也很好,小区的卫生、安全都有保障。”张先生告诉记者,离家不远处,是售价5000余元/平方米的商品房,“以我目前的收入,拥有一套自己的商品房还很困难,如今能够住进惠民小区,真的很幸运。”
本报记者 杜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