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琼会
火红的灯笼、多姿的萨朗舞、甘甜的咂酒……1月1日,阿坝州汶川县萝卜寨,当地百姓摆出传统的“百家年饭”,共庆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个元旦。身穿节日盛装的羌族讲解员马绘花告诉记者,2009年她家就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居,主业是种植水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2年1月7日 四川日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级特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三年后的2011年,四川向全世界报告:灾区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昂首步入发展振兴新阶段。
四川“两会”期间,我们的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正满怀豪情,带着灾区群众的共同心愿赶赴盛会,用“感恩奋进”之情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灾区群众无限关爱怀和对四川发展振兴的大力支持。
记得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第一时间作出七条重要批示:一是要迅速抢救伤员;二是要把灾区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三是要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四是要维持好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五是地震部门要加大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六是省级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好抗震救灾工作;七是新闻单位要正确引导舆论。刘奇葆特别指出,灾区各级党政干部要在抗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抗震救灾工作,保障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房住。
试想,在大灾大难面前灾区群众最想看到什么?最想听什么?来自灾区报道:当灾区群众看到胡锦涛、温家宝、刘奇葆、蒋巨峰等中央和省委领导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指挥抢救伤员,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时,当地群众非常感动,都流下了热泪。特别是刘奇葆作出的重要批示第一时间传到灾区后,更加增强了灾区干部群众战胜困难,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正因如此,我们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最大心愿就是要把灾区群众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感恩奋进”之情带进“两会”,向大会报告:四川灾区三年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四川已经从悲壮走向豪迈,灾区正迈向发展振兴新阶段,灾区群众一定不辜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期望,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化抗震救灾精神为加快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感恩奋进,发展振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2011年,四川灾区基础设施重建捷报频传。2011年,四川灾区产业在恢复基础上强力起跳。2011年,四川灾区民生事业温暖人心……。这些都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一个缩影。面对灾区的发展振兴,四川灾区蕴涵着发展起跳的潜力,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中央确定的“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如今,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数据显示:震后一年内,36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6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群众不仅住进了好房子,而且还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面对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和发展振兴的较高目标,四川干部群众坚强奋起、负重前行,创造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四川经验”,地震灾区实现了再生性跨越。
笔者认为,“四川经验”是四川“两会”特别值得总结的重大事件,是参会的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的灾区重大业绩,“四川经验”将对四川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2年,四川“十二五”已经开局,天府新区建设也已全面启动,新的一年既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同时也将是艰难的一年。今年能不能做得更好,对四川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正因如此。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增进共识,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把握“稳定动员各族各界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面对发展机遇,四川将按照“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编制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在巩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5个方面的重点,推进灾区全面发展振兴,基本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