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网站2月22日刊发的美国安全专家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的题为《美国需要为太空战做好准备》一文中说明:美国现在需要面对现实了,因为中国已经有了足够在太空领域对美国一惯的空天霸权发起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美国的自己的战争中,美国人发现自己是如此的依赖太空力量。
美军需要可靠而且是高效的太空力量来对其远程兵力投送体系,加密通讯网络,信息情报的收集等等重大战略目标予以支持。所以美国的潜在对手们都发现了美军这一“阿喀琉斯之踵”(即唯一致命弱点),纷纷研发各种新式不对称装备使得美国从此可能随时会变成瞎子。
现阶段,中、俄是在反卫星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大国,去年年底俄罗斯对外展示了自己的一次成功的反卫星实验。不过由于俄罗斯的国力受挫,使得他在反卫星领域只能停留在在苏联遗产上再开发的阶段。
而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让美国深感如芒在背,以至于2015年美国空军一名高级将领对媒体称:“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新时代,即每一条轨道上的每一个卫星都可能受到威胁。”
现阶段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已经发展成了系统化,规模化,体系化的一整套武器系统,对于卫星可以进行软杀伤和硬杀伤。
软杀伤是对卫星不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通常是使用特种干扰机喷涂在对方的电池板、传感器上,或者使用无源的遮蔽式干扰手段使得其电磁波通讯系统和侦察系统受阻。还可以使用电子杀伤卫星,贴近进行实时干扰,或者使用中等功率的激光进行照射,实现激光致盲。
这些都是美国卫星曾经被轮番试验的可用手段;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途径中国上空的卫星就会平白无故的在美国卫星指挥中心的系统中凭空消失一段时间,直到飞离中国上空后才重新捕捉到信号。这让美国人大惑不解,经过详细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让自己都不相信的结论。米尔网 www.miercn.com
中国人给美国卫星下了诅咒了-激光致盲、伴飞干扰卫星、近距离喷射特殊涂料让卫星失明都是中国人的手段,这让当时的美国人震惊不已,要知道这些是冷战时代苏联常用的套路,怎么中国人全学会了呢?
这还没完,在21世纪后,美国人发现中国人已经掌握了硬杀伤卫星技术-使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杀手卫星对在轨卫星进行直接的杀伤。根据美国的实际跟踪,近年来,中国进行了数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其中一次还进入了美国许多关键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
这一系列武器称被美军定义为“动能“系列。而能够打击到同步轨道的武器称之为DN-3,同步发展的还有基于东风-21改进而成的SC-19反卫星导弹,这种直升式导弹,可以直接打击低轨道的卫星,而且发射方式多元化,使得美国国防部深感应对无力。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文章最后称,美国现在需要的是一整套的太空战略,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东拼西凑。而且这套战略的核心是承认美国称雄太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要敢于承认太空力量的弱点,并做好准备。
否则中俄在此领域的联合优势足以让美国在1小时内变成睁眼瞎!
中国这颗卫星竟然没有罩子 外形跟导弹一样
2月24日凌晨,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今年4月的发射任务进行最后的备战。
实践十号卫星是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
按照计划,“实践十号”将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在短短15天的太空飞行中,完成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六大领域的19项实验。
之后,卫星再把实验样品带回地球,为微重力环境及复杂辐射环境中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简言之,“实践十号”就是太空中临时搭建的一个实验室。
要把这样一个精密的实验室长途运输送往发射场,整个过程都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保证平稳和安全。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进行装箱前的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李春华介绍,实践十号卫星研制成功,将为我国开发出一个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平台,使我们国家的空间微重力研究有了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微重力环境开展研究,比如“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等实验平台可以提供几分钟甚至更短的微重力环境,但想要进行更长时间的研究,就必须运用实践十号这样的科学实验卫星。
目前我国的卫星返回技术相对成熟
和普通卫星不同,“实践十号”还是一颗返回式卫星,它独有的返回舱将在完成实验任务后回到地面。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它才能将太空中的实验成果带回地面。
目前我国的卫星返回技术相对成熟,至今成功发射并回收的卫星已经达到24颗。但因为要进行独特的微重力实验,作为我国将要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相比以往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大量的适应性创新设计。
李春华说:“这颗卫星的形状跟其他卫星相比是非常独特的,主要是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整流罩,卫星的星体就承担了整流罩的作用。另外,由于飞行时间短,卫星主要采用的是化学电池,而没有采用大家常见的太阳能帆板这样的供电方式,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形状就类似于‘弹头’。”
在这颗卫星的研制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多实验载荷在太空协同工作且互不影响的问题。特别是生命科学项目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因此科研人员对卫星的发射阶段、在轨运行阶段和返回阶段的温度都进行了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