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农村面貌,帮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需要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懈努力,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数十万大学生走进农村,热情服务,给农村的发展增添了几份色彩,然而,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村官不愿留农村,不愿服务基层,只把它当成就业跳板,有的甚至连服务的村子都没到过。对此现象,组织部门和各乡镇要“落实两个保障、强化三项考核标准、引导六个角色定位”,明确“三个确保”,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
要落实两个保障,确保下的去。一是要在工作能力上保障,开展多层次的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奠定基础,例会培训交流总结,潜能培训拓展提升,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适应和胜任村级工作;二是要建立“3+1”大学生村官帮扶机制,即乡党委领导、挂村党员干部、村干部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重点做好思想沟通、心理疏导、政策宣讲、工作指导等工作。要在能力培养、心理疏导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更好更快适应基层工作。
要强化三项考核标准,确保干得好。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有个角色适应的阶段,对基层而言也有个逐步接受认同的过程。针对实际情况,要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来督促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干出一番事业。在考核主体上,要建立健全乡党委和村两委“两级联考”制度。在考核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政治、工作业绩、信息调研、日常考勤及领导群众评价等方面度综合评价。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个人述职、党员群众测评、大学生村官互评、组织考核确认等方式进行。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要引导六个角色定位,确保待得住。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工作角色,要在引导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定位上下功夫,要求他们争当六大员:即新农村建设联络员、惠农政策宣讲员、群众纠纷调解员、致富信息普及员、远程教育辅导员、档案资料管理员,新农村这片广阔的舞台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大有作为的,小到邻里纠纷调解,大到致富信息的宣传普及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村官奉献聪明才智,更需要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