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11月4日 人民网)
或是有一些官员“意图”要表现自己的亲民作风,让节俭务实的形象深入人心,有聪明之属下则投其所好,在领导干部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必要之“埋伏”,“偷”得一点信息,爆得一点“内幕”,领导甚为满意,属下脸上甚有其光;或是更有不乏者,领导干部直接私相授受,请人直接代写发布,请人曝光,请人评赞。其如是也。两者都是“偶遇”,都是领导干部“平易近人”,都是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体察民情”。但,这样的事做多了,或者说“偶遇”得实在太频繁,密度太大,况且一些领导干部似乎光芒万丈,到哪儿都能吸引到照相机,在任何穷乡僻壤、泥泞小道都会被拍到高清照片,而且形象高大,绝无遮拦,也绝无模糊……
实际上,这套把戏玩一两次还可以,玩得多了,就让人难免有拿着公众智商来戏耍的疑虑。
笔者以为,以目前这种情况,反“四风”建设还是要深入,要加大力度,不能“来是一阵风”,“去也是一阵风”,习总书记在兰考县考察时专门就“四风”问题提出: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拿着“偶遇”当考察,拿着摆拍照片当作是体察民情、走近群众,难道不是打着反形式主义的旗号走形式主义的另一种具体体现吗?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无论你是要形象也好,要让自己变得朴实亲民也好,或者干脆天天做样子也好,但是,你形象再好,政绩不出,群众问题没解决,地方问题一大堆,天天做这样的形象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