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爸爸,刘爸爸!”4月上旬,刘猛刚走进都江堰震后新生儿童小圆圆的家,这名1岁4个月的小孩儿欢呼着直往他怀里钻。刘猛是从灾后重建之日起便驻守在都江堰的心理志愿者,三年的相处与心理沟通,让小圆圆一家与刘猛结下了亲人般情谊。
亲情不仅仅存在于刘猛和小圆圆母子之间,从危急万分的抗震救灾到克难而进的灾后重建,每个时段、每条战线上都有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生力军,在涅槃重生的四川地震灾区大地上处处闪现!
地震后
118万余人的奉献
在那段为生命争分夺秒的日子里,他们用行动阐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志愿者——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温柔的心”!
●镜头
刘猛是在四川灾区坚持最久的志愿者之一。
2008年5月19日,当他从北京抵达都江堰市时,那里已处处皆是衣服上印着“上海志愿者”“河北抗震救灾志愿者”“江苏抗震救灾志愿者”“南充老兵支援抗震救灾”“贵州人民支援四川人民抗震救灾”等等标牌的志愿者……
●全景
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开始向灾区集结。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抗震救灾志愿者。虽然时间已过去快三年,其动人故事却历久弥新——
“唐山十三义士”,是人们对来自唐山的宋志永等13位农民志愿者的称呼。地震发生后,这13位农民兄弟是最早进入北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队伍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与解放军官兵等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挖掘搜寻了近60具遇难者遗体,并将246名灾区孩子接到唐山玉田上学。
陈岩,这名曾经参加过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救援的志愿者赶到东汽中学后,五天五夜连续奋战在救人现场。嗓子喊哑了,十指划破了,衣服淋湿了,可当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孩子被救出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有人问他为何这么拼命救人,他说“因为我活着,因为我是中国人。”
尹春龙,这个20岁的年轻人,徒步10小时进入震中映秀。他24个小时用双手在废墟下挖出一条近8米长的通道,帮助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上演生命奇迹,一名救援队负责人紧紧拥抱了他,“非常感谢你,你的贡献很大!”
在后方,团省委机关、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地的志愿者招募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排起长龙;在通往灾区的高速路上,贴有心手标志、挂有爱心横幅的各式志愿者车辆川流不息……
在那段为生命争分夺秒的日子里,志愿者们默默战斗在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各条战线上。我们无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抗震救灾期间,仅各级团委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达到178万余人次。
重建中
重要的民间力量
三年来,我省志愿者怀着感恩的心多次驰援云南姚安、盈江,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地。从原先的被助者到助人者,这不仅仅是灾区群众身份的蜕变,更是一种精神的重建!
●镜头
到四川做志愿者,刘猛只向单位请了两个月的假。2008年7月,假期到了。这时,刘猛刚与20多名丧子母亲建立信任关系,正处于心理辅导的关键时刻。“我必须留下。这时候离开,就像是外科医生做阑尾炎手术,刚把病人肚子划开就走了。”刘猛说。
●全景
应急救援安置基本结束后,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像刘猛一样选择留下。也有一些志愿者离开,但不久后又重回灾区:“回到家,闭上眼,睡不着觉,总感觉还有事情没做完。”
就这样,大量志愿者坚守在灾区,全过程参与到心理抚慰、农房重建、医疗卫生、困难帮扶、就业创业等多个领域。
他们的留下,促成志愿服务理念在巴蜀大地上快速传播普及;他们的奉献,催生着更多本土志愿者的产生。
“地震后接触了大量志愿者,我才真正理解到志愿服务的伟大。” 2009年新增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杨洋,曾经是都江堰的一名灾区群众。
“在灾难中得到那么多人的关心,让我很快走出哀伤。”毕业后,杨洋放弃了到电视台工作的机会,成为一名志愿者。
和杨洋一样的本土志愿者,在过去3年里成为推动灾后重建的重要民间力量。在安县,本土志愿者何勇涛牵头的志愿者队伍被命名为绵阳市应急志愿服务队,他们在去年8月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成为第一支到达安县茶坪乡的援助队伍;在什邡、绵竹等地,团省委培养的一批本土专职和兼职心理疏导志愿者,让“心理疏导真正扎下根来”。
团省委在灾后对我省青少年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从事志愿服务的数量大量增加,受调查青少年中约45%曾经参与过志愿服务,42%的青年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3年来我省成立省、市、县三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144支,招募培训应急志愿者6.4万余人,他们除了做好四川的应急支援服务外,还多次怀着感恩的心驰援云南姚安、盈江,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地。
从原先的被助者到助人者,这不仅仅是灾区群众身份的蜕变,更是一种精神的重建!
大推进
走向成熟的理念
“一步跨十年”,曾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灾后重建成果,跨越的不仅仅是道路、学校、医院等硬件,我们的志愿服务、社会管理水平等也在同步实现跨越!
●镜头
用黑布条将眼睛遮住,感受黑暗中的人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和尊重。这是“爱有戏”社区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刘飞在开展盲童辅助项目前,为志愿者们开展的培训。这样的流程过去是没有的,“以前很少考虑,自己提供的服务对方是否需要。”
这样以我为主的志愿服务思维,在我省志愿者中曾经很普遍,以至于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志愿服务初期,志愿者们凭着激情一哄而上,曾经出现一个帐篷里一天出现4批心理志愿者,让个别受灾群众不胜其扰,开始躲志愿者的情况。
●全景
这一切促使我省志愿服务者开始反思:
“志愿服务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关键是要将事做好,否则不如不做。”
“志愿者培训很重要,非专业的公益服务,不是服务而是扰民。”
……
在2010年志愿者日的聚会上,100多支我省志愿者队伍代表交流着近3年来所感所思所想,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看到我省志愿服务理念正在走向成熟。
三年岁月荏苒,志愿者们是付出者,更是收获者,他们在服务中迅速成长。2010年8月,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暴发后,我省各地应急志愿者大多在两个小时内赶到了指定地点提供服务。这样的反应速度,这样的组织化程度是几年前不可比的。据团省委工作人员介绍,这与平日里志愿者接受必要的应急训练是分不开的。
“让我们最骄傲的是,我们还推动了社会的创新成长。”友成绵竹志愿者驿站站长唐荣牵头在绵竹市成立灾后援助社会资源协调平台和公益组织联席会议机制,使驻守绵竹市的几十家志愿服务团队逐步走上了细分化、制度化、系统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实现公益组织有效为政府工作拾遗补缺,开创了政府与社会组织良好合作的范例。
更重要的是,随着基层经济社会活跃度提升,基层社会建设管理的需求正成倍增加。“唐荣们”的探索,实际上也为常态下处理好政府逐步把一些社会管理职能以多种形式赋权给社会组织,实行更加有效的公民社会管理运作打下了基础。
观点
搭建平台有序推进志愿服务
□团省委书记 张彤
志愿服务是社会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有效形式,如何积极协调民间志愿者、民间机构、基金会、企业等各方力量,帮忙不添乱?
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管部门,我们探索搭建三个面向全国社会力量的开放性平台: 一是志愿者参与平台,我们正式开通了志愿服务注册网络,联合招商银行推出志愿服务卡,编印了《灾后重建志愿服务手册》面向全社会发放,帮助社会公众方便、快捷注册成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行动。
二是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平台。我们根据灾区实际需求,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模式,搭建企业、志愿者组织等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平台。
三是志愿服务实施平台,我们着力建成志愿服务需求与诉求的资源、信息对接平台,有效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实施。
瞭望
对接交流常态化下生存之道
绵阳市应急志愿服务队在当地很有名。这支诞生于安县的志愿者团队,不仅有着相对专业化的队伍,重组的运行费用,而且已有400多名志愿者。
然而两年前,这支队伍曾走入绝境:队长何勇涛回忆,当时因为无法承担服务成本,很多志愿者都因生活困难离开。
“不能总是节衣缩食搞志愿服务。”困境倒逼何勇涛们引入“自我造血机制”,创建志愿者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吸纳队伍里的志愿者就业,盈利收入全部用作志愿工作经费。运转机制的创新带领何勇涛的志愿者团队最终走出困境,并且实现了不断壮大。
绵阳市应急志愿服务队的生存经历在今天似乎特别具有参考价值:志愿服务是义务的,然而志愿服务的成本费用却不能忽略,随着大规模灾后恢复重建的结束,大量公益基金开始向其他地方转移,很多志愿者团队正面临着断炊的危险。除了自我造血,下一步该怎么办?
“有效搭建公益资源对接平台很重要。”团省委副书记江海介绍,团省委将定期组织召开志愿服务公益资源交流会,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公益体验行等活动,有针对性的把握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的现实需求,努力搭建一个有效联系、有效沟通、有效实践的公益平台和交流平台。
大事记
2008年
5月14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青年联合会、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开展抗震救灾“黄丝带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10月13日,由团省委牵头,省应急办等14家厅局共同参与组建的四川省应急志愿者总队在成都成立。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成立的首支正规化应急志愿服务队伍。
2009年
7月10日,团省委派遣省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陈岩率队前往云南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这是我省应急志愿者团队首次进行输出式志愿服务。
12月1日,《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2010年
4月14日,团省委第一时间派遣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驰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8月9日,派遣四川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前往舟曲参加抢险救援。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