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 轩 李东航 特约通讯员 孙绍建
感恩于心 感恩于行
“我们在四川复课的学校会这么好、这么漂亮,完全没有想到……”说起第一次走进八一聚源高级中学校门时的感受,索南永藏同学仍然记忆犹新,感叹不已。
索南永藏是青海省玉树州民族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与她共同经历了玉树“4·14”强烈地震悲痛记忆的1142名藏族学生,2010年6月28日离开家乡,转移到四川省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异地复课。他们已在这里度过近一年的时光,直到玉树的新校舍建好后才会返回原籍。
从玉树到汶川,从三江源到都江堰,地震虽然无情地倾覆了人们安宁的生活,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却能托举起充满希望的明天。来到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后,索南永藏和同学们得知的一件件事情,让他们越来越感动于情、感恩于心——
汶川特大地震中,聚源中学校舍被震毁。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成都军区出资在这片凤凰涅槃的热土上建成了占地116亩、美丽而又现代化的八一聚源高级中学。玉树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省从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分流出去2000多名师生,腾出的教室和宿舍用于接纳玉树州民族中学师生复课。
灾难中不幸倾覆,关爱中有幸新生。每天早晨,当巴蜀大地的阳光照进明亮的教室里时,藏族学生们便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与学习。簇新如洗的校园内,教学、运动、生活3个功能区设置分明,按8度抗震设防建造的学术报告厅、教学楼、实验楼、餐厅和师生宿舍等现代化单体建筑造型各具特色。“在校园里打篮球的感觉好极了!”被问及平时喜欢什么体育活动时,才仁永吉和才玉龙这两个藏族高中生都掩饰不住兴奋与喜悦。
据成都军区联勤部基建营房部副部长毛自军介绍,八一聚源高级中学不仅建设有网络教室、语言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和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还装备有48套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闭路电视、校园广播和安防监控等系统,配备了2400套课桌椅、470台电脑、350套1400个座位的餐桌椅等设施设备。同时,在设计上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楼走廊加宽设计为3.3米,应急疏散时能有效防止拥堵;每间学生宿舍内都设置了卫生间,以方便同学们的生活……
在八一聚源高级中学校园里复课的玉树州民族中学,支教老师与藏族学生间也流传着一个个平凡而动人的感恩故事。“走进学校时,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英语老师杨丽去年6月到达学校支教时,学生们不但夹道欢迎,还给素不相识的她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学生们很努力,也很懂事,”无论是自己生病住院时的电话问候,还是教师节那天黑板上的祝福话语,都给这位来自内江铁路中学的年轻女教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索南永藏告诉记者:“杨老师那次做手术前一天,还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大家都很感动。”
“相信我吧/我会坚强/有你滚烫的心/在我血脉中奔涌/有你如山的大爱/我不会放弃……”当玉树州民族中学工会主席蔡佩清将这首名为《大爱如山》的校歌唱响时,许多人被歌声中流露出的真挚感情撼动了。玉树州民族中学在四川复课后,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关爱,小到牙刷牙膏大到四季服装等生活用品全部由国家提供;国家每月为每名学生发放300元生活津贴,四川省还另外给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四川人民不是亲人,胜过亲人。要说感恩,那是说都说不完的。”蔡佩清对记者说。
感恩于心,亦感恩于行。在这里复课的玉树藏族学生们,学会了自立自强,也坚定了回报社会的决心。许多孩子虽然基础差一些,但是都在努力学习,非常珍惜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就会有更大的动力来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的才文代吉想报考清华大学,而索南永藏则想报考西南交大,继续在四川这片奉献爱、感受爱、传递爱的热土上增长才干,将来能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本报都江堰4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