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位地震诗人,《敬礼 北川》让他再度扬名。
他,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纪委书记,真实姓名钟伟,大家亲切称他“钟纪委”。
他,还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海凡。
记者面前的海凡,性情豪爽,言行干练,无一丝诗人气质。尽管照片中的海凡大多时间戴着军帽,穿着军装,但他并非军人,却有着抹不去的军人情结,帽子是他自个的,迷彩服是抗震救灾时军队送他的。
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难降临时,钟伟所在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立刻投入紧急状态。海凡作为院指挥部成员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
当抗震救灾进入震后紧张防疫阶段时,海凡在极重灾县平武南坝镇,看到了五个军人的身影,他们是总装防疫大队救援分队,他们团结协作,翻山越岭,涉水渡河,不辞劳苦,这些深深感染着海凡和身边百姓。震区诗人海凡决定跟随这支分队20天,感受他们的点点滴滴,以五个人的故事剪影,用他的笔,素描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大校兵哥》。
这支防疫大队救援分队一共五人,队长夏本立,是个大校,震后带着四位研究生赶赴灾区,5月17日到7月19日,在整整两个多月时间里,一直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当时早晚寒冷白天酷热,气温高时达到40多度,全镇水电系统瘫痪,受灾群众众多,救治和安置相当费力,他们的防疫工作可想而知。在完成紧急防疫工作同时,由于灾区当时极缺饮用水,这群可爱的人,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当地百姓找到了救命水。
大校兵哥的“一头猪”和“四个桃子”
感恩,感谢,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情感。
海凡并无过多的讲述他个人的故事,而是他听到和看到的事情。最令海凡感动的,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他书里记载的故事。南坝镇灾民严立玉一家在地震中只剩下了唯一的财产“一头猪”,本来是要把猪卖了,给儿子高考作路费,然而,当这批可爱的军人面临极度饥饿时,为感谢他们找到的“救命水”,坚决要把猪送给他们表示最纯朴的感谢。夏大校坚决不收。第二次,这家百姓却把猪杀掉,把猪肉再次送到了这批可爱的子弟兵面前,让这支小分队和其他救援官兵及周围朝夕相处的邻居吃到了一顿久违的“肉菜”。
海凡眼中的夏大校,带的这支小分队是清一色的研究生,都是80后,有的孩子根本没有吃过苦,他们远离家乡,为了灾区百姓,和当地人们一样面对着这样的苦难。“老夏”作为一个师职大校首长,亲自背着喷雾器搞消杀灭。所到之处,老百姓对这五人小分队都是竖“大拇指”,百姓也开始由当初的称呼“夏大校”改为亲切的“大校兵哥”。
当时,物资十分缺乏。连续一个月救灾的战士和百姓都没见过水果了。当地一位好心人送老夏四个桃子。而老夏的团队是五个人。他自已扯谎说:“老乡送来六个桃子,这些桃子太好吃了,我吃了一个,觉得太好吃了,又吃了一个,剩下的这四个,你们就一人一个。”而又有谁知道,他是根本尝都没尝。
海凡说,写这本书的动因是:“反映本真、凸显人性、颂扬大爱”。作为大校的夏本立,他的人格魅力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充分闪现。他带领的小分队,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广泛爱戴,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剪影,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经过半年的打磨,2008年12月,初稿于南坝抗震帐篷内的报告体小说《大校兵歌》正式出版。作为抗震指挥部派驻平武南坝卫生工作组组长的海凡先生首先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大校兵哥》的创作背景和写作心路感受,他的写作初衷是想铭记大爱、传承大爱、延续善行,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带着对灾区人民的厚爱、带着泪和痛楚坚持在帐篷中创作,真实地展现事件人物,生动地再现了灾区人民与人民子弟兵之间的深厚感情。
海凡深情地讲道:善行,是检验每一个人作为的基点;大爱,则是每一个有作为人的具体见证。
《前方,后方》原型从简报里诞生
除了《大校兵哥》,海凡还作了一件事,就是为《前方,后方》电影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5?12当天,海凡作为医院分管宣传的领导,他当即决定成立了两人宣传小组,每天编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抗震救灾简报”。
当简报出到第十九期,海军政治部艺术中心以及四川电影艺术家协会发掘典型,从简报中发现了该医院的救援医生“李银先”,以该院的真实人物为原型,从5月27日至5月30日,仅花了3天时间编写了剧本《前方,后方》,抗震救灾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事迹,剧本就是根据医护人员救治伤员的真实故事改编。
《前方,后方》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以军地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投身抗震救灾为主线,着力刻画坚守前方后方的白衣天使们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挽救生命、拯救心灵的故事,揭示出大灾面前人性的光辉,爱心的永恒。影片在全国播映后反映很好。
最令海凡记忆深刻的是,5?12当天医院就有1000多名住院病人,其中有数百精神病人,当天又接收了400多伤病员。如此多的病人,面临着如何吃饭的问题,当天,大量物资还没送到,水,电全无,他们拆掉了废旧的门窗,支起了大锅,开始为伤员们煮稀饭。三天之后物资陆续运到。震后一周内,所有人员,一天能吃一袋方便面。绵阳三医院的全体医务员为了挽救伤员生命,奉献着天使爱心。
海凡的军装风采,俨然一个军人形象。
三年的“感恩”、“奇迹”和“希望”
“我们要懂得感恩,我不愿过多渲染灾难。三年了,灾区人民学会了坚强,在大爱面前,学会了感恩。三年中,我看到灾区最闪光的东西。从自愿捐猪的灾民到拿小纸板写感谢语的孩子,我们更加成熟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举全国之力很快战胜了大灾大难,北川灾后三年重建的“奇迹”震惊世界。我还要再出一本诗集《敬礼 北川》,准备向5?12抗震救灾三周年和建党90周年献礼,以感恩四海对我们的关爱,感恩全国援助绵阳创造的奇迹。”海凡说。
两周年时,海凡在科技城绵州讲坛上面对一百多名各界人士,作了一场题为《作家的社会良知》的精彩公益讲座,赢得普遍好评。稍后,他又策划承办了绵阳“祭屈原 颂重建”诗歌朗诵会。这年,海凡还收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存他《大校兵哥》一书的感谢函。
三年了,海凡深深感受着灾区人们的“感恩”,感受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也看到了灾区人民对未来生活“希望”。
“三年了,劫后余生的人更应珍惜光阴,做好每件事,多做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才能勉强面对在天国里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也才能勉强对得起关爱我们的全国人民。”海凡说。
手记:
海凡,首先他是纪委书记,其次他是诗人,是作家,还是当地的一位名人。他的名字被当地命名成一种酒,酒瓶上刻了他的诗,他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符号。他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地震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改变:坚强,感恩。
海凡说:“应该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谦虚;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作家使命;要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千千万万的后来人。”
海凡:从《大校兵哥》到《敬礼 北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