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到安县,到北川,再到青川,一路向北。
安县晓坝镇异址重建、北川县城整体搬迁、青川群众避险搬迁……4月17日、18日、19日,三天时间里,记者行走在灾区,近距离感受汶川特大地震后,近三年来,灾区群众住房重建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科学规划优先,不放弃地域特色,始终注重城乡统筹。在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在让灾区群众住进安全舒适新居的同时,还始终坚持科学重建、以人为本,在新家过上新生活,从而赋予“家”以更新更丰富的内涵,向灾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科学规划
为了新北川,上千人次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设计
4月的北川,风和日丽。
行走在北川新县城的大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集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画卷——影影绰绰的远山无声地呵护着新城;绕城而过的永昌河灵动而飘逸;纵贯县城的新北川大道、滨河路、新川路、永昌大道平展如镜,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黄白相间的民居,羌味浓郁。
“科学规划,赋予了北川新县城‘城市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让这个城市有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风景秀丽的城市绿化景观带,以人为本的功能分区,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充满民族特色的商业街,在具备了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框架和形象之外,同时也是一个温暖的家。”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驻北川新县城规划工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助理殷会良说,超过1000人次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设计,让新北川有了“家”的内涵,承载和传承了北川人的精神、文化、民俗。
事实上,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把抓好重建规划作为提升品位、修正不足、上档升级、打造风格的首要环节,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规划指导原则,避让地质灾害,提升建筑品质和功能。
恢复重建之初,绵阳市先后邀请了2000多位规划设计高手鼎力相助,对161个乡镇、477个村庄和北川新县城进行全方位规划;广元市请来30多支规划队伍、200多名规划专家,完成了包括青川城镇体系规划在内的130多项规划……
震后第三年,无论是漫步在彭州明清风格的海窝子老街、法式风情的白鹿小镇,还是行走在安县川西北民居风格坝上小镇,你能感受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科学规划指引下的重建让我们的居住、生活条件提升了二三十年。”这是灾区群众共同的感受。
凸显特色
行走灾区,看到了川西民居、川北人家、羌风羌情、藏家新居的五彩斑斓
4月19日下午14时,青川县板桥乡浮寨村关庄坪集中安置点。
白墙木门小青瓦,人字顶排雨屋檐,素雅而又不失秀丽的木栏花窗,安置点内的联排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典型的川北人家特色让人过目不忘。村民刘继平说:“真是没有想到,新家会如此漂亮时尚。”
不仅原汁原味保留地域特色,还深层次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在灾后住房重建中始终强调并一直践行的。
高高的碉楼,洁白的羊头角,飘扬的彩旗,鲜艳的民族服饰……北川新县城,无处不在的民族和民俗文化元素让人印象深刻。
已经搬进北川新县城居住的羌族小伙子陈林对新家很满意。“建筑的外立面局部采用了片石的浅褐色点缀原木的棕褐色,这是我们羌族的颜色,家的感觉更加强烈。”陈林说。
在绵竹年画村,抱着鲤鱼的送福童子、神气活现的武士、羞赧丰腴的侍女……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年画被描绘在灾后重建的川西民居的白墙上,在传递着新生活力的同时,也凸显了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无穷魅力。
在我省灾后住房重建中,不同的地域,都将其各自民族、民俗等元素融入到建筑风貌打造中,并进行现代演绎。“当随处都可以触摸到民族的元素,感受到文化传承的脉搏,享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惬意时,经受过心理创伤的灾区人民,家的感觉将愈加浓厚,伤口也将慢慢愈合。”殷会良说。
这,是我省灾后住房重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实践。
行走灾区,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与之对应的是川西民居、川北人家、羌风羌情、藏家新居的五彩斑斓。而定格每一种色彩,你都能体会到文化、民俗的一脉相承,灾区群众对新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宿感。
城乡统筹
在成都的361个农村重建安置点,都有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
4月17日,安县晓坝镇异址重建后的新场镇。
汶川特大地震前,张清芬一直在沿海一带打工。晓坝镇异址重建后,32岁的张清芬回到家乡,在160平方米的新家内,用两个门面办起了“清清超市”。
“震后重建,不仅住的更安全舒适了,规划也更加科学和超前了,以后这里的旅游肯定会发展起来的。”谈起为何要回到家乡发展,张清芬这样说。
在辽宁援建2.35亿元的基础上,安县准备继续投资近亿元,在晓坝镇打造汇集徽派建筑、山西大院、北京四合院、川西民居等中国民间建筑在内的“中国院子”。利用靠近罗浮山温泉的优势,在打造一座川西风格小镇的同时,将晓坝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小集镇。晓坝镇党委委员陈利容说:“考虑到农民未来的生计问题,每户群众的新建房屋都包括了1-2个商铺,随着晓坝旅游业发展,将迎来大量商机,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创业,分得晓坝旅游发展的‘一杯羹’。”
让受灾地区通过重建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超前规划,灾后住房重建建起来的不只是新家,更是开启了新家里的新生活。
而灾后重建与城乡统筹的结合,则让灾后住房重建走得更远更深入。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彭州市鹿坪村到处是断壁残垣。如今的鹿坪村,3个错落有致的居住聚落,成弧形环绕在荷塘与河之间;一家家乡村酒店,点缀在荷塘边;观光区、居住区、产业区由内而外发散式分布;卫生站、广场、超市等一个个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鹿鸣河畔”社区。
“灾后重建,住房不仅更漂亮了,与之配套的交通、用水、信息等也都得到了完善。”鹿坪村村民罗庆余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都依托自己新建住房搞起了农家乐,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以成都市为例,在成都的361个农村重建安置点,一个个有聚、有散、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居住点,与周围的山、水、林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每个安置点都对当地居民今后的生产生活进行了规划,有自己的“主打”产业,有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栏文图本报记者李宇张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