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乡镇办起37所标准化幼儿园
彭州建公益园破解“入园难”
“现在,这37所‘公益性幼儿园’能满足全市50%的适龄幼儿入园需要,率先在成都完成了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公益园的目标,实现了区域内优质公办园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近日,四川省彭州市教育局成职幼教科科长罗安丽高兴地对记者说。
彩虹环绕下两片嫩绿的叶片破土而出——挂有这种“公益性幼儿园”标志的幼儿园已经遍布了彭州市的每个乡镇,有的乡镇还达到了两所。
彭州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市的极重灾区。地震给当地教育造成重创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震前,彭州市3岁至6岁儿童接近1.9万人,但除了城区两所公办幼儿园接收了1000余名幼儿外,其他孩子都散落在众多乡镇小学附属的幼儿班和民办幼儿园内,保教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罗安丽介绍说。
彭州市率先在成都市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并置于全市教育重建的首要地位。按照这一规划,对口援建的福建省相继投入约1.2亿元在彭州市20个乡镇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标准化幼儿园37所;2010年,所有标准化幼儿园交付使用后,彭州市又一次性投入1000余万元为幼儿园购置桌椅、进行环境创设、完善办公配套设施等。
如今,无论走进哪个乡镇的标准化幼儿园,映入眼帘的都是牢固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午睡卧室、干净卫生的食堂和布置得童趣盎然的校园环境。“硬件条件不知比原来好了多少倍!”升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高萍喜不自禁地说。
2010年底,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公益性幼儿园”的举措,执行政府定价、享受政府补贴,解决民办园比重较大、政府缺乏必要调控的难题。彭州市37所标准化幼儿园因为规划先行、硬件出色,顺利成为第一批“公益性幼儿园”。
按公益园补贴标准,成都市给予彭州市所有“大成都”户籍适龄幼儿每生每年600元的补助,而彭州市也比照这一标准,给予幼儿每生每年180元的补助,并将这一政策扩展到非成都户籍适龄幼儿。
彭州市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幼儿园”的举措,也大大刺激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民办园纷纷加大投入,主动到公办园取经,以争取政府的支持。
据了解,彭州市已重新制定了民办园的办园标准,并将开始对全市140多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办园资格认定、复核。“等这一系列规范行为结束后,我们将立即着手民办园申请公益园的审核、评定工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民办园也加入公益园的行列。”罗安丽说。
目前,彭州市已有6000余名幼儿入读“公益性幼儿园”,并享受到了公益园幼儿补贴,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公办民办并举”的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