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城鸟飞,喜色动徒御。渐移画堞阴,遂截彩舟渡。
流泉侵良苗,淡烟隐遥树。颇觉所历高,罢饭大塘戍。
前峰知几重,点点引凉鹭。复翠生柴扉,孤青下松路。
废县虽不存,孤馆幸如故……
——清乾隆年间四川督学吴省钦《发邛州宿百丈驿诗》
史料篇
命运迥异的两座关口
这首出自乾隆年间四川督学吴省钦的游记诗记录了他从邛崃前往名山百丈驿所看到的景象,告别了邛崃所处的成都平原向西南行进,川藏过渡地带隆起的丘陵让他心生“前峰知几重,点点引凉鹭”的感慨。
乾隆年间的名山县城已经位于如今的蒙阳镇,百丈驿也仅仅成了人们歇脚的地方,而在遥远的唐宋年间,百丈一带却不像他诗中所说的“废县虽不存,孤馆幸如故。”
在如今的名山县百丈镇、黑竹乡和茅河乡一带,曾经存在着两重关口——黑竹关与百丈关。两者相距不过数公里。究竟是什么让远离县城的这一地带,有两座关口出现?在这两座关口之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过往?
在清光绪版的《名山县志》中,对于黑竹关只有寥寥几语的记载。“黑竹关,县东五十里,名蒲交界处,无甚险隘。”
与其相隔数里的百丈关,却屡屡在名山县的历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史诗。据清光绪版《名山县志》记载,“百丈关,名山自百丈以下即平坦,此为一大要隘。咸同年间,蓝逆、何蚂蚁之难,举人樊包百丈败绩,名山遂不守,盖逾此则长驱直入矣。”
在《读方舆纪要》中,对于百丈关的描述,更是将百丈关与一座古老的城池连接在了一起,“百丈废县,县东北六十里,刘昫曰:在临邛县南百二十里,唐初置百丈镇,以百丈山为名,贞观八年改置县,属雅州,宋初因(沿袭)之,熙宁五年,省如名山县,元祐二年复置,元因之,明初废,今为百丈驿,又废土城。”
从唐代遥遥走来的百丈关,在近代也不逊色。1935年,就在百丈关,爆发了红军长征南下以来规模最大,打得最艰难、最悲壮、最惨烈的百丈关战役——红军以十五个团硬拼敌人八十个团。这也成为了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两座关口命运迥异,但是在古代,为何在如此相近的两个地方设置两个关口,它们的功能又有着怎样的区别或者相似之处,成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历史谜题。
探寻篇
一座关城的兴盛荣衰
一段绕不开的历史
3月1日,天气晴好。
从名山县城出发,行进在起伏的丘陵地带,沿途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
当通往成都平原的国道318线形成了一个V字型并随地势上下起伏时,便到了百丈镇。百丈河沿河平坦地带形成了当地人聚居的场镇。
继续前行,汽车行进至黑竹乡地域时,公路沿途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条街市中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曾经的黑竹关和百丈关,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样貌。
从黑竹乡继续向茅河乡方向前进,视野中已完全看不到山岭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坦。不过几分钟的车程,便到了雅安与蒲江交界的茅河乡。
在茅河乡临溪村的桥头上,竖立着“中国茶乡水韵第一镇”的牌子。
静谧的临溪河穿过场镇,大面积的平原地带上,人们建起了一条条幽深的街道。房屋白色的外墙上绘了色彩鲜艳的图画,上面有植茶始祖吴理真种茶的画面,有冒着热气的仙茶,有行云流水的“龙行十八式”茶技……
在茅河乡的一家茶铺子里,曾经的茅河乡党委书记蒲永鸿正在整理着关于这个小镇的一些历史资料。
“茅河乡的历史和百丈镇,黑竹乡是连在一起的。百丈关和黑竹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险要关口,从地形上来说,它们不可能有金鸡关那种依山险而筑的特征,说到这两座关口,就离不开名山历史上的废县百丈县。”蒲永鸿说。
“百丈、黑竹和茅河这片区域曾经都是百丈废县的管辖区域。”一同前往茅河乡的名山县县志办主任李德一曾在这一带工作过,他对这一区域的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关城、关城,说明关隘和城市有着并生的关系,黑竹关和百丈关出现在如此相近的地域内,那么在它们的附近就应该有一座城池,为它们提供兵员和物资供给。”
两座传奇的关口
“西望长安三千里,南来天府第一关”,虽然对于黑竹关的历史记载寥寥无几,然而在当地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汉人开始从成都平原逐渐往高山过渡地带迁徙的时候,“百丈废县”成了他们最后的故乡,黑竹关之外便是他们从未到过的莽莽群山。
“如今黑竹乡周围的一些山中,还能找到一种独特的黑色竹子。”蒲永鸿说道,“关于这些黑竹的来历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说,这些竹子是经过的汉人特意种植起来的,也有人说,这些竹子原本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在遥远的蛮荒年代,黑竹乡没有如今的318线,有的只是一片片原始森林,只有一条独路通往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
“黑竹关可能是历史上从成都平原通往西南的最久远的关口。”李德一推测道,“因为现在看起来,黑竹关这一带的地势确实没有险峻的地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黑竹关以前并非现在单纯意义上的关隘,而是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界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广填四川的人流增多,黑竹关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地名。百丈关逐渐成为了另外一个黑竹关。在不久之后,百丈关也渐渐演变成行人歇脚的驿站。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个关口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等待着人们去发掘。”李德一说。
蛮荒走来的传说
关于蒲永鸿口中提到的百丈废县,也是传说中的青衣废县。在《明史》中对此有着详细的记载:“名山东有汉青衣废县,后汉曰汉嘉。
在古籍《寰宇记》和《舆地纪胜》中则记载着这处废县的详细位置:“蒙山在县西七十里,罗纯山在县西五里,鸡鸣山在县东南十五里,莲花山在县北十五里,屏风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与今县志颇有不符,计里证之,则旧城当在治东北。”
《雅安地区文物志》上载,百丈故县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县后归入名山。其遗址就在茅河乡临溪、白鹤两村境内。
在茅河乡,一直流传着两处小地名。位于白鹤村一组一处被唤作上城墙亘,位于临溪村六组的另一处则被称为下城墙亘,上下城墙亘相距约一里距离。
“在临溪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曾经分别有着四个寺庙,各建有一间庙宇。东‘龙兴’,西‘白鹤’,南‘香水’,北‘清福’。”蒲永鸿说。
在茅河乡已经佚失的《晏氏族谱》中,也曾记载着“清福寺前明堂坝古百丈县明伦堂故地,百丈故城即今之西界堡”一句。在《名山县志》中能清晰地找到关于这条族谱的记载。
在名山县茅河乡与蒲江县甘溪镇交界处,还有一处被称作“蛮塔子”的古迹。关于这座塔,当地流传着不少传说,这些传说与这座城池的来历息息相关。
相传孟获又一次被诸葛亮在邛州(今邛崃)南桥擒获。古时战败方割让土地是常事,诸葛亮在“蛮塔子”要求孟获让出一箭之地。
“就一箭之地?”孟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得到诸葛亮十分肯定的答复后,孟获懊悔又欣喜地说:“你早说呀!早知道丞相只要一箭之地,我让你就是了,何苦被七擒七纵,还死了那么多的人。我同意,我让!我让!”
在孟获看来,诸葛亮文弱书生,一箭之地不过尔尔。诸葛亮先拿起箭,当着孟获的面,在箭杆上写上“诸葛孔明之箭”字样说:“此箭射中的地方,就是你要让出的地方,不可反悔!”
说完,张弓搭箭正要射时,突然放下说,我们还是先喝了诚信酒再射吧。随从献上一大樽酒,诸葛亮把酒送与孟获,孟获举杯正饮时,只听“嘣”的一声弦响,诸葛亮箭已射出,说是向西南方射的。孟获马上派人到城外去找,哪里能找到呀?就这样找过了平原,寻过了丘陵,搜过了高山,觅过了峡谷江河,几个月后,有人来报,说在八百里外的康定城外的半山坡上找到了。这一箭穿过的区域便成了雅安地域的前身汉嘉郡。
孟获不信,怕有人使诈,诸葛亮手无缚鸡之力,一箭怎能射那么远呢?便亲自跑去一看,箭杆上真有诸葛亮当着他写的字。孟获想把箭拔出来,可无论怎么用力就是拔不出。孟获想,这一定是有神在暗助,便将这一区域让给了诸葛亮。这就是当地“神箭穿云八百里,孟获臣服让离平”的传说。
从此,在即将进入川藏过渡地带的最后一片平坦地势中,汉人建起了传说中的青衣县。
关内城池关外景
关内是成都平原,关外是西蜀绵延千里的巍巍群山。
穿过黑竹关,来到百丈驿,川藏过渡地带的一道美景——栖霞晚钟,便出现在了古人的眼前。
“溪壑幽妙,林木蓊蔚,山畔有玉液泉,顶建栖霞寺,一声晚钟,谷应烟霏”。百丈镇的栖霞晚钟,是古人为之称道的名山八景之一。
栖霞山,又称莲花山,丘陵地貌形成的九片山脊如同九片莲花花瓣绽放。每两瓣花瓣之间都有一条小路通向山顶。
如今的栖霞山却变换了功能,成为了百丈人傍晚散步的好去处。
站在栖霞山上,山下曾经星罗棋布的茅屋已经被整齐成排的水泥房屋所替代。国道318线上,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即使晚霞栖息在了这座山上,过往的路人也难有停下来看一看风景的心情。
山顶的栖霞寺几经重修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也没有了钟声飘荡在了山间。黑竹关、百丈关和这座寺庙的命运一样,失去了关口的功能。
栖霞依旧,晚钟不复。记者 王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