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热爱文学,却因种种原因,高中毕业便走上谋生之路。他在10多年的打工生涯中,不管活有多苦,人有多累,只要静下来,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写上一首。他的诗歌来源工作,走到哪里写哪里,有感而发,真实感人。他的诗歌从未对外发表,读者只有工友,但他写诗的激情始终饱满……他就是芦山县思延乡清江村5组48岁的苟必友,被工友称为“打工诗人”。
激情从一首“打油诗”迸发
2月13日,记者走进了这名“打工诗人”的苦与乐。
“我从小读书就偏向文科……”苟必友说,虽然家庭贫穷,但父母还是尽力让其读书,但因为从小就偏科,随着年级越读越高,偏科现象也越来越重,1982年高中毕业时,数学才考了2分,他因此与大学擦肩而过。
2002年的一天,苟必友在天全县一电站工地上班,虽然自身没有技术,但凭借强壮身体和用不完的干劲,成为工地上数一数二的抬工,倍受工地老板喜爱。一天,收工回工棚吃晚饭,按规定,这餐应该有肉吃了,然而,厨房端来了一盆骨头烧菜,里面只有几根骨头,骨头上只有少得可怜的巴骨肉。面对眼前的一盆菜,工友们意见很大:“我们做的是重体力劳动,油晕跟不上,哪来的力气抬重达几百上千斤的石头!”可工友们只是私下议论,却不敢向承包工地的高老板反映。
“你们哪个有纸?”苟必友向工友要了一空烟盒,蹲在地上,以膝为桌,写下4句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打油诗”:今日晚餐头对头/只见骨头不见肉/筷子打架又跳舞/饭虽吃饱菜不够。
完毕,苟必友让一名工友拿着这首“打油诗”找高老板,并风趣地念给高老板听,不料,高老板听后紧绷着脸询问:“这是哪个写的?”当得知是苟必友有感而发时,脸色立即由阴转晴,当着苟必友等抬工面,向管伙食的妻子进行安排——每天保证一餐肉,而且要让工人把肉吃够。
短短4句“打油诗”,改变工地生活,从此,工友和老板对苟必友更是刮目相看。
打工生活是获取素材的源泉
在外打工漂泊不定,往往是一个工地干完又到另一个工地,因此他的诗歌常包含工作地点的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甚至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等,都是他笔下的内容
苟必友初尝写作的“威力”,更激起他创作的热情。
从此,苟必友身上随时都装着本子,无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他以所见所闻为背景,以从事的工作为题材,白天在工地上劳作,背水泥、抱砖块、抬预制块,忙得不亦乐乎;晚上休息躺在地铺上,回味当天工作中的有趣事,构想自己心中的诗歌。
工地上搭建的临时工棚简陋,常常是除了地铺,连简单的桌椅也没有,一旦灵感来了,他膝盖当桌,烟盒当纸,现炒现卖,写成后立马念给旁边的工友听,征求意见,修改完善。
在外打工漂泊不定,往往是一个工地干完又到另一个工地,因此他的诗歌常包含工作地点的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甚至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等,都是他笔下的内容。
去年底,苟必友在彭州四川石化一炼油厂建设工地打工,许多工人在10多米高的架梁上作业,危险系数大,施工单位对安全也抓得紧,每天都有管理人员拿着摄像机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的行为 ,当即拍摄当场处罚……在此工作环境中,苟必友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安全与生命同行》的诗歌——“你可曾知道,黄金可贵,却难与生命伦比,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才是和谐,安全才是财富,安全才是幸福……”这首诗歌不仅受到工友称赞,也受到建设集团领导的认可,获得写作鼓励奖和安全宣传奖,获得一个保温杯和一床电热毯。
“我看重的不是奖,是每个工友都平平安安。”这就是苟必友10多年来,写作激情不减的动力所在,写出了《农民工兄弟》等近百首诗歌。
未来准备出一本诗歌集
他把白天挥汗如雨的辛劳写进诗歌里,把工友们遭遇的麻烦事写进诗歌里,把汗水浸湿眼睛的酸涩写进诗歌里,诗歌成了他劳动之余追逐梦想,倾诉心声,反映现实的重要途径
在苟必友看来,现实生活有苦有甜,美好生活中有诗歌,同样,苦难里也有诗歌不朽的声音。为此,他把生活的艰难看成人生的宝贵财富,苦尽甜来甜更甜。
每天晚上,当工友们躺在床上酣睡时,苟必友却还在为自己的诗歌忙碌着。他把白天挥汗如雨的辛劳写进诗歌里,把工友们遭遇的麻烦事写进诗歌里,把汗水浸湿眼睛的酸涩写进诗歌里,诗歌成了他劳动之余追逐梦想,倾诉心声,反映现实的重要途径。
“我不知道写的是不是诗歌,也从没向媒体投过稿,却得到众多工友认可和肯定!”苟必友告诉记者,因为成天奔波于工地间,没有充足时间去阅读诗歌写作名家的著作,写的都是与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关的人与事,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活到老学到老”是苟必友未来的打算。他说,老来后不能外出打工了,就静下心来边“充电”边写作,就写身边的人和事,写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同时,还会将打工期间所写的诗歌分门别类,在适当时候,出一本具有自己风格的诗歌集,以此回顾自己精彩的打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