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的金秋,是真正收获的季节。
去年春天,记者随女记协采访团到绵阳时,看到许多地方都处在紧张施工建设中。而今秋再访绵阳,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新景象。在绵阳市夜晚最热闹的铁牛广场及沿途,富乐大桥上的彩灯与岸边高楼大厦的灯火交相辉映,休闲的市民有散步的,有围成一圈唱歌的,还有打太极拳、舞剑或跳舞的。在新北川景观轴线上的巴拿恰(“巴拿恰”是羌语音译,意为做买卖的地方)商业步行街,晚饭后的人们正欢快地跳着羌族莎朗(一种舞蹈)。
走进这座灾后重建三年的城市,踏上这片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土地,记者领略到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感恩文化。而这种文化,已经化为一股助推重建的动力、一种改善民生的产业。
爱心北川——
感恩文化植根人心
许多人都习惯把今天的北川叫做“爱心北川”。那是因为,北川人民能够从废墟上坚强站起来,走向今天的新生活,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得益于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山东省倾力援建。如今,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已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自觉的思想意识;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灾后重建好、对口援建好”的主旋律,已在新北川形成了当地特色的感恩文化。
在擂鼓镇新建的吉娜(“吉娜”在羌语中是美丽女神的意思)羌寨,有个村民叫王孝万。灾难中他的家没了,亲人没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没了。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党和政府为他建了新房,干部牵线帮他成了新家,夫妻俩还开了菜馆。王孝万有时会敲羌寨的砖墙,去踏屋里的地板,“咚咚咚”的回声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然后他就朝着群山大喊:“我的幸福生活又回来啦!”
在北川人的新居——尔玛(“尔玛”在羌语中,意为本地人)小区,一个重组家庭的男主人李国军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跟记者说,经过摇号,我分到了9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总房款5万多,可贷款5万,3年内由政府贴息。“真要感谢国家,感谢援建的山东,不然每平方米不到600元的楼房到哪里去买哟。”他笑呵呵地说。当问到他爱人为啥没在家时,他告诉记者,她正看着商铺,离不开。
在新北川景观轴线上的禹王桥边,坐着三个正在晒太阳的老太太。女记协采访团团长曹照琴用家乡话(她也是四川人)和她们聊了起来。三位老人告诉她,他们一个87岁,一个82岁,还有一个是80岁,都是受灾群众,新县城建好后就搬来了。其中一位说:“我家分到了两套新房,政府每个月给我900元生活费,很够了。”这位老人又补充道:“我等到了好日子!”看着老人幸福的笑脸,曹照琴哽咽了……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羌族博物馆、抗震纪念园、禹王桥和巴拿恰商业街由东向西依次坐落在新县城,形成了羌文化展示区。今年5月竣工的文化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硬件设施远远超过国家二级文化馆的标准。记者在文化馆的图书馆一楼,随意从书架中抽出了几摞期刊合订本,只见上面都印有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红章,说明这里的刊物有些是捐赠的。在文化馆的音乐室门口,记者看到里面聚集着十多名妇女,有的身边还带着孩子,正跟着音乐教员学唱新歌。夜色降临时,羌族情景歌舞《禹羌部落》便在文化馆的艺术中心拉开了序幕:当金色的风吹遍寨落,他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这一系列羌文化元素中,无不散发着强烈的人间爱和感恩情。
绣不尽的祖国情——
感恩文化产业正在兴起
记者至今难忘去年春天在绵阳采访时见到的一幅羌绣,那是一位老人在高高举起一个“谢”字,震撼人心。羌锈,是当地感恩文化中盛开的一朵奇葩,作为羌文化的代表,不但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还具有潜藏的市场价值。绵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羌绣产业发展,为扶持羌绣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规划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培训绣工1万人、建立羌绣生产基地10个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帮助姐妹们灾后自救,当地妇联等群团组织也为羌绣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记者随绵阳市妇联副主席田秀辉、儿童工作部部长陈秀蓉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妇联主席贾娅,来到了位于新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入口处的北川绣娘——羌族文化生活馆。这里,既是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室,也是羌绣产品的陈列室和博物馆;既是绣庄,也是商铺和培训中心。许多羌绣的精美挂件、服饰和高档艺术装饰品,就是从这里走向市场的。
据公司的女经理张桂熙介绍,这里的羌绣产品分为4类——藏品、精品、商品、产品。藏品以传承羌绣文化为目的,用于收藏和展览。精品、商品和产品,则依照人力、物力的投入分档,市场定价高低不一。公司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有职工86人。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基地加农户,她认为,这种模式将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和培训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张桂熙还告诉记者,公司正式绣娘近300名,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带动周边500余名妇女从事羌绣。正式织布女工有50名左右,带动附近1000名左右妇女纺织夏布。羌绣产业近一年达800万元,夏布达5670万元。
在一楼,记者看到了并排立在地上的三幅大型羌锈,分别表现老北川、震后北川和新北川景象,因地方有限没有挂起来。上到四楼,看到有不少绣娘正飞针走线,还有一些女工在用苎麻织布。张桂熙说,这种手工织出的夏布很受日、韩和马来西亚人的欢迎。
谈到为什么要建立羌族生活文化馆时,张桂熙说,这是羌族文化的传承工程、自救工程、地方经济的带动工程、国家与社会的关怀工程,也是羌族地区的形象工程。一连几个“工程”,表达了她的决心和志向。她打算拓展生活馆的面积,以期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还准备在北川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抢救、保护、宣传羌族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传承、开发、推广羌锈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能够成为一项带动地方经济的文化产业。为此,北川羌族自治县妇联除积极举办羌绣培训班外,还多方争取帮扶羌锈产业的社会力量。(本报记者 任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