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强):8月6日上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召开企业信用积累情况和注意事项提醒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今年全省企业信用积累情况以及市场监管主要做法。
就全省企业信用积累工作,在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管理处处长王小庆介绍了“四点情况”: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2019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开展企业公示信息、登记事项“双随机”抽查检查2次,抽查企业1.17万户,抽查比例为1.7%,达到全年抽查任务的34%。5月中旬,针对未公示2018年度年报企业开展了一次双随机抽查检查,从截至2019年5月仍未年报的28万企业中按3.92%的比例抽取了1.1万户企业作为检查对象。重点检查企业2017年度年报公示信息以及企业即时公示信息是否及时、全面、准确,督促企业及时报送2018年度年报。6月中旬开始,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重点针对全省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公示信息等内容开展了一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共从全省68万企业中随机摇号抽取665户进行检查,抽查率约为1‰。目前这两次抽查已完成检查企业11335户,完成率达到97%。其中未发现问题 6575户,占58%;未按规定公示应当公示的信息1418户,占13%;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294户,占3%;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3048户,占27%,以上抽查结果均已通过公示系统公示。
企业年报公示工作顺利完成。截至今年6月30日,2018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2.68%,同比提高0.99个百分点,在总局企业年报公示情况最新通报中,我省位次稳中有进。从地域看,剔除年报试点单位上饶市,其他10个设区市全部超过年初总局85%的目标任务,其中有9个设区市企业的年报公示率超过了90%,最高的市达到96.34%,省本级也有92.28%。从企业类型看,共有59.6万户内资企业报送了年报,占已报企业数的99%。0.55万户外资企业报送了年报,占1%;从成立时间看,2018年成立企业报送15.9万户,占26.4%;2017年成立企业报送12.3万户,占20.4%;2016年成立企业报送9万户,占15%,2016年后成立企业共报送37.2万户,占已报企业的61.8%,说明我省年报企业中,近三年新成立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且主动年报的意识逐年增强;
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持续深化。继续做好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重点做好对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的提醒工作。依托省局短信平台,提前筛选列异即将届满3年的企业,核对名单后逐一向其法定代表人、联络员发送提示短信1.5万条,对尚未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及时提供指引。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省共有106401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占全省企业总数的13%,19087户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占全省企业总数的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企业信用积累有了新的提升,说明江西信用风景这边独好。从地域看,列异、列严企业最多的城市为南昌市,全省约17%列异、列严企业都在南昌市,主要原因为南昌市企业数量全省最多。而鹰潭市由于企业数量少,列异、列严企业数只占全省总数的1.5%。从列异、列严原因上看,未公示年报及列入异常名录满3年数量最多,分别占了86%、99%。目前全省已有1.6万名任职资格受限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理了变更登记,占列严企业总数的84%。
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取得突破。截至2019年6月30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累计归集公示数据3093.3万条,同比增加548.5万条。其中行政处罚13.4万条、行政许可103万条、登记备案信息727.2万条、泛荣誉信息5.1万条、专利信息3.7万条、标准信息0.6万条、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信息0.7万条、新四版及财产出质登记信息0.5万条、消费提示信息18.2万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结果信息25万条、信用承诺信息17.7万条、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1.3万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息1.7万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9.9万条、公示公告信息82.4万条、司法判决文书0.4万条、企业预警信息2.8万条、公益信息117条,全部归于企业名下,并向社会公示,供社会公众、企业、政府查询使用,将企业置于广泛监督之下,发挥出“公示即监管”“归集即联合惩戒”的威力。
在谈到全省监管部门是如何落实“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办事更快、服务更好、程序更简、花钱更少”时,王小庆总结了以下“六种做法”:
提高异常名录移出速度,让“办事更快”。随着企业对信用的重视,关于移出异常名录的咨询陆续增多。为让广大企业更快完成移出异常名录程序,省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企业异常名录移出速度,符合移出条件的办结时间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大大缩短办事周期。一是设立专用查询电脑。在受理办公室设置专用电脑,供企业自助查询,明确列异原因;二是取消相关证明材料。不再需要企业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等9项证明材料,取消率达到了100%,降低了企业申请的难度;三是制作告知书。明确列出移出异常名录的流程及所需材料,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认真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让“服务更好”。采取多种形式,全力推动企业年报工作。首先,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开通“一部年报咨询热线电话”。二是统一印刷海报8000余份,张贴到地铁、机场。三是在省局官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设置年报宣传栏,公布年报申报流程图及填报须知。四是利用南昌市4000多辆公交汽车、银行网点等滚动屏幕,播放年报提醒信息。五是在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刊登年报提示公告3次。在江西卫视三套和农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电台滚动播出提醒信息。六是5月28日,省局领导带队做客“省政府在线访谈”节目,专门就企业年报公示内容答复网民提问。七是5月31日召开未年报企业约谈提醒会议。八是结合省局 “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做细企业年报工作入园、入社区、入企、入户宣传工作。其次,实施企业年报全覆盖短信提醒。利用“12315”、移动、电信等平台共推送年报提示短信70万余条。最后,借助总部力量推进年报工作。5月15日,按银行、保险、电信等12个领域,分别向我省总部企业推送了分支机构未年报企业名单,共计6806户。
探索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让“程序更简”。代拟了《江西省失信记录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办法》,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予以审议通过并颁布,获国家总局肯定。在公示系统地方频道增设“信用修复”栏目,对于非主观过错且已积极整改到位、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在信用公示平台撤销处罚公示信息或标注“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字样,减轻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今年以来,共修复企业失信信息107条,其中依法依规撤销处罚公示信息87条,标注20条。
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让“花钱更少”。不断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明确监管事项,科学制定计划。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了《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江西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二是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定向抽查。发挥双随机抽查的强震慑作用,针对婴幼儿食品、医疗机构、涉企收费、保健品等领域开展定向抽查。三是做好牵头协调、推进联合监管。落实总局全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当前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联合省人社厅等五部门开展了一次跨部门联合抽查,此次抽查是对企业信用情况的全面检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将切实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四是实现信息共享,落实协同监管。建立健全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将抽查信息、抽查结果通过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子系统推送给了省司法厅、省金融监管局等36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实行限制或禁入,构建社会共治。
促发展拉高线,建立数据分析预警运用机制。一是开展数据分析。运用企业信用数据分析系统,加强企业数据动态监测,对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年报等数据以及购买第三方数据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形成了江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是运用数据预警。通过抽查抽检、投诉热点、大数据监测以及社会组织、舆情监测、媒体报道、社情民意等渠道,收集各类需监测的风险数据,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微观上及时发现市场主体异常行为,明确监管重点,为有效防控市场风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监管的前瞻性和精准性,降低了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和监管风险,构建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据预警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人盯人、普遍撒网的烦苛监管方式,实现了靶向式监管和治理。三是探索数据运用。鼓励支持全省金融机构运用评价评级成果,探索无抵押、无担保质押融资。协调省直有关部门通过购买服务,让信用在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政策性担保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保安全守底线,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充分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注重四种监管,开展联合约束和惩戒。分类监管。公示系统内网已将市场主体分别标识颜色。截至2019年6月30日,绿色市场主体222.41万户,占比87.6%;黄色警示市场主体27.21万户,占比10.72%;橙色警示市场主体2.44万户,占比0.96%;红色警示市场主体1.72万户,占比0.68%。联动监管。全省共拦截失信被执行人20385人次办理注册登记。通过企业全景图等功能,为财园信贷通、诚商信贷通等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提供信用支持。精准监管。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企业信用监管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且没有办理延续手续或注销手续的5176户企业及11000余名被限制任职资格人员担任或兼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情况进行清理。重点监管。落实总局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违法行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登记的违法行为,于3月在全省开展了一次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登记违法行为专项清理行动。截至6月30日,全省共受理群众举报70起,全部妥善处理,其中撤销企业设立登记16起,引导企业办理注销登记8起,办理变更登记1起,通过法院诉讼程序撤销的企业1户。另有44起尚在调查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