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裴文学
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组1293户,有4千余人。在没有担任芦山县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前,骆正冲是龙头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龙门乡进行合村并组,龙头村和古城村被合并为一村,统称古城村,骆正冲被选举为古城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古城村党支部书记来,骆正冲连年冠受上级奖励、获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连续担任村干部20年里,骆正冲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无悔的青春,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古城村这个留有红色火种的山村。
“说的多不如做的多”
17日,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活动室,忙碌了一个上午的骆正冲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吃午饭。没走到大门口,村文书张永昌便拦住了他的去路。“今天有村民问我重建户是如何界定的,有些地方我不太清楚,你的书借来我看看。”
自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后,一本《芦山县“4.20”地震灾后科学重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政策汇编》成了古城村党支部书记骆正冲的贴身之物,不管走哪他都带着这本贴身书,遇到对重建政策不了解的群众,他摊开书本,耐心向其解答疑惑,是当地重建户眼中的“移动宝典”。
初当选为村支书,骆正冲便感觉压力有些大。龙头村和古城村都是龙门乡人数大村,两村加起来共有4000余名村民,一下就给骆正冲增加了1倍的工作量。管理人数增多这还是次要的,因对这位新上任的村支书不了解,原古城村村民对他的为人有些质疑,更有甚者对他颇有微词。
这些质疑和负面言论,骆正冲全都知道,但他没作任何解释。在他看来,“说的多不如做的多,只有做好了事情,群众才不会有质疑,与其解释不如做事。”
过去的古城村,全村仅有1条1.2公里的硬化村道,村民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多数人群外出务工,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要想富还得先修路,接手古城村工作后,骆正冲带领村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2004年至今,在他的带领下,古城村建设通村通组公路14公里,建设田间作业道和堰渠18.6公里;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他开始引导村民结合古城村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茶叶、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结合该村古城坪组的红军文化,他又开始引导群众发展农家庭院经济和红色旅游。
去年,古城村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余元,曾经对骆正冲存在质疑的村民骆华,在谈起骆正冲时也竖起了大拇指,“这位书记没跟错。”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震中龙门乡受损严重。震后,骆正冲不顾家人是否安全、家里房屋是否倒塌,便全力组织力量进行自救,保护全村4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村民高长华告诉记者,地震一发生,骆支书就跨上摩托车冲出家门,冒着余震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巡查情况,招呼大家抓紧救人。震后救灾,骆正冲成了古城村村民的主心骨。
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全村的每个村民聚集点都留下了骆正冲的脚印;第一时间通知村民地震来袭、安全撤离、积极自救、互帮互助,使村民迅速远离危房和危险地方,就近集结在安全地带,较好地稳定了群众情绪。这一切在骆正冲看来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时刻牢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20”强烈地震使古城村绝大多数房屋成危房,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排危迫在眉睫。但老百姓很不理解,骆正冲就带头拆危房,他家的房子是芦山县第一家被拆除的危房,在他的带领下,古城村排危除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危房拆除后,当地村民纷纷将帐篷搭在危房下和公路边,住房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对此,骆正冲将自家油菜地贡献出来,供村民搭建临时过渡房,帮助他们搬离危险地带。
“干工作就得公开、公正、公平”
在日常工作中,骆正冲除了坚持抓好村委会形象建设外,还坚持权为民意,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为灾后重建和谐发展打下了基础。在骆正冲的带领下,古城村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应群众所需。把积极为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抓好形式多样的困难帮扶等放到首位,特别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骆正冲说:“干工作,就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这样群众才会相信你。”重建工作启动之初,古城村很多老百姓对农房重建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导致该村农房重建启动一直很缓慢,骆正冲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进组入户,了解广大群众的心声,倾听村民的愿望和诉求,向他们宣传普及灾后重建各项政策。与此同时,他拆除了自家的过渡房,带头重建新房。
骆正冲深入群众,日夜马不停蹄,不管晴天下雨,脚下沾了多少泥,身上流出多少汗,一心工作生活在群众中,对群众的难事和难题他总是找出答案,用微笑处理矛盾,他的行动感动全村委党员干部群众,村民杨永年流出热泪激动地说:“过去干部由于工作方式不得当,常常激化群众矛盾造成误解,不仅使大家付出大量精力,而且事情一直得不到解决,使我对当地干部满怀怒气。但现在我经过骆支书的耐心教育,用他的善心、美心使我认识到我说理解决问题的地方有了,麻烦事有人帮助解决了,我多年的心病疙瘩终于解开了。”
“要为群众找到挣钱的好路子”
翻开骆正冲随身携带的《芦山县“4.20”地震灾后科学重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政策汇编》,每一页都用黑笔勾出了重点,方便阅读和查看。自中央、省、市、县的农房重建政策出台后,他一直努力学习相关文件,吃透政策、看清思路、摸清情况,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中。
在骆正冲的带领下,古城村重建工作快速推进,重建户全部开工建设、聚居点建设也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古城村737户重建户已全部开工,完工490户,其中入住近100户。
抓住灾后重建这一机遇,骆正冲积极带领当地村民开展产业重建。“灾后重建不仅仅只是修房子,最重要的是要为群众找挣钱的好路子。”骆正冲告诉记者。
“1935年,由徐向前率领的红三十军曾驻扎在古城坪组张家留下,留下了丰富的红军文化。”骆正冲说,灾后重建,古城村还将围绕古城坪组大力打造以红色旅游、度假观光为主的特色旅游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据了解,灾后重建启动后,骆正冲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广大群众积极开展产业重建,打造红色旅游、度假观光,引导群众发展林下养殖。主要产业为传统农业、养殖业和林业,结合芦山县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猕猴桃、畜牧业、林下养殖、茶叶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产业,我村猕猴桃适宜种植面积1000亩,茶叶适宜种植面积880亩,现已发展巨峰葡萄10亩,预计到2014年底,发展猕猴桃270亩、养猪大户10户4000头、养牛大户5户200头、林下养殖10000只、茶叶500亩、竹林3000亩、观光旅游农业5家。
记者手记:骆正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支部书记,在灾难面前,以高度的责任感,无怨无悔的付出,带领出了一支攻坚克难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塑造了农村基层党员勇于担当,踏实做人,勤奋做事的形象,为党在群众中点亮出一道耀眼的光环,灾后重建新村建设呈现一幕幕朝气蓬勃前景。群众说的好,骆正冲书记带领的党支部真是我们百姓心中的一杆称,农民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