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本报记者 邓晓洪 王若冰
昨天早上8点,乡村被薄雾笼罩,路上行人很少,他们将双手插在袖筒里,寒冷的空气让人瑟瑟发抖。这里是崇州怀远镇双河村受灾群众安置点,与外面的寒冷相比,安置点值班办公室在这时已经热闹起来,10多个人排着队,他们手上拿着记着电话号码的小本或纸片,个个在队列中偏出头来,双眼盯着桌子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最先打电话的人语气中充满激动,“新年来了,就想向你们说声谢谢,祝你们新年快乐!”
这些在地震中受灾的村民联系的是原本素不相识的外乡人。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时,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外乡人将无私大爱倾注在了这里,尽管时间不长,但受灾群众却永远将他们记在心中。新年的到来激起一股感恩热潮,在崇州市的10多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值班室的电话成了感恩电话。人们纷纷涌来,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带给曾经无私帮助过他们的外乡人。
镜头1
恩情难忘
用电话重温爱的故事
怀远镇双河新村安置点住着552户2110多人。新年来了,住在板房里的人们相互聊起了一个话题:被地震破坏的生活如今已经回归稳定了,一切重新步入正轨,而这些都与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有关。新的一年来了,他们如今怎么样?“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能够送给他们,但至少能向他们送上一份祝福。”大家关注的话题一时间成了一个焦点,不光在双河新村安置点,其他的安置点也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有人提出是不是派人去向曾经给予过帮助的人们送上一点土特产以表谢意,可那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派人去显然不现实;有人提出给帮助过他们的人寄去贺卡之类的,可人们记下的联系方式实在太少。大家想来想去,“我们至少能用电话传递我们的感恩,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快捷,在电话中聊上几句,也很温暖啊!”
但是,安置点的板房里没有电话,有手机的居民比较少,电话感恩如何来实现?各个安置点将这一想法逐一上报,崇州市援建办得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重视,“我们立即准备,把各个安置点值班室的电话拿出来,用作感恩电话,每个居民都可以打,话费由政府部门承担。”于是,从元旦前两天,每个安置点的值班室电话旁,都多了一个写着“感恩电话”字样的牌子。从那天早上开始,群众排队打电话的场景在寒冷的冬天里构成了一幅让人温暖的风景。每个前来打电话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有关爱的故事,这一故事通过电话在温习着、传递着,不管是受灾群众还是那些前来抗震救灾和参加灾后重建的人,他们都真切地感受着一种让人感动的温情。
镜头2
病床上的她非要丈夫搀扶着来
昨天早上,在双河新村安置点,第一个坐到电话机前的是一名叫张海鹰的中年妇女,她是被丈夫搀扶着来到这里的。从地震后手术到现在,她尚在持续的治疗中,“她应该躺在床上休息的,但一听说开通了感恩电话,她非得要来打个电话给救自己的医生,因为是重庆援建队的医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的丈夫说。
张海鹰患的是左卵巢液性囊腺癌,去年5月12日下午,她正躺在街子镇卫生院手术室的手术台上,麻醉针已经打了,医生正转身拿手术刀,就在这个时候,地震突然发生,她的手术立即中止,被转移到安全地带。地震让她的手术被迫推迟,由于地震使街子镇卫生院受到损坏,而她的癌细胞仍在扩散,“我觉得我只能等死了!”张海鹰对记者说。就在她已经对生命失去信心的时候,她遇到了重庆医疗队的专家袁瑞。
重庆医疗队的袁瑞教授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月13日,她到双河新村安置点义诊,当时张海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医生,没想到袁瑞告诉她:“我能给你提供帮助,我下来会联系你!”张海鹰说,她原本以为仅仅是医生的一句安慰话而已,没想到,第二天袁瑞就安排了人过来接她去崇州市人民医院。经过充分的手术准备后,8月21日,袁瑞亲自主刀为她实施了手术。“崇州是重灾区,需要看病的人很多,袁教授能这么细心地记住病人,而且快速地安排,这让我很感动。”手术过后,张海鹰每个月都要接受放化疗治疗,状况越来越好。10月,袁瑞教授回到了重庆,“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新年来了,我要亲自对她说声谢谢!”电话接通了,话还未出口,张海鹰就有些哽咽了。
在排队等候的人群中,57岁的杨旭琴也是要打给救了自己一命的援建医疗队医生,“我得的也是肿瘤,地震后我好绝望啊。我想,这么大的灾难,大家都忙不过来,还有谁能帮我手术啊,我的生命只能论天过了!”她说,是医疗队的专家及时为她做了手术,让她好好地活下去。崇州市援建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人们对参与援建的重庆医疗队充满感激,是因为医疗队为受灾群众付出了太多,不仅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还帮人们解决了其他许多医疗问题。
镜头3
虽素不相识电话之中分外亲
在排队等候打电话的队伍中,有一名叫罗艳群的村民,她显得有些犹豫,“人家不认识我,但我确实想打个电话给他,会不会有些尴尬啊?”她告诉记者,她要联系的人叫王田,是河北邢台一家建设集团的负责人。在地震发生后,邢台的援建队伍最先来到这里,仅仅用了一个月就把活动板房建起来了,让当时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有了暂时的家。为什么不认识却有对方的电话号码呢?罗艳群说,这里面有个故事。
地震把自己的家震垮后,罗艳群一家就住在用彩条布搭成的简易窝棚里,天气热,地又潮,他们浑身长满了痱子。去年5月底,邢台的援建队抵达崇州市,有600多个人。“当时板房建设地已经确定下来了,他们一到,就把简单的行李往路边一扔,甩开膀子就干起来。”罗艳群说,他们每天早上5点就开工,晚上通常要忙到两三点钟,睡觉都是轮着来,经常连饭都没时间吃。看见援建队的人们很辛苦,罗艳群和村民王建、王文迪等就为他们熬绿豆粥、烧开水等,做好了就往工地上送。一次去送饭的时候,正巧遇到王田,“他是个头头,忙得已经两顿没吃饭了,晒得像个非洲人。”她把饭送上去,非得要让王田把饭吃了才干活。在吃饭的过程中,罗艳群让王田把电话留给她,“我对他说,地震把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亲人,以后我们可以联系的。”王田笑笑,就将电话告诉了她。
电话接通了,王田听说是灾区打来的,还没等罗艳群问候,连忙问受灾群众现在过得怎么样,还需要什么帮助。罗艳群说:“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已经走上正轨了,我特意打电话来说声谢谢你们,希望你能够把我们的问候带给你的同事,我们灾区人民谢谢你们,祝你们新年快乐!”两个人就像久未联系的亲人,一说就是5分钟,要不是后面的人还排着队,他们之间的嘘寒问暖还不知要持续多久。
受灾群众的新年祝福电话不光是打到外省,有一部分也打给了青羊区援建队的人们。村民王建对记者说:“地震后抽起来的地下水都是混浊的,根本无法喝,而送水车送来的水不够用。青羊区援建队仅仅用了20天就帮我们建起一座水厂,让我们用上了干净水,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
镜头4
设感恩墙
让感恩化作重建的强大力量
昨天中午,当记者经过怀远镇的小吃一条街时,看见一家叶儿粑店的工作人员正往一面玻璃墙上贴一张纸,上面写着:“河北清河建设局赵庆安的电话:133××××5198”。店经理王俊书对记者说:“这几天有很多人来向我们要援建队负责人的电话,说要问候一下,别人帮助了我们,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我们干脆就把这个联系方式贴在这面感恩墙上让大家都来抄!”记者这才注意到,她说的“感恩墙”上贴满了照片和文字。
所谓的“感恩墙”,其实是这家叶儿粑店的玻璃墙,上面贴满了照片和文字,照片内容是店老板唐君展拍摄的部队官兵营救被困人员、援建队热火朝天建活动板房等,另外还有部队官兵以及援建队人员留下的要灾区群众振奋精神与困难作斗争的语言,“我们把这些贴出来,一方面是感谢他们帮助了我们,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精神力量。带着一份感恩的心,我们更有信心建设一个新家园。”记者注意到,在这面感恩墙的最突出位置,还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感恩 咱们成都人可以做些什么》。店经理王俊书对记者说,“做感恩墙的目的,不仅是让我们不要忘了这份情意,更是要提醒大家,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好!”
王俊书告诉记者,抗震救灾精神让这里的人们变得更加勤奋。原本关闭的一家家小吃店很快开张经营,许多受灾村民在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后就出去打工挣钱了,“非常让人感动的是,大家不等不靠,想方设法为建设新家园努力。”记者从崇州市有关部门也了解到,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该市很快走出了地震阴霾,“老百姓很是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地干,因而,我们市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进展非常迅速。如今,我们崇州市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这三大产业上了!”
记者手记
细微处传递温暖的力量
村民张海鹰拿着电话对重庆医疗队的袁瑞说:“等我好了,一定要来重庆当面感谢你,要感受一下重庆的山水!”这时,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更亲了。
村民王建说,青羊区援建队加班加点帮助村民建水厂时,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谢意,村民们专门为他们推豆花,“吃了我们做的豆花,他们干得更卖力。”这时,一份小小的情意却变成了一种动力,让灾区的灾后重建速度大大加快。
昨天上午,崇州市援建办的工作人员给重庆援建队的测绘工作组每人送上一条围巾,在寒冷的街头,当他们亲手将围巾围在队员们的脖子上时,温暖在每个人的心中传递。
这些细节很小,小得仿佛是瞬间的动作,可在新年来临的时候,这些细小的动作却让崇州市沉浸在一片温情当中。在细小的动作里,一种温情在彼此之间传递,一种精神也在人们之间传递。心墙被打破了,地域的界限被打破了,彼此之间释放的热情聚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但这股力量却仍然激励着所有的人。
感恩之心,需要我们永存心底,同时也需要我们付出行动。哪怕一点细微的动作,就像崇州市受灾群众拨打感恩电话,也能把祝福送给曾经帮助我们的人,同时也把力量留给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