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终于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男孩的左手似乎骨折了,一位战士用木板小心地夹住他的手臂,细心地缠上了绷带,然后,又慢慢地为男孩喂了一些矿泉水。把男孩放在一块蓝色的木板上,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然而,就在这时,一幕让世界动容的场景出现了:年幼的男孩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记者寻源
这是北川孩子郎真
这是一组被网友广泛转载和传播的照片。在这些照片的下面,网友们往往会写上这样的文字“向解放军敬礼的孩子,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看这张照片,网友们的眼泪似乎怎么也止不住。照片的孩子到底是谁?他现在在哪里?他是否已经恢复健康?
反复搜寻,记者终于找了这组照片原始的出处。这是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在5月13日清晨所拍摄的,地点在北川县城。孩子叫郎真,今年只有3岁。杨卫华的镜头记录下了北川县城灾后那令人痛心的场景,透过他的视线,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小郎真的队礼,还看见了小郎真的爷爷奶奶初见死里逃生的小郎真时失声痛哭的表情。
网友感慨
他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希望
在国内的各大论坛中,甚至,在国外大学的留学生论坛里,这张照片已经让不少人泪流满面了,每个人都在谈论,在振奋,“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这是我看过的最感人的照片,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经学会了感恩。尽管一只胳膊骨折,脸上沾满血污,但他纯净清澈的眼神却令人如此难忘。他只是千万个受难的四川孩子的缩影,面对大灾大难,他们坚强得令人吃惊,令人心痛,更令人佩服。”网友“木格措”在网上这样留言,他说,每看这张照片一次,他就会大哭一场。“这个孩子令人心痛又自豪,他是四川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网友“听说爱情回来过”说自己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在键盘上敲下了这些字。
市民猜测
孩子行礼是为了感恩
“这个队礼,是受灾群众对解放军、武警官兵最高的赞扬!”一位经常在阿坝等地出差的成都市民郭先生激动地说。他认为,小郎真之所以会行这个队礼,是因为他从小就被家人熏陶教育,要对帮助他们上学、生活的人感恩。“在四川的很多地方,不少孩子都是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才得以入学接受教育,所以,那里的大人从小就教育这些孩子,要常怀感恩之心,每次看到来自外面的人、来自外面的车,都要站定,然后行少先队队礼,借此向众人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郭先生说,每当他看见那些正在敬礼的稚嫩面孔时,都会难掩激动之情,而这次,竟然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再次看到了这样一幕让人无法不感动、不落泪的场面。而在网上,记者也看到了不少网友持有与郭先生相同的观点。在众多网友和市民的留言中,记者还注意到,不少人都希望能再见一次郎真,见到他已经恢复健康后的活泼模样,听他说说自己为何要敬礼。
男子努力给妻子死后尊严
图文:男子努力给妻子死后尊严
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 12日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在一瞬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脆弱”的一面,西方媒体在这一特殊时刻开始向这个东方大国投来同情的目光。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组图片,记录下中国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并称此次震灾直接影响四川44个县市和1000万百姓,与比利时的人口数量相当。
几天来,有关地震的图片和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正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但是在中国地震后的混乱中,这名男子坚持认为妻子不应该遗弃在那些尖利的碎石中。
因此,他包含着深情,将她的身体与自已绑在一起——然后用摩托车载着他前往当地的太平间。
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的象征。
消防战士
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
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们,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08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年轻父母
三岁女孩在已逝父母身体下坚持40多小时后获救
在父母身下与死神抗争四十多小时 三岁女孩宋欣宜终获救。
解放军官兵立即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行驶的地方转运。
5月14日,救援人员在喂宋欣宜喝牛奶。
新华网四川北川5月14日电 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13日,记者第一次进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时,就有许多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据进行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介绍,他们在13日8时左右就发现了这名小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遇难的大人身上,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孩子救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这处墙壁已经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
不作美的天公又在13日下了大雨,救援人员赶紧在小女孩头上拉起了一块遮雨布,并拿来牛奶、方便面等食品放到小女孩身边。
13日夜晚是余震不断的雨夜,记者14日早上再次来到北川县城时,有些地方的坍塌变得更加严重。但记者却惊喜地发现,在前一天看见小女孩的地方仍有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说明小女孩还活着!
更令人高兴的是,来自辽宁的救援队员带来了切割机等专用设备,并已经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倾斜的墙壁摇摇欲坠,救援队员一方面紧张地撬动砖头,一方面还要用木头支撑危墙,防止墙壁倒塌伤到小女孩和周围的人们。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的阵阵哭声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因为不知道撬动砖头是否影响到了小女孩的腿,救援人员不敢不用力,又不敢太用力。
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这时距离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7.8级地震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记者看到,刚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颇为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兵立马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行驶的地方转运。
在运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维非常清晰,她告诉记者她已经三岁了,叫宋欣宜,并清楚地词语说出姓名中的每一个字。她还说,自己已经上幼儿园了,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画画。
9时55分,刚到城外的小欣宜幸运地遇到了一名医疗兵,他对欣宜的右腿进行了简单包扎和固定,告诉救援人员一定要快速将小孩送去手术,不然有截肢的危险。
10时10分,小欣宜再一次幸运地遇到了几名医生,他们携带的医疗设备比较全,对小欣宜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处理。
10时15分,担架来到了道路中断的三道拐处,只要翻过这里就可能遇到救护车。在道路中断的地方站着一群人,抬小女孩的担架员还是和其他类似情况一样一边高呼“让开、让开”,一边急速地往前冲。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这时我们才看见,人群中还有来灾区视察的温总理!
温总理来到小欣宜身边亲切地进行了慰问,由于病情紧急,担架并没有过多停留就继续往前。仅仅两分钟后,10时17分,小欣宜就被抬上了来自洛阳协和医院的救护车,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三岁的小欣宜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天灾无情,夺走了她的亲人,但在父母的无私牺牲后,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倾力救援,一定会让她感觉到国家的亲情,社会的亲情。
成都军区空军导弹某旅众官兵
官兵们用嘶哑的嗓子为获救女孩唱生日歌
5月14日20时56分,被强烈地震破坏得到处是残垣断壁的都江堰市,在废墟中被掩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贾正娇,经过34小时26分的营救,终于被成都军区空军导弹某旅的官兵们抬出。在狭窄的洞穴中,响起了所有营救人员和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5月13日10时30分,在特大地震侵袭四川20小时后,刚刚急奔两小时抵达都江堰市一处废墟前执行营救任务的成空导弹某旅官兵,便听到从坍塌的6层楼的最底层传来一个女孩微弱的求救声。
“时间就是生命。”营长宫宗杰迅速成立了党员干部突击队,带领官兵在频发的余震中展开营救。一部分官兵从已经半塌的单元楼的门洞进入,在已经变形得无法打开的门边掏开一个洞,给女孩输氧,维持生命体征。同时官兵不断和女孩交流,稳定她的情绪。另一部分官兵开始从楼的正面清理女孩身体上方10余米厚的砖石和巨大的混凝土块。
16时30分,官兵们已紧张奋战了整整6个小时。为了加快营救速度,减轻女孩身体承受的压力,宫宗杰向当地水电局协调了两台挖掘机,根据女孩掩埋的方位,用巨大的挖掘机吊臂,在女孩和厚厚的废墟之间架起了一个约两米高的空间。随后,官兵们进入空间中开始清理碎石、瓦砾。
17时30分,正在地震灾区慰问救灾部队的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来到废墟前。听到女孩急迫的呼救声,他迅速走进官兵们掏出的墙洞与女孩对话,得知这一天恰好是女孩的20岁生日,他连连鼓励女孩:“孩子,你一定要坚持住,要相信我们会尽快把你救出来!”
在救灾现场,邓政委鼓励官兵们:“人民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女孩救出来!”之后,又反复叮嘱大家要科学施救,不要伤及女孩。
“看见头发了!”21时06分,随着在洞穴里清理砖石的战士发出的欢呼,官兵们的心情不禁为之一振。三级士官梁志松将半个身子爬到洞中,清理女孩头部和身边的碎石,由于空间狭窄,戴上头盔爬不进去,小梁便摘掉头盔用手奋力清理,并用千斤顶抬高空间,再用枕木固定住,横竖两块预制板就紧紧贴着他的后脑,一旦滑落,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连续清理了一个多小时。
夜幕渐渐降临,雨越下越大。在紧张的救援中,时针指向了22时30分。为确保营救的安全有效,宫宗杰和旅干部科长张建桥赶赴都江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请求派专家协助营救。
14日零时30分,中国地震局委派来灾区参加抢险的浙江地震局地震应急处叶处长、结构专业博士石总工程师及成都消防支队的6名官兵先后赶到营救现场。
从那时起,一曲团结一心救助生命的凯歌昂然奏响:
在由挖掘机巨大的吊臂架起的狭窄空间里,成空官兵和消防官兵在地震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继续清石除障。
在侧面的墙洞边,成空官兵两人一组,轮班和女孩讲话,给她唱歌,讲故事,不停地给她输氧、喂葡萄糖……
为确保女孩身体不受伤害,营救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时间从阴雨连绵的上午穿越暴雨如注的深夜,直到骄阳似火的第二天正午。连续的高强度奋战,使许多官兵体力透支,轮班下来的他们只是围着火炉烤烤火、打个盹,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女孩被压在废墟下的身体渐渐显露出来:这个年仅20岁的女孩,被碎石压得爬在仅有二三十厘米的狭窄空间里,左脸着地,头向右扭着,想转一转头都很困难。脖子上横搭着一根木条,右胳膊弯曲着搭在木条上。右腿伸直向后被碎石死死压住……看着女孩难受的样子,官兵们心急如焚。
15时30分,官兵们协助专家为女孩系上了往外拖拉的腰带。但因女孩在洞中的一条胳膊弯曲在脑后,腰带总是滑脱,无法有效固定。
16时07分,腰带好不容易固定好了,官兵们将女孩往外拉,胜利仿佛只有一步之遥时,又发现她的腿被一块预制板压得纹丝不动。
为防止损伤女孩的腿,16时20分,专家决定用挖掘机扩大空间位置。
当挖掘机在“轰隆隆”的巨响中,将钢铁臂膀伸进不断跌落的砖石,在疯狂弥漫的尘土中,官兵们的心不禁揪成了一团,生怕稍有不慎,危及小女孩的生命。三级士官李永海心疼地说:“想一想,她比我妹妹还小,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压在底下!”
而此时,因长时间的重压、心理压力和外面传来的一阵阵轰响,女孩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她开始不停地喝水,不停地呕吐。官兵们努力坚持不断地和她对话。在外面,官兵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清障。因为空间狭窄,只能进去一名官兵,他们便轮流不停歇地挥着铁锨和镐头清理。
17时29分,一次突如其来的余震使废墟上的石块砸下。三级士官梁志松毫不理会眼前的危险,急迫地继续奋战。天渐渐黑了,但流动在营救现场的炽烈的爱,丝毫没有减弱。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洞口的每一点声音都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那就是尽快把女孩救出来!
18时56分,当已经在废墟中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从洞口中被抬出时,连续奋战了34小时26分的官兵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孩子,你还好吗?祝你早日康复!祝你生日快乐!”一直在现场守候的成都军区空军都江堰救灾现场总指挥白广忠少将的祝福,让刚刚逃离死神魔爪的女孩热泪奔涌,官兵们用因过度劳累而变得嘶哑的嗓子齐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5月14日20时56分,被强烈地震破坏得到处是残垣断壁的都江堰市,在废墟中被掩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贾正娇,经过34小时26分的营救,终于被成都军区空军导弹某旅的官兵们抬出。在狭窄的洞穴中,响起了所有营救人员和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5月13日10时30分,在特大地震侵袭四川20小时后,刚刚急奔两小时抵达都江堰市一处废墟前执行营救任务的成空导弹某旅官兵,便听到从坍塌的6层楼的最底层传来一个女孩微弱的求救声。
“时间就是生命。”营长宫宗杰迅速成立了党员干部突击队,带领官兵在频发的余震中展开营救。一部分官兵从已经半塌的单元楼的门洞进入,在已经变形得无法打开的门边掏开一个洞,给女孩输氧,维持生命体征。同时官兵不断和女孩交流,稳定她的情绪。另一部分官兵开始从楼的正面清理女孩身体上方10余米厚的砖石和巨大的混凝土块。
16时30分,官兵们已紧张奋战了整整6个小时。为了加快营救速度,减轻女孩身体承受的压力,宫宗杰向当地水电局协调了两台挖掘机,根据女孩掩埋的方位,用巨大的挖掘机吊臂,在女孩和厚厚的废墟之间架起了一个约两米高的空间。随后,官兵们进入空间中开始清理碎石、瓦砾。
17时30分,正在地震灾区慰问救灾部队的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来到废墟前。听到女孩急迫的呼救声,他迅速走进官兵们掏出的墙洞与女孩对话,得知这一天恰好是女孩的20岁生日,他连连鼓励女孩:“孩子,你一定要坚持住,要相信我们会尽快把你救出来!”
在救灾现场,邓政委鼓励官兵们:“人民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女孩救出来!”之后,又反复叮嘱大家要科学施救,不要伤及女孩。
“看见头发了!”21时06分,随着在洞穴里清理砖石的战士发出的欢呼,官兵们的心情不禁为之一振。三级士官梁志松将半个身子爬到洞中,清理女孩头部和身边的碎石,由于空间狭窄,戴上头盔爬不进去,小梁便摘掉头盔用手奋力清理,并用千斤顶抬高空间,再用枕木固定住,横竖两块预制板就紧紧贴着他的后脑,一旦滑落,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连续清理了一个多小时。
夜幕渐渐降临,雨越下越大。在紧张的救援中,时针指向了22时30分。为确保营救的安全有效,宫宗杰和旅干部科长张建桥赶赴都江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请求派专家协助营救。
14日零时30分,中国地震局委派来灾区参加抢险的浙江地震局地震应急处叶处长、结构专业博士石总工程师及成都消防支队的6名官兵先后赶到营救现场。
从那时起,一曲团结一心救助生命的凯歌昂然奏响:
在由挖掘机巨大的吊臂架起的狭窄空间里,成空官兵和消防官兵在地震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继续清石除障。
在侧面的墙洞边,成空官兵两人一组,轮班和女孩讲话,给她唱歌,讲故事,不停地给她输氧、喂葡萄糖……
为确保女孩身体不受伤害,营救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时间从阴雨连绵的上午穿越暴雨如注的深夜,直到骄阳似火的第二天正午。连续的高强度奋战,使许多官兵体力透支,轮班下来的他们只是围着火炉烤烤火、打个盹,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女孩被压在废墟下的身体渐渐显露出来:这个年仅20岁的女孩,被碎石压得爬在仅有二三十厘米的狭窄空间里,左脸着地,头向右扭着,想转一转头都很困难。脖子上横搭着一根木条,右胳膊弯曲着搭在木条上。右腿伸直向后被碎石死死压住……看着女孩难受的样子,官兵们心急如焚。
15时30分,官兵们协助专家为女孩系上了往外拖拉的腰带。但因女孩在洞中的一条胳膊弯曲在脑后,腰带总是滑脱,无法有效固定。
16时07分,腰带好不容易固定好了,官兵们将女孩往外拉,胜利仿佛只有一步之遥时,又发现她的腿被一块预制板压得纹丝不动。
为防止损伤女孩的腿,16时20分,专家决定用挖掘机扩大空间位置。
当挖掘机在“轰隆隆”的巨响中,将钢铁臂膀伸进不断跌落的砖石,在疯狂弥漫的尘土中,官兵们的心不禁揪成了一团,生怕稍有不慎,危及小女孩的生命。三级士官李永海心疼地说:“想一想,她比我妹妹还小,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压在底下!”
而此时,因长时间的重压、心理压力和外面传来的一阵阵轰响,女孩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她开始不停地喝水,不停地呕吐。官兵们努力坚持不断地和她对话。在外面,官兵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清障。因为空间狭窄,只能进去一名官兵,他们便轮流不停歇地挥着铁锨和镐头清理。
17时29分,一次突如其来的余震使废墟上的石块砸下。三级士官梁志松毫不理会眼前的危险,急迫地继续奋战。天渐渐黑了,但流动在营救现场的炽烈的爱,丝毫没有减弱。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洞口的每一点声音都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那就是尽快把女孩救出来!
18时56分,当已经在废墟中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从洞口中被抬出时,连续奋战了34小时26分的官兵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孩子,你还好吗?祝你早日康复!祝你生日快乐!”一直在现场守候的成都军区空军都江堰救灾现场总指挥白广忠少将的祝福,让刚刚逃离死神魔爪的女孩热泪奔涌,官兵们用因过度劳累而变得嘶哑的嗓子齐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5月14日20时56分,被强烈地震破坏得到处是残垣断壁的都江堰市,在废墟中被掩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贾正娇,经过34小时26分的营救,终于被成都军区空军导弹某旅的官兵们抬出。在狭窄的洞穴中,响起了所有营救人员和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5月13日10时30分,在特大地震侵袭四川20小时后,刚刚急奔两小时抵达都江堰市一处废墟前执行营救任务的成空导弹某旅官兵,便听到从坍塌的6层楼的最底层传来一个女孩微弱的求救声。
“时间就是生命。”营长宫宗杰迅速成立了党员干部突击队,带领官兵在频发的余震中展开营救。一部分官兵从已经半塌的单元楼的门洞进入,在已经变形得无法打开的门边掏开一个洞,给女孩输氧,维持生命体征。同时官兵不断和女孩交流,稳定她的情绪。另一部分官兵开始从楼的正面清理女孩身体上方10余米厚的砖石和巨大的混凝土块。
16时30分,官兵们已紧张奋战了整整6个小时。为了加快营救速度,减轻女孩身体承受的压力,宫宗杰向当地水电局协调了两台挖掘机,根据女孩掩埋的方位,用巨大的挖掘机吊臂,在女孩和厚厚的废墟之间架起了一个约两米高的空间。随后,官兵们进入空间中开始清理碎石、瓦砾。
17时30分,正在地震灾区慰问救灾部队的空军政委邓昌友上将来到废墟前。听到女孩急迫的呼救声,他迅速走进官兵们掏出的墙洞与女孩对话,得知这一天恰好是女孩的20岁生日,他连连鼓励女孩:“孩子,你一定要坚持住,要相信我们会尽快把你救出来!”
在救灾现场,邓政委鼓励官兵们:“人民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女孩救出来!”之后,又反复叮嘱大家要科学施救,不要伤及女孩。
“看见头发了!”21时06分,随着在洞穴里清理砖石的战士发出的欢呼,官兵们的心情不禁为之一振。三级士官梁志松将半个身子爬到洞中,清理女孩头部和身边的碎石,由于空间狭窄,戴上头盔爬不进去,小梁便摘掉头盔用手奋力清理,并用千斤顶抬高空间,再用枕木固定住,横竖两块预制板就紧紧贴着他的后脑,一旦滑落,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连续清理了一个多小时。
夜幕渐渐降临,雨越下越大。在紧张的救援中,时针指向了22时30分。为确保营救的安全有效,宫宗杰和旅干部科长张建桥赶赴都江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请求派专家协助营救。
14日零时30分,中国地震局委派来灾区参加抢险的浙江地震局地震应急处叶处长、结构专业博士石总工程师及成都消防支队的6名官兵先后赶到营救现场。
从那时起,一曲团结一心救助生命的凯歌昂然奏响:
在由挖掘机巨大的吊臂架起的狭窄空间里,成空官兵和消防官兵在地震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继续清石除障。
在侧面的墙洞边,成空官兵两人一组,轮班和女孩讲话,给她唱歌,讲故事,不停地给她输氧、喂葡萄糖……
为确保女孩身体不受伤害,营救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时间从阴雨连绵的上午穿越暴雨如注的深夜,直到骄阳似火的第二天正午。连续的高强度奋战,使许多官兵体力透支,轮班下来的他们只是围着火炉烤烤火、打个盹,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女孩被压在废墟下的身体渐渐显露出来:这个年仅20岁的女孩,被碎石压得爬在仅有二三十厘米的狭窄空间里,左脸着地,头向右扭着,想转一转头都很困难。脖子上横搭着一根木条,右胳膊弯曲着搭在木条上。右腿伸直向后被碎石死死压住……看着女孩难受的样子,官兵们心急如焚。
15时30分,官兵们协助专家为女孩系上了往外拖拉的腰带。但因女孩在洞中的一条胳膊弯曲在脑后,腰带总是滑脱,无法有效固定。
16时07分,腰带好不容易固定好了,官兵们将女孩往外拉,胜利仿佛只有一步之遥时,又发现她的腿被一块预制板压得纹丝不动。
为防止损伤女孩的腿,16时20分,专家决定用挖掘机扩大空间位置。
当挖掘机在“轰隆隆”的巨响中,将钢铁臂膀伸进不断跌落的砖石,在疯狂弥漫的尘土中,官兵们的心不禁揪成了一团,生怕稍有不慎,危及小女孩的生命。三级士官李永海心疼地说:“想一想,她比我妹妹还小,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压在底下!”
而此时,因长时间的重压、心理压力和外面传来的一阵阵轰响,女孩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她开始不停地喝水,不停地呕吐。官兵们努力坚持不断地和她对话。在外面,官兵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清障。因为空间狭窄,只能进去一名官兵,他们便轮流不停歇地挥着铁锨和镐头清理。
17时29分,一次突如其来的余震使废墟上的石块砸下。三级士官梁志松毫不理会眼前的危险,急迫地继续奋战。天渐渐黑了,但流动在营救现场的炽烈的爱,丝毫没有减弱。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洞口的每一点声音都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那就是尽快把女孩救出来!
18时56分,当已经在废墟中压了54小时28分的女孩从洞口中被抬出时,连续奋战了34小时26分的官兵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孩子,你还好吗?祝你早日康复!祝你生日快乐!”一直在现场守候的成都军区空军都江堰救灾现场总指挥白广忠少将的祝福,让刚刚逃离死神魔爪的女孩热泪奔涌,官兵们用因过度劳累而变得嘶哑的嗓子齐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陈晓沪: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
直击地震:怀孕女护士奋力抢救病人后流产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在成功转移了病人后,她却先兆流产,孩子无法保住!
地震发生时,她不停转移病人
省医院内分泌科在第二住院大楼21楼,5月12日当天共有68名病人,其中一半是无法自行行走的重病患者。下午2时28分,正在营养科3楼庆祝护士节的人们突然感觉整栋房屋摇晃不已,“地震了!快回科室,组织自救,转移病人!”陈晓沪和同事急忙赶回自己所在的科室。两天前,她才刚知道检查结果——自己怀有身孕一个多月。
回到病房里,陈晓沪忙着转移病人,安慰着不知所措的家属,让能走的病员由家属扶着从楼梯下去,却忘记自己有孕在身。33床的66岁大爷黎志万,患有肾病,全身重度水肿,整个身体被涨得透亮,估计有100多斤。而照顾他的,是其弟弟——63岁左腿瘸了的黎志明。
两位老人,行动不便!陈晓沪冲进黎大爷的病房,在家属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将大爷背起,直往电梯跑去。由于需要疏散的病人很多,陈晓沪放下黎大爷,和同事先将一个70多岁的婆婆,连人带床一起抬进电梯。转过身来,她又将黎大爷推进去。
病人转移了, 她却失去了孩子
那时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劲。”说起当时搬运病人的情景,陈晓沪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转移完病人后,她又和同事再次上楼为重症病人抬床,拿棉被,还将需要输氧病人的氧气罐抬了几个到楼下,并迅速地为病人继续进行治疗。“所有医务人员和我一样,都在搬运病人、拿药品和氧气罐等器械,往返不知多少趟了!没人考虑到自己的安危,我只记得那些无法自己走动病人,眼神里充满无奈和惊恐。”
到了下午4时许,陈晓沪突然觉得自己腹部、腰部非常疼痛。医生面带遗憾地告诉她:“这是先兆流产!孩子恐怕没办法……”下午6时许,由于情况非常特殊,陈晓沪被劝回家休整。
昨日上午8时许,医院救护压力持续增大,不顾丈夫和父母的强力阻挠,昨日的上班时间,陈晓沪准时出现在了科室,正式恢复上班。“换成别人都会那么做,更何况我还年轻,还有机会要小孩……”面对记者,陈晓沪淡淡地说。
一位年轻母亲
母亲临死手机留言 襁褓婴孩奇迹生还
“宝贝,如果你活着,记住我爱你。”
3个月的孩子压在她冰冷的身下,母亲手机留言:
●现场声音“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人物档案一位母亲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摸了几下,他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却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现场声音“咬紧牙挺过去。”
●人物档案邓贵波夫妇
●地点绵竹
埋葬女儿尸体后夫妇俩坚持挺下去
在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金山村村民五组,一对夫妇和其他两个人正用木桩搭建防震帐篷。男的用铁锹在地上挖坑,偶尔歇息一下时,眉头紧锁。女的站在一边,目光里满是哀痛。
他们唯一的10岁女儿在镇小学上课时,地震造成教学楼坍塌,不幸遇难。
“昨天见到女娃儿了。”妻子王申凤说。她没有哭,但声音很微弱。15日,她女儿的遗体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中挖出,夫妻俩埋葬了女儿的遗体。丈夫邓贵波在附近的磷矿工作。地震发生时正在井下,他和工友花了3个小时才从矿井里爬出来,回到家里。
这对夫妇和其他四户人挤在两个用细木杆临时搭建的小防震棚里,他们现在正在用粗木桩搭建一个大的防震棚。
夫妇俩的7间房在地震中彻底垮塌,电视、冰箱等大家电全部被砸坏了。不过,家里的食物还够用10天。
“接下来怎么办?”记者问。“一步一步走吧。国家在帮我们,我们自己也努力,咬紧牙挺过去吧。”王申凤回答。
16日上午,新来的一支解放军医疗队运来上百顶新帐篷,大学生志愿者送来了药品。解放军直升机继续在上空盘旋,执行救灾任务。
●现场声音“只要人在,一切都好说。”
●人物档案绵竹灾民
●地点绵竹
农民们开始播种水稻
汶川大地震使邻近的绵竹市数十万群众往日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
住在剑南春酒厂附近一间避震篷里的刘章玉一直担心三妹一家三口的下落,直到15日才打通电话。原来三妹两口在灾情相对较轻的绵竹新市镇,目前没有危险,他们也一直在与亲人联系。三妹的儿子是警察,正在绵竹拱星镇重灾区参与救灾。她们互相安慰对方:“只要人在,一切都好说。”
地处山前的遵道镇秦家坎村受灾严重。村民刘军家里只有去年结婚时贴着“囍”字的卧室门还直立着,他的爷爷在地震时被自家大门砸倒遇难,一家人强忍悲痛,掩埋了亲人后,开始清理废墟里有用的东西。
绵竹灾区通了电话信号后,部分受灾群众在外地亲人的劝说下,乘车离开了灾区。但更多的群众选择了留下来,住在绵竹市区西郊一间帐篷里的母述蓉表示,远在四川盐亭县的哥哥多次打电话让他们全家去避难都被她拒绝了。她说:“我一定要留下来重建家园。”16日,在齐天、孝德等灾情相对较轻的乡镇,记者看到很多受灾农民已经开始生产自救,虽然仍旧住在帐篷里,他们却在一边收割小麦、油菜子,一边播种水稻。
●现场声音“起个小名叫摇摇”
●人物档案地震后出生的女婴
●地点绵竹
5月12日14时35分
她在震后七分钟诞生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震区绵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名孕妇正在进行剖腹产手术。14时28分的主震过后仅仅7分钟,一个小生命安全地降生在了仍在摇晃的手术车上。
记者15日在绵阳市人民医院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见到了这名女婴,她正安祥地躺在妈妈怀里吃奶。母亲胡晓玥回忆说,她大概是12日14时进入手术室,由于是局部麻醉,她还清楚地记得地震来袭时的情景。当时她看见无影灯剧烈摇晃,还听到周围的柜子发出碰撞的声音。这时,周围的医生和护士都上前抱住她,努力稳定住晃动的手术床,不让她掉下去。
医生和护士打着手电继续手术,并于14时35分接生出一名女婴。手术医生张瑛也是一名女性,当时镇定地完成了手术,但下来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接连和护士抱头痛哭了两场。
孩子的爸爸景术茂说,他打算为这个健健康康的小家伙起个小名叫“摇摇”,以纪念她在摇晃的手术车上降生。
都江堰年轻母亲
母亲临终喂奶 女婴含乳头生还
龚晋是一名年轻的妇科医生,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妇科工作。5月12日刚好飞抵成都探亲。5月13日,龚晋来到重灾区都江堰参与救援,他在现场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三天来,他抢救近200名伤者。回忆起连续几日的救援场景,龚晋不胜唏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龚晋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龚晋掩面而泣。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妇产科见惯了初生的妈妈给自己孩子喂奶的场景,而此时此刻,这样一个幸福的场景却让他产生无法抑制的悲恸。
宋雪梅:年轻母亲
母爱伟大日本搜救队员流泪默哀
地震来临,28岁的母亲将75天的女儿紧紧搂在怀里,母女俩都在灾难中去世。昨日7时,经过长达15小时营救,日本国际紧急救援队刨出这对母女,大家深为这名母亲的伟大而感叹。作为这次大地震第一支抵达现场的国际救援队,日本国际紧急救援队下一个目的地就是灾情更重的北川。
救援:日本救援队找到母女
宋雪梅,28岁,生下女儿才75天。12日中午,灾难降临了。
前日16时,日本救援队赶到青川县城展开搜救行动。据介绍,搜救队员先用生命探测仪确定遗体位置,再用吊车将四周水泥板吊起。靠近遗体后,众多日本队员戴上手套,将砖块一块块搬走。昨日7时,母女俩现身了:宋雪梅还将女儿紧紧楼在怀里,倒在卧室与家门之间。救援人员分析,地震时,母女正在卧室,母亲抱起女儿往大门冲,倒塌的楼房将二人埋住,母亲双手护住怀里的女儿。
默哀:救援队员为母爱流泪
昨日7时30分,母女俩的遗体放在一个担架上,蒙着一块白布,日本搜救队员站列两旁,低头为死者默哀。一些日本队员不停地擦拭眼泪。“这名母亲太伟大了,她一直都是紧紧搂着女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将母女俩送上殡仪车后,参与救援的人员毕恭毕敬,向母女俩举手致敬,目送母女俩离去。
搜救人员陆续离开了现场,宋母还在不停地流泪,哭声沙哑。她望着中医院宿舍,那里曾喜迎一个幼小生命的诞生,那里曾经欢声笑语,现在却已成废墟。
蒋晓娟:江油市公安局女巡警
29岁女巡警两天哺乳8个灾区婴儿
我的娃是娃,灾民的娃也是娃,他们都是妈的娃。
——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29岁女警蒋晓娟
救灾棚,人头攒动。看到饿得哇哇大哭的婴儿,刚做妈妈不久的女民警解开警服扣子,当众坐下,给襁褓中的孩子哺起乳来——近几天,这个感人的故事,在江油市城区各灾民安置点流传。故事的主人公,是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29岁的女民警蒋晓娟——两天时间里,她的乳汁,喂养了3个嗷嗷待哺的灾民婴儿和5个被解救的婴儿。
灾民母亲:“我的娃好有福气哦”
“这个女娃儿的心肠好慈悲啊!”昨日,在江油市太白大道中段附近的北川灾民安置点,当记者打听这件事时,61岁杨春香老人站起来,把怀里的孩子高高举起向记者示意。
孩子乳名彬彬,是她的侄孙儿,刚满6个月。听说记者采访,彬彬爸爸妈妈快步走来。36岁的妈妈陈堂华说,因为受惊吓,加之连日奔波营养跟不上,自己断了奶水,孩子不习惯奶粉,经常饿得大哭。16日下午5点过,突然来了一个年轻女警,问了两句,解开衣服就抱过孩子,喂起奶来。“我们农村的娃儿,这几天四处跑,也没咋收拾,”陈堂华眼圈红了,“那个女警察长得漂亮,穿得也整齐……我的娃好有福气哦!”
据陈堂华夫妇讲,前日下午和昨日上午,这个女警察还喂了另两个灾民的娃。在安置点门口的帐篷上,记者见到一个告示:急需奶粉棉被。据工作人员说,告示在张贴时被巡逻民警看到,不久蒋晓娟就来了。
警花妈妈:“奶几个娃没啥好讲的”
在寻找蒋晓娟时,记者意外遇见了她同事的爱人雷娟,雷娟告诉了记者一个意外情况:“小娟真是个热心肠,中午刚刚又奶了5个娃娃。”雷娟说,16日晚,江油警方在火车站挡获几个可疑的人,带着5个生下不到10天的婴儿,孩子们被送到福利院,这里没有婴儿奶粉。蒋晓娟得知后,去福利院让孩子吃了一个饱。据雷娟讲,蒋晓娟的爱人在部队,自己带着6个月大的婴儿,地震后,她把孩子交给妈妈,天天执勤上岗,早出晚归。
记者辗转找到蒋晓娟所在的江油市公安局抗震抢险指挥部,一见记者,她立即不好意思起来:“警察的身体好,妈妈生活照料得好,奶几个娃没得啥好讲的。”记者想多了解些情况,她拒绝多说:“天下的女人心肠都是软的,天下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我的娃是娃,灾民的娃也是娃,他们都是妈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