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大地震震惊大地,芦山告急、宝兴告急、雨城告急……一座座美丽的县城瞬间满目疮痍,建筑倒塌,人员被困。
灾情发生后,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消防大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感,迅速启动地震救援预案,进入一级战备,义无反顾地冲锋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第一时间成立2支救援小组,分别在雨城区和芦山县展开生死大救援,连续奋战了6个昼夜,部队官兵牢记“搜索不抛弃每一个角落,抢救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原则,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抢救被埋、被困群众,疏散和救治伤员,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截至目前,共开展抢险救援81次,救出被困人员28人,疏散群众3150人,抢救物资价值880万元,搭建救灾帐篷220顶,送水260余吨,组织开展灾民安置点防火巡查160人次,配置灭火器1000具,临时消防水源200处,开展灾民安置点灭火器应急演练12次,开展灾民安置点消防安全培训4次,发放各类防火标识标牌和宣传资料30000余份,赢得了灾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看望慰问雨城消防救援队时充分肯定了救援队的救援工作。黄明说:同志们顽强战斗、科学施救,不愧为功勋卓著的队伍、不愧为人民的铁军,部党委为大家感到骄傲,并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紧急集合,雅安发生大地震
2013年4月20日早上8时02分,一股强烈的震动唤醒了正在睡眠中的雅安人民,“地震了”!在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地震了,刚刚组织中队人员开饭的平江路消防中队指导员张荣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立即组织中队全体官兵紧急集合;虽然不知道是哪边发生了地震,但是张指导员立即要求全体中队按照地震救援拉练的部署做好地震救援准备。此时,教导员郭人昆、大队长杨柳松相继赶到,成立以教导员、大队长为队长的雨城区消防地震救援队,分为2个救援小组,一组由郭人昆教导员率领抢险救援班在雨城区境内展开救援;另一组由杨柳松大队长率领轻型地震救援队做好准备,随时赶赴芦山增援。
急速出动,救援小组徒步挺进
8时05分,中队接到群众报警,位于康雅苑B栋有5名群众被困15楼电梯,情况危急。教导员郭人昆率领平江路消防中队指导员张荣及7名消防战士赶赴现场救援,利用撬杠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成为雨城区震后第一批救出的被困人员。
9时许,雨城区消防大队救援队接到命令,立即组织救援小组赶赴芦山开展救援,雨城区消防救援队立即抽调17名骨干官兵组成雨城“芦山4.20”救援小组乘坐3辆车急速前进。10时许,雨城消防救援队到达芦山,救援队本着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没有片刻休息,又立即组织队伍往双石镇方向挺进。
在救援队伍行进了20分钟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那么乐观,通往双石镇的公路已被完全阻断,经询问,有近8公里的路程车辆无法行进,部分地段严重受阻,单人徒手都难以翻越。为了能够及时到达灾区,更快救出被困人员,杨柳松大队长果断作出决定:舍弃车辆,扛地震救援装备徒步前进,近500公斤的地震救援装备由14个人负责徒步行进了1个小时40分钟到达双石镇。
在行进中,一边是滚落碎石的高山,一边是深近20米的悬崖,余震震落的石头多次打在队员们的头盔上,在其中一处跨度达30多米的山体滑坡处,队员们咬紧牙关,踩着脚下时不时晃动的石头,根本顾不上上面的巨石是否会垮塌下来,队员们脚起泡了,磨烂了,都没有人在乎,脚步只是快速机械的前进着,只想快速到达目的地展开救援。
生死救援,雨城消防不辱使命
救援队到达双石镇后,村舍房屋倒塌、满目疮痍,队员们更加揪心了。在双石镇村口,一名孕妇在地震中头部和脚部受伤,受地震影响,孩子快要出生了,必须及时得到救援,否则母子不保。救援队没有像往常一样将伤者抬出受灾镇,而是将孕妇送至当地卫生院,组织当地医生及时对孕妇进行救治。
同时,在雨城区驻守的另一组救援队接到心报警:中里镇龙泉村一中年妇女被埋在房屋废虚之下,情况紧急,郭人昆教导员率副中队长李檐博及七名消防战士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环境十分复杂,中年妇女被压在三层水泥板下面,营救很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死亡。经过实地侦察后,官兵只能用手刨,不能使用大型机械,以防对被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并做好防塌措施,经过近四个半小时极力营救,终于成功救出该名中年妇女。在救援中,副中队长李檐博的手套磨破了,双手磨出了血,他的右脚踝在余震中扭伤,但他没有停下,他说:在这个时候没有撤退,就算余震使建筑倒下来,我们也要为群众抗住。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尽快将“她”救出来!”。
此时,赶赴芦山的救援小组正在双石镇开展救援,疏散被困群众,帮助群众抢救贵重物资。12时许,雨城消防救援队接到命令:急速往芦山县太平镇方向赶赴。救援小组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乘坐一辆农用车历经30分钟赶到太平镇,与此同时,雅安其他消防救援队也赶到现场,成为第一支到达太平镇的救援力量。
在太平镇,雨城消防救援队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负责太平镇老年活动中心到镇政府区域的搜救任务,救援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利用手持扩音器大声呼喊群众疏散至安全地带,深入每一个建筑查看是否还有人未撤出,在几次严重的垮塌点,救援队通过破拆工具切割楼板钢筋和用手挖掘的方式搜寻被困者。同时,雨城消防大队救援队分为4个小组,分别由四个骨干带队往顺河村1-5组开展疏散,太平镇各村组之间分布广泛,居民户更是零零散散,有些在高山深处,有些在河流边上,搜救起来十分困难,大队长杨柳松要求各救援小组不错过任何一个点,并带领一个小分队往最远处搜救。此时,已临近深夜,雨城区消防大队参谋赖松凤带领队员邹剑锋、郑海波还在紧张的开展搜救工作,救援小组在镇医院一层最后一个房间,听到了细微的声音,救援小组迅速将房门打开后,发现一名伤者,头上流着血,救援小组立即展开救援,清除其周围掉落的吊顶板,迅速将伤者送到最近的医疗点。
平江路消防中队指导员率领另一小分队在搜索中,突然遇到余震,一名中年男子被余震震下的卷帘门卡住,救援小分队立即组织开展营救,冒着余震袭来可能带来的危险,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救援队一直开展搜救,在确认无人员被困后,救援队开始为灾民抢救贵重物品和牲畜,搭建晚上住宿的简易帐篷,直至21日凌晨1点多才开始安营休息。
紧急驰援,挺进宝兴第一线
两天两夜,中队官兵深入灾区前线,休息时间不足6小时,22日早上7时15分,中队官兵接到驰援宝兴的命令,未作休整的平江路消防中队副中队长魏国政带领中队7名官兵,乘坐一辆抢险救援车,火速赶往宝兴。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72小时的救援黄金时期,是抢救人员的最重要的时期,中队官兵马不停蹄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在几个垮塌严重点,中队官兵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全面搜索,通过破拆工具切割楼板钢筋和用手挖掘的方式搜寻被困者。晚上20时16分,救援小组接到一个求救信号,一名中年妇女返回家中拿过夜的棉被时,发生余震,导致脚、膝盖被严重砸伤,中队官兵紧急携带救援装备前往营救。中队官兵利用无齿锯将房门破开,对受伤的妇女进行医疗救助,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助。
以服务受灾群众为首要工作
震后,受灾群众生活条件艰苦,住房、食品、生活用水等都受到限制,雨城区消防大队从地震当天开始,就以服务受灾群众为当前首要工作。地震后,群众用水困难,大队及时开展为群众送水工作,不分昼夜,郭人昆教导员说到:哪里有需要我们就送到哪里,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命令。先后为上里、中里、多营等地送去生活用水200余吨。20日晚上,大批群众露宿在外,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或安置点内,大队组织精干力量,放弃休整时间,投入到防火巡查工作中。雨城区消防大队参谋王巧,地震时,休假在家,震后第一时间赶回驻地,投入到帐篷区的防火巡查工作中,从晚上6点到凌晨,身为女子的她没有做任何的休息,一边帮助群众整改身边的火灾隐患,还不忘以女性的细心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次日,又随着防火巡查组,深入芦山重灾区开展灾民安置点火灾防控工作,协助发放灭火器、消防宣传单等,连续奋战3个昼夜。
震后第二天,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城区几个街道办事处、中里、上里等地都设立了灾民安置点,安置点大的数量达500顶帐篷,居住群众3000余人,火灾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留守雨城区的教导员郭人昆、参谋李铭峰深知责任重大,立即组织落实了1000具灭火器发放至各个安置点,先后辗转51个大、小安置点,开展消防基本知识宣传普及,发放灾区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单20000余份。
震后第三天凌晨3点,赴芦山救援的队伍回到雨城,早上7点,大队召开震后第一次行政办公例会,强调:一定要把帐篷区和安置点的消防工作做好、做扎实,确保不发生一起火灾。随后几天,大队全体干警全部投入到安置点一线开展防火巡查工作,为每个安置点设置了临时消防水源,目前,火灾防控工作还在继续开展。
心系群众,彰显鱼水深情
雨城区消防救援队第一时间出动,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舍己为人,不畏艰险,受到了受灾群众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太平镇,受灾居民拿着从家中抢救出来的瓜子硬是要队员吃一点,在顺河村五组,在帮助灾民安置了临时住宿点后,灾民拿出仅有的四瓶饮料要我们收下。在雨城区平江路消防中队,感恩的受灾群众送来了他们自己养的一头猪,还有自己用大米酿造的水酒。大难无情人有情,拯救生命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救援官兵不顾高强度的工作,不顾自己身体上的受伤,用他们的行动来拯救地震带来的更大创伤,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