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大爱 有一颗心叫感恩 有一种志叫奋进……”
不久前,香港九龙工业学校礼堂里,由来自四川省汶川映秀七一中学的44名师生组成的“访港感恩交流团”(以下简称“交流团”)与香港各界人士数百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感恩晚会”。晚会上,映秀中学阳光合唱团师生们合唱的《东方之珠》、《我和我的祖国》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位香港同胞。原生态的羌族歌声、美丽的藏族舞蹈、热情的锅庄……也让香港九龙工业学校的夜晚分外美丽!晚会的最后,访问团的孩子们邀请台下所有嘉宾、志愿者一起,大家手拉手共同跳起了藏族的锅庄。
“大家都很开心,不管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还是民族融合的角度,都是很好的促进和交流,表达出来一个共同的心声,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中国人。”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道出自己的感受。
据四川省科协港澳台部部长崔俊伟介绍,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香港众多爱心团体奔赴灾区,开启了四川省科协与香港工程界、实业界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工作。次交流活动是四川省科协与香港爱心团体共同组织的,主要是感谢香港同胞对地震灾区的无私援助,促进两地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自强不息汶川精神感动全场
在“交流团”里,有一个特别的小姑娘,她就是晚会当天《亲亲阳光》的表演者女孩汤星月,14岁的汤星月因为患有髋关节脱离症,身高只有一米, 是5.12大地震中幸存者之一。地震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小星月都不大讲话,是学校阳光合唱团组织的唱歌活动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晚会上,她也把她的快乐带给了现场的观众们,大家随着她的歌声打起了节拍,“我觉得看见她在台上表演我特别的感动,小星月身上展现出来的快乐正是地震灾区人民坚强奋进、自强不息、乐观开朗的精神。”现场观看表演的香港同胞这样评价小星月。
感受香港传统 川港喜庆团聚
在港期间,除了感受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师生们也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在香港的积淀。游览元朗屏山的文物径、品尝香港新界围村的原住民传统美食——“盆菜”。本次活动的组织方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林丽娟小姐介绍,“过去,香港农村里有喜庆事,便在空旷的地方,配以木台木凳,以木炭加热,大家围着热烘烘的盆菜,一边品尝,一边庆祝。人们喜欢逢年过节时吃盆菜,盆菜就有了喜庆团聚的意义。我们特别安排内地和香港的同学们一起品尝盆菜,也代表着我们两地的喜庆相聚。”
志愿者精神依然在闪光
在“交流团”的队伍里,有一群特殊的成员,他们是来自香港九龙工业学校及可誉学校的志愿者同学们。从下飞机开始,这群志愿者们便全程陪同着来自映秀的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时间,可志愿者同学的热情与细致让来自汶川的师生们深深感动。“他们真的太好了!我被蚊子叮得满身是包,有志愿者看见后第二天就给我送来了驱蚊水!让我觉得太感动了!”“听说我们要离开香港了,有两个志愿者顶着正午的大太阳去给我们买礼物,他们对我们太好了。”说起香港的志愿者,来自四川的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而“交流团”此行还有香港爱心团体也派出志愿者轮流陪同,比如社促会、香港5.12年青工程师大联盟、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工程及科技学会香港分会、泛亚教育中心等也分别派出志愿者轮流服务。
九龙工业学校校长蔡崇机说:“我们特地安排志愿者全程陪同,就是为了让交流更深入,其实我们的同学在服务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收获。四川师生们带来的感恩之情也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 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就是爱心的接力,每一个人多做服务他人的好事,社会就会很美好。”
交流让我们的心更贴近
短短五天的交流里,来自映秀中学的孩子们与香港的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四川的孩子们跟香港的孩子们学粤语,香港的孩子们跟四川的孩子们学唱羌族歌曲。
可誉学校中六年级的张芷函则告诉记者:“ 四川的朋友特别的淳朴,他们对人都特别真诚,我们玩得非常开心,我们分享快乐,他们让我们品尝四川的零食,我们也请他们吃香港的特色小吃,他们教我们四川话,我们教他们粤语,我们已经约定好了明年去映秀!”
蔡崇机说,“这样的交流让映秀的同学们和香港的同学都深入的互相了解各自的的生活、学习。也让他们明白,大家都需要为明天而努力,都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也更深刻的让我们的同学们体会和理解对于祖国的感情,并愿为振兴中华出一份力。”
约定明年再相聚 未来将扩大交流
再美丽的相聚都有离别,但离别也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短短5天的行程仍然很快就结束了。不过同学们却约定了明年映秀再相聚。而作为大力支持四川灾后重建的爱心人士,香港工程界社促会高级副主席严建平表示:“这次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让映秀的师生们感受到香港同胞长期的关怀,他们有困难时不是孤独面对,香港同胞都是支持他们的。以后川港交流还会加强,增强两地的友谊。我们香港团体,也愿意继续像过去四年一样,对四川同胞予以支持。我们已经与四川省科协约定明年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期间再去映秀。”
曾经全程参与援建德阳袁家小学的工程师黄曦诺也表示:“四川的重建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是怎么更深入地交流,作为工程师,怎样将新的技术应用、融入到生活,对我们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也很愿意与内地的共同交流与探讨。”
黄竞跃也对四川与香港未来的活动充满了期望:“我们以后还会继续深化川港交流,同时这种交流我们也会从灾后重建、感恩系列向纵深推进。我们会考虑与香港工程界进行更专业,更细致、更符合专业特征的深度交流。这次交流非常的成功,也促进了川港两地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香港很多优秀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港方丰富的教育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教育界思考和学习。” (四川科技报 马静璠 编辑: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