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感恩网:传播感恩文化,传承大爱精神!
2012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也是第1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如今,雷锋精神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他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不求回报,他们的精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13年来,随着我市各个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志愿者,他们将志愿服务化为自觉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罗兴美:
身残志坚
隐形翅膀挥舞精彩人生
“罗老师,南沙群岛上有鲨鱼吗?”“罗老师,长大后我能不能跟达芬奇一样当个有名的画家啊?”一堂小学语文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一名有着“断臂维纳斯”之称的语文老师提问。
24岁的罗兴美是个美丽的石棉女孩。1998年,她因一次医疗事故失去了右臂,但坚强的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相反,这更让她发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不易。2010年大学毕业后,别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而她却毅然选择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为家乡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由于身体残疾,罗兴美在石棉县先锋乡博爱小学的支教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用钢笔写字还行,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就很恼火了。”罗兴美说,因为失去右臂,平时写字、做家务全靠不太灵活的左手,现在要用左手写粉笔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刚开始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写得很不好看,甚至看不出什么字,学生常嘲笑我的字写得好难看。”罗兴美回忆着初为老师时的情景,正常人写字都是从左至右,而她却要从右至左写,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让人很难认出写的什么字,也因此遭到不少学生的嘲笑。然而,这并没有让罗兴美气馁,她趁着周末和节假日放假的时候,将学校剩下的粉笔头带回家在木板上练习,一次又一次,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罗兴美终于能够将粉笔字写得有模有样,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支教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也充满着温暖和感动。”2011年11月,罗兴美的母亲因生病卧床不起,罗兴美的父亲和哥哥在外务工,于是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她平时除了上课,还得回家做家务,晚上还得从先锋乡跑到县城医院照顾母亲,那段时间,罗兴美忙得晕头转向,甚至忘了自己的生日。
2011年11月的某一天,当罗兴美踏进教室的时候,看到黑板上画满了花朵,黑板中央还写着“罗老师,生日快乐!”还未回过神,全班同学就站起身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并齐声说:“祝罗老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开心每一天。”这让罗兴美顿时红了眼眶:“谢谢你们,可爱的孩子们,有你们的祝福,罗老师很开心,很感动。”
“那一次,我很感动。”罗兴美说,半年多的支教生活,太多的事让她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让她感受到身为支教者,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骄傲!支教的过程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日子像河水一样缓缓地流过。“通过支教,我体验了生活的艰辛,感受了人生的价值,还检验了自身的职业素养。”罗兴美说,她会把志愿者的工作继续做下去,将爱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王军:
彝族小伙服务西部青春无悔
“这是去年春节看望五保老人时与他们一起的合影。”“这是去年中秋节一位留守儿童为我画的一幅画。”雨城区委宣传部办公室内,西部计划志愿者王军为记者展示着他当志愿者服务期间留下的照片和图画。
23岁的王军是攀枝花盐边县彝族帅小伙儿,2011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留在本校表演艺术系做辅导员。可就在别人看来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好工作时,王军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2011年8月,王军来到雅安市雨城区。“山清水秀,雅安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来到雅安,我不后悔!”王军说,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他“傻”,放弃好的工作,去做一名志愿者,但他却很乐意做这样的“傻子”。“我的家乡也在西部,作为一名在西部长大的孩子,我只想为家乡,为西部的发展尽一份力。”王军向记者讲述起他当志愿者的事。
由于是夏天到的雅安,刚开始王军对雅安的气候还算适应,可是渐渐进入冬天以后,王军发现开始有些不适应了。“雅安的冬天很冷,刚开始降温时我就感冒了一个星期。”王军说,攀枝花的冬天很温暖,一般穿三件衣服就合适了,因为第一次到雅安,对雅安的气候也不太了解,入冬时穿得很少就感冒了。
“服务之路虽然坎坷,但也让我很快乐,最难忘的是那一次为一个留守儿童送去贫困助学金。”王军回忆着2011年12月为雨城区观化乡中心小学的一位留守儿童送去贫困助学金的情景,“他家的堂屋没有大门,地面坑坑洼洼,桌凳没有一张完整的。”王军回忆,受助的小男孩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家里只剩他跟外婆相依为命。也许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小男孩的性格非常封闭内向,几乎不愿与人交谈,这让王军心里非常沉重。当助学金送到小男孩手里时,小男孩的外婆眼眶充满了泪水,直说谢谢,这样的情景让王军这个大小伙儿也忍不住鼻子酸了一下,但他也明白,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自己的力量微薄,但却能帮助别人。
2011年中秋节,王军还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去雨城区中里镇中心小学看望留守儿童,与这些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吃饭,为他们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护卡。“已经作志愿者半年多了,不仅仅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能力,更多的是给了我一份充实,一份永恒的感动。”王军说,做志愿者让他感受到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看到了生活中艰难的一面,也让他下决心要帮助更多的人。王军一年的志愿服务期即将结束,但他表示会续签,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到底。
金文虎:
传播爱意收获盛开的希望
金文虎是雨城区碧峰峡镇团委副书记,2009年,他还是雨城区一名普通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生活,让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为他树立了坚定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帮扶留守儿童的工作,让他感受颇多。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闭的倾向。”金文虎和其他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经常组织看望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必需品,和他们聊天,听他们倾诉。
曾经一名雨城区南郊乡的小学生在很长时间里牵动了金文虎的心。那是在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金文虎和往常一样,来到留守儿童的身边。这时,一个8岁的又黑又瘦的小男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小男孩站在一旁,看着这群陌生的哥哥姐姐,一言不发。志愿者们把带来的礼物分给小学生们,带领他们做游戏,可是,欢乐的气氛中,这个小男孩依然难掩忧郁。
后来,经打听,金文虎得知小男孩的父母不仅不在身边,而且很少回家,小男孩和腿脚不方便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却留在金文虎和志愿者们的心中。一段时间后,金文虎和几个志愿者准备去男孩家看看。
“我记得从他们学校开始走,到他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小时。”金文虎说,这段道路是小男孩上下学必走的路程。走在田埂上,尽管沿途绿波荡漾,风光不错,金文虎和志愿者们却来不及欣赏,大家心里沉甸甸的。
男孩的家在山腰上,房子由土墙和砖瓦砌成,低矮的平房在大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见金文虎和志愿者们来到,男孩的奶奶很激动,尽管走路不方便,她还是一瘸一拐迎接他们。志愿者们专程给男孩捎来了文具和衣物,奶奶接过这一大包东西,连声道谢。
奶奶用农村人的待客之道,为他们倒上热气腾腾的开水,热情地邀请他们坐下歇息。金文虎和志愿者们和奶奶聊天,小男孩在一旁依然羞涩不语。后来,志愿者们经常来看望男孩,慢慢地,男孩开始打开话匣子。
现在,金文虎已经不是西部志愿者了,但是播种下的爱意已经盛开了花朵,曾经关心过的留守儿童们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金文虎打来问候电话,有的还专程来看他。
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经历,让金文虎感受到深入基层、关爱青少年的重要性。
王涛:
服务乡村将热情播洒基层
2月28日,名山县百丈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里,百丈镇团委书记王涛正在给前来咨询的村民讲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尽管相关内容已经在宣传单上写得清清楚楚,但他还是耐心地为村民一条一条地解析。
王涛是西华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毕业之后,他是百丈镇千尺村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中旬,他成为百丈镇团委书记。
大学里,王涛活跃在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团队里,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说,那时,参加青年志愿者团队,想法很单纯,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开阔眼界。正是这种“单纯”的想法,让王涛在参加志愿者活动时,乐在其中。
为了倡导大家爱护环境、共同呵护家园,西华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在嘉陵江岸边,他和同学们仔细捡过垃圾;在敬老院里,他和同学们为老人们送去欢笑;每逢重阳节,青年志愿者们都会想方设法为老人们献上演出,让老人们开心。每次,表演节目的同学在台上唱歌、跳舞、演小品,王涛就在台下忙上忙下,搬道具、处理突发事情,做好后勤工作。老人们随着音乐拍手,脸上充满笑意,看到同学们夸张的小品表演,老人们开怀大笑,每每看到这些,王涛和志愿者们觉得特别满足。
青年志愿者的经历或多或少影响了王涛大学毕业后的选择。2009年9月,他正式开始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刚开始,他什么都不懂,没有一点儿农村工作经验。于是,他跟着村干部学,虚心请教,积极主动地工作。他回忆,在一次街道路面整理工作中遇到困难,他在前辈的带领下,一点一点地落实细节工作,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经历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工作的耐心和注重细节的工作态度,我喜欢志愿者工作。”王涛说。
记者蒋阳阳李璐君
相关链接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3月5日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
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