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6日讯(记者代朗) “谢谢,真正谢谢,谢谢……”1月5日,四川省司法厅迎来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妈妈带着一面锦旗来到省法律援助中心。老妈妈用恩人和贵人来称呼法援工作者们,除了一连串的谢谢老人找不到其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飞来横祸七旬老母投告无门
这位年逾七旬的妈妈叫罗曼玲,她有一个女儿叫陈石。用多舛来形容陈石的一生毫不为过,命运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她。幼年时,陈石就因小儿麻痹症而肢体残疾,但身残志坚的陈石完成了大学学业,最后还通过了很多肢体健康的人都望而却步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其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
最终,陈石成功进入一家跨国公司上班,看似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已经到了圆满尾声,然而一次车祸彻底毁掉了陈石的生活。由于所在公司地处偏僻的新区,没有完善的公交系统,行动不便的陈石只能依靠非法营运的摩托车上下班。2009年8月的一个晚上,陈石从摩托车上摔下,导致头部等处受伤。交通管理部门认定驾驶员负全部责任,经成都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认定,陈石系工伤,伤残等级为二级,大部分依赖护理。
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无力履行赔偿责任,交通事故未终结公司也拒绝工伤赔偿,年事已高的父母负债20余万为陈石治病。为了给女儿讨说法,母亲罗曼玲心力交瘁。“我70岁的人还要背着女儿到处去,因为背不动还经常摔跤,在公交上我拒绝大家还是坚持给我塞钱。”说起漫漫维权路,罗妈妈数度泣不成声。
绝望中法援伸手捍卫权益
肇事方、上班公司、鉴定中心、法院……,罗妈妈背着女儿上百次找到各方哭诉,但由于不得其法,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直到四川法援中心介入。此案法律关系复杂、维权渠道曲折,之前许多部门对此都束手无策,而受害者本人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残疾妇女。中心主任刘贵文在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接办该案。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案情汇报并作出指示,要求将此案作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警民亲活动、推进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中的重大案件认真办理,“困难群众无小事,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天职。”
“这个案件由于是交通事故与工伤的法律竞合,处理起来确实非常困难。”主办该案的杜伟律师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法规,需先处理交通事故赔偿案,肇事司机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由于陈石的医药费20多万均是家里垫付,再加上其父亲也在生病花钱,而交通事故肇事方没有履行能力,只有尽快完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程序,进入工伤保险赔偿程序。”
经过律师的努力,今年5月12日法院下达判决,判决肇事司机支付640788.76元赔偿。随即,承办律师代陈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经调查,很快履行完结执行程序,出具裁定书。接下来法援律师协助陈石开始工伤赔偿程序,多次前往社保局办理工伤赔偿手续,与保险公司联系索赔意外伤害保险理赔,并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意见要求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最终,陈石拿到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余万,企业补偿费用5万元,意外事故的商业保险理赔5万余元,每月领取伤残津贴、护理费5000余元。
四川六年受理法援二十万件
“百姓有难时你是保护神,司法正义前你是捍卫者!”这是罗曼玲老妈妈当天送到法援中心的锦旗。经过努力最终为弱势方最大程度争取到合法权益,数月辛苦的法律援助者当得起这句话。实际上,陈石一家的案件仅仅是四川法援工作者接办的众多案件中普通的一件,在过去六年中,四川全省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总数超过20万件。
据悉,十一五期间四川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1570件,受援人数达227918人,为困难群众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近18亿元,接待法律援助咨询1391308人次,5年间办案量平均年递增20%。去年,四川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更达到41747件,办理法律咨询、代书等其他法律援助事项364357件,服务群众441961人次,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近5亿元。
近两年,为加强和改善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建设、提升便民利民能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四川省司法厅将构建全省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作为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的重要内容。目前,“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已覆盖了全部城镇居民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法律援助需求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一小时内能够找到一家法律援助工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