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枣树坝社“标语人家”石光武,灾后用独臂挑起新生活,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永久性住房。他不仅积极还贷,还为同村贫困村民还贷支招
广元“重建还贷积极分子”群体被推荐参评年度致敬人物
●从2009年9月,广元市开始了“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通过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就业促增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项政策,助群众致富还贷
●通过三项政策,广元市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1个,园区年产值达到32亿元,园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直接扶持1.12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4.01万人就业
在“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评选”第二轮投票结果即将出炉之际,广元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昨日特别推荐该市灾后重建中的“农房重建还贷积极分子”群体参评“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
3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广元市造成了12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48.33万群众家园被毁。3年后,在政府担保贷款的支持下,所有受灾群众都搬进了新居。
2009年9月,广元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及时启动了“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甩掉了背负在农户肩上的贷款包袱。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农房重建户到期还款率已达92.4%。据了解,广元目前暂列四川6个重灾市州农民还贷进度之首。
【财政贴息】
开“绿色通道”放贷建房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广元市有40万户房屋严重受损,19.96万户房屋倒塌急需重建。
震后第9天,广元市专题研究农房重建。如此大规模的农房重建,外来资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份调研报告提议:“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协调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帮老百姓贷款建房。”随后,广元制定农房重建筹资方案,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财政拿钱贴息放贷,二是各县区政府为灾民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在政策的强力保障下,各金融机构先后贷出40多亿元,到2010年1月底,广元重建农村永久性住房19.6万户,受灾群众全都住进了新房。
【政府担保】
互信互助群众如数还款
然而,给这么多农户贴息担保贷款,并非没有风险。由于农房重建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而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农房重建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可能会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这些贷款都是政府担保的,一旦出问题,政府首当其冲。”广元市市长马华说,“尽管如此,但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政府必须伸出援手。而且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在渡过难关后,一定会如数还贷。”
政府的信任感动了贷款群众。现在,极重灾区青川县黄坪乡地震“重灾户”每季度都会向农信社如数还款。“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和银行帮了我,现在房子盖起来了,按时把贷款还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助民增收】
三项政策助群众致富还贷
“新房子盖好了,农户却依然满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广元市委书记罗强介绍说,调研中发现,虽然有政府发放的农房重建资金和社会捐款,但大部分农民仍得靠借款或贷款才能完成房屋重建,有的家庭贷款高达八九万。
从2009年9月,广元市开始了“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具体来说,在三个方面推进:一是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1个,园区年产值达到32亿元,园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建成畜牧业、核桃、蔬菜、蚕桑、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基地133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800元;二是抓就业促增收。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16万人次、创业培训近万人次,直接扶持1.12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4.01万人就业;第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98亿元、农业发展资金3.5亿元,建设生态小康新村170个。
【还贷故事】
“赚到钱肯定先还贷,这关乎诚信”
在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寒,37岁的张新岷在自家的废旧金属回收站前忙碌着。一栋有300平米的小洋楼,是张新岷在地震后花了40多万元重新修建的。
2009年9月,广元市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张新岷参加了创业培训班,当月,他还拿到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这对于当时资金紧缺的张
新岷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他很快在中子镇上开了一家废旧金属回收站。目前,张新岷的年收入大概10多万,日子越过越好。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和银行向我伸出了手,现在赚到钱了,肯定要想到先把贷款还上,这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今年9月,张新岷偿还了银行的所有贷款。
【感恩奋进】
积极还贷彰显灾区群众诚信
是什么让广元市的受灾群众将还贷变成了自觉行为?
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说,地震后青川县枣树村村民自发打出两条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集中反映出广元乃至整个地震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与豪迈气
概。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灾区人民亮剑拼搏,负重前行,共同创造了今天美好新家园。农村老百姓在“致富还贷”中更加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据介绍,广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覆盖到所有区县,截至目前,已为75168农村用户建立信用档案,2178户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记者苗志勇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