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就在映秀镇。地震后,我县有预备役和民兵共300余名官兵紧急驰援极重灾区。当时,我作为一名通讯员,到什邡、映秀等极重灾区进行过多次采访报道,其中有两次到映秀。这两次映秀之旅,我见证了映秀从毁灭到重生,感受到了正走向崛起的映秀。
第一次映秀之旅,是2008年6月13日,雅安预团找到失事直升机之后不久,我随县里的慰问团到映秀采访报道,在映秀待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一路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5.12”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岷江两岸的山壁因地震塌方而变得陡如刀削,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煞白煞白的,格外醒目。河滩地上随处可见因地震而滚落江边的巨石。记忆最深的是,在要到映秀场镇的牛眠沟,有一长11米、高8米、宽3米的巨石因地震滚落路傍,倒插在江边、都汶路边,巨石向着岷江峡口,面朝牛眠沟震源点,后来,成了映秀镇震后的标志之一。地处漩口镇和映秀镇交界处的百花大桥,据说耗资3000余万,2004年才建成通车,在“5.12”地震中也未能幸免,地震造成桥面断裂、桥墩震毁,最终整体性倒塌。而遭受地震摧残的映秀场镇,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只有少数几处没有被震塌的大楼还斜立着。
慰问团赶到映秀时正值中午,官兵们正在午餐。此时,映秀镇除了少数留守人员外,其余的居民都已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得到了妥善安置。我县的预备役官兵因找到失事直升飞机而士气高涨,军旗迎风飘扬,远远就能看清。我县预备役官兵军营就搭建在河滩地上,三个石头、一口大锅,就是伙食团。官兵们风餐露宿已经一个多月,黑黑脸上挂满了络腮胡,其中少部份衣裤都已磨破。我县官兵属雅安预团一部。在雅安预团指挥部,团首长向我们介绍了预团抢险救灾和灾区的基本情况,在谈到我县官兵表现时,连连夸奖大家吃得苦,表现好。
第二次映秀之旅,是震后10个月,2009年的3月11-12日,并在映秀留宿。此行,是因我县蒙阳镇社区志愿者党支部组织志愿者到映秀开展献爱心植树活动,我被部里安排随同采访报道。此次活动得到巴中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两地的志愿者于3月11日下午在映秀镇汇合,共有80余名。
此时映秀场镇社会生活秩序井然,人民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映秀镇的规划鸟瞰图矗立在路边,对口援建映秀的单位——东莞市已经进场,工地一片繁忙,热火朝天。映秀镇里有了板房学校,餐馆、商店、娱乐室。温家宝总理到过的店主专门打着“温爷爷到过的小小店”的标语招徕生意。部分群众将分配的活动板房整合起来,空出一两间,作为旅馆,供过往的人民居住。他们招徕生意的技术已经相当娴熟。我们下榻的房东,向我们讲诉了她孙女的地震经历。“5.12”地震,就在房屋倒塌时,老师用身体保护了她,断裂的房梁直接压在老师的后背上。震后,小姑娘的父亲迅速冲进学校,与乡亲们一道成功地将老师和孙女解救出来。在老师的保护下,孙女仅受了点擦伤。
留宿之夜,志愿者和灾区人民点燃篝火,欢歌笑语直到凌晨。第二天,80余名志愿者冒着细雨在牛眠沟口开展了“携手重灾区,共植爱心生态林”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植树2000余棵。我也挥动铁锹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种植了10余棵。
第二次之行,地震后的痕迹依然存在,我却没有了第一次映秀之行的的沉重,重生的人民正携手开创崭新生活,重建美好新家园。省包县、市包乡、县包村的对口援建机制,举全国之力进行重建,使我对灾区重建充满信心。眼前的映秀灾区正从悲壮阔步走向豪迈,走向崛起,我坚信映秀的明天一定会璀璨夺目。
代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