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新县城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4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80元。
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8亿元。
开展就业再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621人次,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6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9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1796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98亿元;养老保险参保2.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10001人,工伤保险参保5862人,生育保险参保4328人,失业保险参保5320人。
爱心铸就聚宝盆
2010年9月25日,当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金灿灿的“钥匙”交到北川县委、县政府手中时,标志着5·12特大地震后唯一一个异址重建的县城重生了。
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山东倾力援建下,北川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夺取了灾后重建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如今,羌乡旧貌换新颜、新县城拔地而起,灾区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新家园新生活新希望
灾后重建时期,北川全面完成了29796户城乡住房维修加固, 57060户城乡住房重建。妥善安置因灾失地农民11823户3万余人。累计安置5万多人,实现再就业率达93%。
新建40所学校全部完工并于去年9月投入使用,33个医疗卫生机构完工投入使用29个。规划三年累计投入30余亿元重建道路交通体系,已累计投入24.5亿元重建道路1600余公里。
经济大超震前水平
北川县委、县政府累计发放救灾救助资金10亿余元30万余人次,连续三年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越冬,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预警监控全县800余个地质灾害防治点,启动489个亟待整治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实现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零伤亡。
坚持以工业为主导,重构产业体系,把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特色工业的重要载体,已引进入园企业33家,协议引资19.33亿元,17家已竣工投产,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新增4家,大大超过震前水平。
大禹故里中国羌城
把新县城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把新县城至老县城沿线、九黄环线沿线作为重要旅游走廊打造。北川地震纪念馆去年12月28日动工,力争今年5月12日完成主体工程。
引进山东寿光蔬菜集团等5家国内知名龙头企业,顺利建成占地550余亩的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
北川的重生,包含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巨大关爱,包含了山东父老乡亲无疆的大爱。正如县委书记陈兴春所说:“新北川是爱心铸就的聚宝盆,是充满民族感情、激发民族斗志的精神中心、文化中心,是羌汉融合的大家园。”感恩、博爱、无私、自强,始终是激励北川人奋进的旗帜。
吉娜羌寨走向世界
今年4月9日,来自中国、韩国、意大利、丹麦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超模,在北川吉娜羌寨集体亮相。
蜿蜒的道路通向寨子深处,69户羌族特色房屋都在路边。家家户户门前都是小坝子,树荫下整齐摆着几张桌子,房前挂着酒旗和农家乐招牌。近三年,国内外的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吉娜羌寨。
这是一座神奇的羌寨。震后仅仅六个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猫儿石村,北川南大门,一座具有羌族特色建筑风格的羌寨奇迹般地崛起。
猫儿石村委会主任王孝虎说,“我们位于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必经之路,又是震后统一打造的西南最具特色的羌寨,发展旅游的优势主要是羌族风情活动,羌族生态菜品、土鸡和羌绣等旅游纪念品等。”
2009年4月26日,北川县政府出资在吉娜羌寨为20对地震灾后重组家庭举行集体婚礼。20对新人中,重组家庭约占95%,初婚占5%;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27岁。中老年人占了60%以上。
4月9日当天,超模在吉娜羌寨受到热情款待。羌寨桥头,穿着羌族嫁衣的北川青片绣女李翠平带着羌家姐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姐妹挂上羌红。碉楼之下,不同肤色的超模捧起羌绣制品,沿着台阶来了段T台秀。超模与羌家绣女、绣娘的双手捆上了同心结,焚香盟誓结为姐妹。从此,成为了北川女儿的30名超模也成为羌族文化传播大使。她们将带着姐妹的嘱托,将羌族文化及北川的一切传播到世界各地。
老贾住新房
“给我十亩地,就能过上好日子。”曾受到市委书记吴靖平表扬的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村民贾德友,靠勤劳的双手积极返乡重建家园。如今的北川老贾,已住进了沙坝恩达羌寨的新房。
地震后一星期,老贾和妻子回到家卖了全部粮食和六头肥猪,赚了6000多元。他又买了4头仔猪,过年时卖掉又赚了4000元。“村里人都住在永兴板房,山上地全荒了。”老贾两口子又给村民打电话借地种粮食。“没有地,是肯定不行的。”老贾说,只要重建时能分十余亩地,他就能在这里生存,还要过上好日子。
2010年2月8日,沙坝村首批70余户村民喜迁新居。吴靖平再次来到沙坝村。老贾高兴地告诉吴书记,“去年我们全家收入11700元,盖了三间新房,我代表全家四口人感谢您!”“老贾,你要协助村领导把村上产业搞起来哟!”吴靖平说,村民不但要发展传统种养殖业,还要依靠沙坝优势发展新兴旅游产业,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
(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