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川人对生命的激情与感恩唤醒了人心的信任,大地震对于中国人是一次教育与救赎。”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之际,明星学者于丹坐上“金沙讲坛・道德故事讲堂”,与成都市民分享了她的“中国智慧”。说起四年前的场景,于丹数次眼眶湿润,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赢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领悟四川
四川是一份“中国记忆”
启迪国人怎样面对当下
在于丹看来,当前社会面临着食品安全、公共诚信安全等等的拷问,叩问着我们对文化传统的信任。这一切让她想到了“5・12”和四川。
“‘5・12’是一场苦难,也给了我们一种提醒,不管科技多么发达,人的生命在天崩地裂这种野蛮的自然力量面前仍是脆弱的、孤单的、无助的。之后,大爱的凝聚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修复,更修复了人心的那种朴素关爱和敬畏之情。”
“所谓返璞归真,就是回到中国人内心最简单的标准,来看我们今天到底需要什么?”于丹说:“‘5・12’让众人有所思,四川这个地方是一份启示录,它对于中国的意义在实际中会一直绵延。人是容易淡忘的,但‘5・12’给人的启迪是不能忘记的。”
领悟川人
你们对生命的激情与感恩
唤醒了我们对人心的信任
四年前的5月末,于丹在绵阳九州体育馆看到,一个干枯瘦小的70多岁老婆婆,赤着双脚,穿着厚大衣,站在帐篷前,帐篷里是她的四个孙子,并排躺着、伤得很重。“我当时忧心忡忡地问她,一个老人孤苦伶仃带着四个孩子,这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老婆婆用一口四川话回答,鞋子没了衣服没了,可娃娃都还在,虽然伤了,可都还在,她可以背柴养活全家。我当时真的感觉到一种震撼。”于丹说,“很多时候我都想起婆婆,当苦难剥夺了太多的时候,人的力量就成了对抗这个世界谁都剥夺不走的最后的财富。”
“四川的大地震对于中国是一次教育是一次救赎。”于丹说,四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中国的教育示范基地,因为四川人从心里喷薄而出对生命的激情和感恩之心,能够重新唤醒我们对心灵的信任。
“四川亲戚”于丹:来一次哭一次 这里有我的亲情
“今天我能够有机缘坐在这里,我只希望是你们的‘亲戚’。”台下的一片掌声回应了于丹的恳切。
于丹说,在汶川大地震后,她在四川多了很多亲戚,有很多孩子叫自己“妈妈”,还多了很多大哥大姐。于丹说,每年的“5・12”她都会回来见见成都的父老乡亲,“每次都说好不流泪,可每次都哭了。”
成都是于丹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她最爱的诗人全都是四川人。“不到四川来,就没有完成灵魂深处凝聚自我的必修课。成都算是我的一个家乡,因为这个地方有我内心的安顿。”说起我21岁那年跟导师游学成都的经历,于丹爆料自己成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转,到九眼桥吃着麻辣烫,吃得鼻子流血,爱疯了这个地方。“2008年之前,我欣赏的是这里的风光,它让我心有依恋;之后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但在惨痛之后得到的是救赎。”于丹动情地说:“每年的5・12都是一个新起点,都是祝福成都祝福四川的理由。”
成都晚报记者 黄海英 摄影李豫龙
同步播报
留学莫迷信排名
中小院校机会更多
昨日,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特邀职业考评专家莫华璋做客“金沙讲坛”,为成都市民讲述“美国留学面面观”。
莫华璋介绍,父母为孩子选择学校时,不应过分迷信排名高的院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往往较多,竞争激烈,不如中小院校实习机会丰富。而且,美国各州的经济发展较均衡,每个州都有好学校,家长也不必太纠结学校的地理位置。他建议,申请学校时,要多注意孩子的综合能力,因为美国学校挑选学生时往往还会安排面试等环节。
另外,许多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英语水平偏低。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出国后英语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莫华璋指出,这种想法实是误区。例如,当孩子到洛杉矶的华人聚集区时,锻炼英语的机会不多,英语水平也不会提高。
(成都晚报记者 白茹 实习生 蒋成然)
作者:白茹 蒋成然